孟慶吉
摘要:目前,我國農(nóng)村教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不僅改善了基礎教育的實施環(huán)境,而且使農(nóng)村教學條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農(nóng)村學生的素質獲得了明顯的提高。然而,較于城市教育教學環(huán)境,還有著很大的差距。語文作為重要的人文學科,對學生的提升人文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農(nóng)村中語文教學科研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農(nóng)村資源可以為課堂激“趣”提“效”,豐富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農(nóng)村教學資源;初中語文;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6-064
一、農(nóng)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
第一,教師的素養(yǎng)需要提高。教師素養(yǎng)的高低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況,特別是對于語文這種較難的科目,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初中語文教師素養(yǎng)的高低決定了語文課堂有效性。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語文教育也有比較大的變化,而在農(nóng)村初中語文教師群體中有一些年齡比較大的,他們對新教育很難適應,也有一些資質老的教師不愿意去接受這種變化。導致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錯誤或者是沒有對教材沒有全面地進行解讀,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
第二,學生對語文科目沒有興趣。盡管初中是處在一個基礎學習的階段,但現(xiàn)在很多初中生所承受的學習壓力是很大的,大多初中生都是比較排斥學習的。在初中語文學習中,雖然學生學習的大多都是容易理解的文章,但是文章中所表達的含義和情感,學生是較為難理解的。并且雖然語文看起來較為簡單,但因為初中生的文學素養(yǎng)還不夠高并且心理發(fā)育還沒有完全成熟,他們在閱讀語文文章時想要讀出作者的情感來說是比較難的,所以很多初中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了抵觸心里,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不高,那么就會導致他們對語文這門科目并不重視,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第三,教育方法過于死板。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存在一種為應試教育而教的問題,為了讓學生拿個好分數(shù),教師總是鼓勵學生多讀,任何內容都要求學生多讀、多練,死記硬背,這種死板的教學方法從根本上打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實際上,語文是一種主觀、靈活的科目,這種死記硬背的方法違背了素質教育的理念。
二、用農(nóng)村豐富的教學資源的應用策略
1.依托當?shù)貙嶋H,利用資源盤活教材
部分農(nóng)村教師在看到培訓中的一些案例之后就“照葫蘆畫瓢”,把案例原封不動的搬到自己的課堂中去,要知道特定的環(huán)境是不一樣的,若只是一味的“照搬”,那就會與農(nóng)村現(xiàn)實顯得格格不入,這是一種很低級的做法,農(nóng)村初中語文教師要做到“學他人法,種自己田”。新課標強調要回歸兒童的生活,指的就是教學要結合不同的環(huán)境、地區(qū)以及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特點,利用當?shù)刭Y源活用教材。
例如,在“尋覓春天的蹤跡”的綜合學習中,我就會利用農(nóng)村中的天然素材來展開教學,讓學生去觀察遼闊的田野,豐收的果園,田園勞作等,讓學生在農(nóng)村中“尋找春天”。這些都比精美的課件要來得真實,在課堂中不用為了某種結論去刻意的進行講解,而是把學生們帶到更加廣闊的空間中,在最自然的天地中去體驗、感受和交流,增強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采用生活化教學
語文學科是一門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十分緊密的學科。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機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來理解語文知識,體會到學習語文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比如,在學習《看云識天氣》這篇文章時,我會先為學生展示幾張不同云彩的圖片,讓學生想一想在生活中有沒有見過這樣的云彩。在學生了解了云彩的形狀與天氣之間的關系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實際觀察一下,驗證一下課文中所闡述的理論是否正確。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3.分層教學
眾所周知,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學習個體,其學習基礎及能力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切實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仍采取“一視同仁”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的話,會嚴重違背“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甚至會導致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出現(xiàn)嚴重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自身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要依據(jù)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采取分層的教學策略,進而有效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及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學《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一課時,我會采取分層的教學策略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并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信心。首先,我會讓學生在課堂上分為兩組,一組為學習情況較好的學生,另一組為學生情況相對不好的學生,接著為了實現(xiàn)無差別對待,我讓每組學生通過組內討論交流任選文章的一個角度對此文進行鑒賞與學習,并讓兩組學生通過“一對一”的方式進行,所有學生都要參與,每個學生對上個學生的意見進行補充,如:學習好的一組學生從文章的結構入手,探討文章開頭的為何要用排比手法,并思考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而學習差的學生我會細心指導學生翻譯本篇文章,以期能夠使學生初步掌握本章的大致內容;最后,我還會讓兩組學生選出代表分別進行有感情的朗讀,朗讀可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最后,我再統(tǒng)一評判,給予每組學生一定的肯定,并指出兩組中的不足。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最大限度地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學有所成,學有所獲。
結束語
總之,農(nóng)村初中語文教學任重而道遠,初中語文教師要巧用農(nóng)村豐富的教學資源,探索良好的教學方法,革新教育理念,這對于提升農(nóng)村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都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語文教師只有不斷探索教學模式,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才能使農(nóng)村初中語文教學走向完善。
參考文獻
[1]燕淑萍.農(nóng)村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的改善與出路[J].中華少年,2018(15):168.
[2]邵靜華.利用農(nóng)村遠程教育資源 改善課堂教學效果[J].中初中電教(下半月),2009(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