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維兵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學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思維導圖是一種擴展思維的學習工具,將教材中復雜的知識制成圖表或者相關的知識圖片,應用在課堂教學中能有效提高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力。高中利用思維導圖開展地理課堂教學,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制作,將復雜地理知識進行梳理,能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內(nèi)化知識,加深記憶程度,形成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學科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地理;思維導圖;教學應用
思維導圖將圖片與文字相結合,將各種知識之間的隸屬關系或遞進關系表達,將知識關鍵詞與圖片做成以及鏈接,是學生理解新知識的一種方法。思維導圖能幫助學生整合知識點,利用學生記憶習慣,活躍學生左右腦,完善學生記憶方式。同時思維導圖通過邏輯關系將不同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學生在應用時,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潛能。思維導圖與地理教學的融合,既能將教材知識有效整合,又能幫助教師開展高效率的課堂教學。
一、思維導圖應用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價值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
思維導圖應用在教學中,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學生學到的知識較多,只有利用好學習工具,才能將學到的知識全部吸收。利用思維導圖學習,學生在繪圖過程中既能增強學習興趣,又能進一步將知識進行整合,使學生知識記憶程度加深。同時,思維導圖能將教材前后知識點有效整合,理解知識的因果關系,明確知識的來龍去脈,使學生形成一個更為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提高學生團結合作能力
思維導圖屬于一種實用性的學習工具,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對知識點進行整理。由于高中地理知識在整理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教師利用分組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討論。在分組時,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知識理解能力,才能確保學生的相互搭配合理。在小組協(xié)作討論中,學生從小組中聽到不同的觀點與看法,既能提高學生的對所學的知識掌握,又能拉近學生之間的關系。由此來看,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十分重要,能夠通過整理和完善知識框架,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團隊合作能力。
(三)擴大學生知識面
地理作為文科高考考試科目,多數(shù)學生只重視基礎知識的機械性記憶,往往使所學的內(nèi)容條塊割裂,不能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知識面狹窄,思路打不開。學生按照知識邏輯關系繪制思維導圖,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能進一步聯(lián)想到相關的自然、社會經(jīng)濟等方面各種生活體驗、親身經(jīng)歷,使知識“活”起來,拓寬自身知識儲備量,更多的將課外知識應用到地理問題的解決之中。學生只有豐富的知識積累,在理解的過程中才能進一步在生活中應用知識。由此來看,思維導圖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傳統(tǒng)課堂學校的不足,提高學生的求知欲。
二、思維導圖應用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措施
利用思維導圖能進一步提高高中地理教學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同時也能擴展學生的思維方式。高中地理教學課堂的開展,從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三方面入手,思維導圖應貫穿整個地理教學之中,由此才能確定教學重點,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地理思維素養(yǎng)。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為例開展思維導圖教學。
(一)思維導圖下的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對新知識開展初步了解,課前預習也是地理課堂開展的重要一環(huán),學生在課前預習前不應只簡單閱讀教材,而是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思維方式,了解教材知識。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前學習,能為學生提供一個準確的預習目標。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時,需要緊跟教材內(nèi)容,準確理解大氣受熱過程以及熱力環(huán)流,結合教材圖示嘗試對教材重點知識進行總結。圖1為大氣受熱簡圖,學生在制作簡圖之后,在課上學習知識時,通過知識學習將簡圖補充,完善知識體系。
(二)思維導圖下的課堂教學
課前預習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預先了解教材知識。學生在課前預習時應制定預習目標,才能掌握學習重點。目前學生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思維固定化較為嚴重,在課前預習時,抓不住學習重點。教師只有注重這一問題,利用思維導圖活躍學生思維,才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水平。學生可以將重點問題標注,在課堂上向教師提問。在課堂教學時,學生在自己制定的思維導圖上進一步添加更多的知識。教師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制定相關的思維導圖,按照導圖目錄對知識進行詳細講解。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需要將熱力環(huán)流氣壓變化情況復雜知識點教授給學生。學生在教師的講解下,能夠進一步了解大氣受熱過程,同時將學到的知識進一步完善自身的思維導圖,不斷完善自身的認知體系。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中心,采取分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之間分享自身制定的思維導圖,從而使學生了解到不同的想法,促使學生的學習方法更加完善。
(三)思維導圖下的課外活動
由于學生學業(yè)壓力較大,為進一步幫助學生加深課堂記憶,在課下活動時,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學生在反復觀察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入記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點撥教學重難點,明確知識主線,確保學生課后利用思維導圖復習有效性。在課后活動中,學生可以先根據(jù)各自的理解制作思維導圖,然后,同學之間相互比較導圖的差異,一起探討問題,查缺補漏,完善知識。教師可以收閱比較,對思路清晰,導圖的制作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在班級展覽,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在一定程度上能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形成一種比學趕幫超的學習局面。
結束語:綜上所述,高中教育在新課改的影響下,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為有效改善學生思維固化問題,利用思維導圖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活躍思維。將思維導圖應用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邏輯創(chuàng)造力。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既能提高教學質(zhì)量,又能為學生提供一種新的學習方法。高中學校只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應用新型的教學方式,才能在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yǎng)綜合性素質(zhì)人才。
參考文獻
[1]竇涵霏.高中地理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52-53.
[2]郭建軍.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34):76.
[3]蔣鳳.淺談思維導圖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9(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