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昌
摘 要:語文這門課程在各個學習階段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高中時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高考成績,同時,也為學生們學習豐富的文化知識奠定了基礎。隨著教育事業(yè)的改革發(fā)展,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也成為一項必然的趨勢。展開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各方面的影響產生一定的誤區(qū),繼而就無法發(fā)揮這種學習方式的作用。因此,本文通過正確認識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語文中的教學價值,分析其存在的誤區(qū),并以此為依據提出相關的改善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誤區(qū);策略
引言:在新教育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的引入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給學生們創(chuàng)造了多樣化的學習形式,為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對于研究性學習在語文課程應用過程中,教師們自身的能力和觀念的影響,會使這種學習效果存在一定的差異,繼而無法滿足新課改的教學要求。那么,便只有正確地認識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存在的諸多誤區(qū),并對其進行不斷地優(yōu)化改進,才能該種學習方式的價值得以體現(xiàn)。
1、語文研究性學習的主要意義
眾所周知,語文這門課程的開放性較強,學生們從小到大都離不開語文課程的學習,在語文知識的引導下,才能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其他學科。語文知識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為學生們養(yǎng)成獨特的思維意識打好了基礎。將研究性學習應用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有助于充分地發(fā)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和獨立思考能力,使他們在對知識不斷地探索過程中,對事物有更加多元化的理解,也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高中生們處于思想觀念形成的階段,在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應用下,他們的個人成長和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將會有很大的改善。
2、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存在的誤區(qū)分析
(1)語文教師們自身教育觀念不夠先進,對研究性學習的認識存在誤區(qū)
在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長期影響下,以及應試教育的普及,使得語文教師們都比較重視學生們的文化課程。因而就會認為,將研究性學習引入高中語文課程中,可能會給學生的語文成績造成影響[1]。同時,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中,老師們都是教學的主導者,而研究性學習的主要對象是學生,這使得部分教師會認為自身的教學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fā)揮,一時之間也不能夠接受研究性學習,對這種學習形式的認識不夠正確。但實際上,研究性學習的應用,卻能更好地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為語文教學帶來較大的幫助。
(2)研究性學習的應用流于形式
在高中語文課程中,研究性學習便是要帶領學生們對某一項語文知識共同展開研究和分析,繼而得到確切的文學結論。那么,這種學習方式,便要把學生們放在核心地位,尊重學生們的觀點和看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學生們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的綜合能力得以提升。然而,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教師們具體展開的研究性學習往往流于形式,將其容易與一些活動策劃的課程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一來,這種新型學習方式的應用,便不能夠發(fā)揮自身的價值,也無法更好地實現(xiàn)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因此,務必要對此加以重視,只有正確地應用研究性學習,才可以為高中語文教學以及學生們學習能力的提升帶來幫助。
3、改善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誤區(qū)的有效策略研究
語文研究性學習存在的誤區(qū)如果不加以改善和調整,便會給學生們未來的學習造成無法預測的影響。想要改善這種誤區(qū),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有效策略。
(1)結合實際來選擇合適的課題
研究性學習的展開要圍繞一定的課題來進行,而這種課題的選擇范圍比較廣泛,對于高中學生們而言,務必要結合實際的情況去選擇合適的課題,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語文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即便是古人們研究的文學結論,在當下的生活中也有著較大的應用價值。因此,便可以根據當下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狀,以及學生們的思想觀念,結合高中語文教學目標,對相關的材料展開分析,并選擇確切的題材引導學生對此展開研究[2]。在此過程,老師要帶領學生們對這些問題從各個方面進行分析,使學生養(yǎng)成對事物的全面認識。
(2)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展開針對性的研究性學習
眾所周知,學生們對于各門學科的學習效果,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他們自身的學習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區(qū)別。以往的教學形式下,大都只對部分學生有教學指導意義。而研究性學習的有效展開,教師們應當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并根據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制定出更加具備針對性的研究性學習策略。
比如說,通過對語文課程特征的分析,可以帶領學生們先對實際生活里存在的語文知識展開研究和探討,根據這些得出相關的結論。其次,再結合學生的學習進度與狀況,將所獲得的結論與文化的專業(yè)性進行結合,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們對一些文化知識的深入認識與理解,使他們可以具備對文化物品的品鑒能力,提高個人的文學素養(yǎng)。
(3)盡可能地選擇多樣化的語文研究性課題
語文學科包羅萬象,其中的知識類型覆蓋面積十分廣闊,不僅僅包括我們常見的文字,散文小說等載體,還有各類傳說,人物傳記,歷史故事等等。對這些知識的研究和學習,為高中學生們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念,也豐富了他們的文化知識,提升文化素養(yǎng)[3]。單一載體的語文知識學習,無法豐富學生的視野,因而要選擇多樣化的研究性課題。
比如,從微小的文學常識,對語言文字的深入理解與分析應用,到一些文學巨著里人物性格與價值取向的研究等等,都可以進行合理的選擇。在此基礎上,高中學生們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和文化知識將會有大幅度的提升,高中語文的教學效果也會更加理想。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知識十分豐富,研究性學習融合了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也將語文這門學科的內容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在高中時期,展開語文研究性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們形成獨立的思維意識,豐富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和文學知識,為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田磊.我國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問題與反思[D].河北師范大學,2018,102-103.
[2]王躍春.中學語文研究性學習的誤區(qū)及反思[D].重慶師范大學,2016,87+88.
[3]李蓓玲.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初探[D].上海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