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學海 葛飛艷 毛江桂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推進,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應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來改變傳統(tǒng)課堂中,以教師為中心的落后教學模式,同時,教師應明確英語課堂不僅要注重知識的教授,更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精神、開展合作學習方式、將知識同生活相結合等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對英語這門語言,形成自我的感知與理解,并不斷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這樣才能夠達到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教學目的。本文主要從以上幾個角度開展論述,主要結合具體教學案例,對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策略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高效課堂;方法探究
在新課改背景下,構建英語高效課堂,是值得每一位初中英語教師深入探究的課題?,F(xiàn)階段英語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不明確等等,這都是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因此,教師要結合現(xiàn)階段學生的實際學情針對學生英語核心能力的提升,進行方法提示與教學指導。
一、培養(yǎng)學習反思習慣,鼓勵學生發(fā)問和質(zhì)疑
語言學習與其他科目的學習不同,想要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提升,教師應引導學生及時對所學踐行總結和反思,使學生養(yǎng)成經(jīng)常反思所學的好習慣,從而促進學生牢固掌握英語知識和要點,并強化對英語知識的記憶能力。此外,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個性化的感悟與思考,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其實建立在他們對知識的自我感悟之上,因此教師要培養(yǎng)中學生邊學邊思考的思維習慣。具體來說,首先教師應在課堂中通過一些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以主人公的心態(tài)參與到英語課堂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本位作用。其次,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開放式的學習空間,通過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為學生開展思考奠定良好的環(huán)境基礎。最后,教師應鼓勵學生對知識進行發(fā)問,同時帶著質(zhì)疑的態(tài)度去學習,提高學生增強對英語這門語言的感悟能力,這樣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English Around the World》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首先明確本課主要內(nèi)容,即引導學生了解英語,并對比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的差異。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比來引起學生的質(zhì)疑,比如,英國人和美國人對同一詞匯含義的不同用詞,比如“flat”和“apartment”等。在引導學生區(qū)分兩國在英文使用方面的差異性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反思中,對兩國英語使用方式的不同進行總結。學生在教師的指點下還總結出拉“autumn”、“fall”;“petrol”和“gas gasoline”;“holiday”、“vacation”等等。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詞語開展情景交際,促進學生在質(zhì)疑與反思中,牢固掌握英語教學內(nèi)容。
二、采用合作學習模式,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強調(diào)一切教學活動的開展都要遵循以生為本的理念,因此教師要積極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從教育教學觀念的革新出發(f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本位”思想,在英語教學中也不例外,教師應不斷提高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積極性,通過多樣化的形式來增加學生的學習體驗,同時,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的機會,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個性的完善與發(fā)展。合作學習能夠較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主體意識,合作學習能夠關注到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教師通過為學生合理安排合作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與探究來掌握英語知識。這是對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教師“一堂言”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能夠使學生圍繞合作學習目標,對知識開展探究,從而使學生在動態(tài)化的英語學習過程中,不斷積累英語詞匯,增加英語語法知識,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獨立探究問題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引導學生鞏固《Enjoying cycling》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五人為一組,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的形式,完成角色扮演的游戲活動。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任務安排:“Please read la in group of five,I will ask several groups to act it out later.”在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對課堂秩序進行維護,并及時調(diào)節(jié)學生合作時出現(xiàn)的問題,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三、鏈接生活,對課本內(nèi)容進行拓展和延伸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些知識點難度較大,因此學生僅僅掌握和理解課本中的內(nèi)容是不夠的,教師應結合英語考點,對重擔英語知識向上提升,向外遷移,擴大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夠使學生高效完成英語學習任務。在對知識進行補充時,教師應幾何知識特點,將英語知識中融入生活化的情景,使學生通過對知識的遷移和應用,感受到學習英語對于生活的意義。此外,教師應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英語開展交流,這樣才能發(fā)揮英語學科的實用性功能,以達到英語學科的開設目的。
例如,在教授《Looking different》這單元內(nèi)容時,教師應重點指導學生掌握“same”與“different”的用法,并完成“have”的一般現(xiàn)在時用法。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舉例子的方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來開展知識延伸。比如,在學生完成課文閱讀后,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如下練習:We are in__(同一所學校),but in__(不同班級).通過生活中的內(nèi)容融入英語練習題,教師引導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達到高效的學習成果。
綜上所述,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應通過對新型教學理念的反復實踐,來總結適合學生的英語課堂教學方式。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所學進行質(zhì)疑,并對困惑及時發(fā)問,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形成自我感悟。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不斷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喚醒學生的課堂本位意識。此外,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知識與生活相結合,通過課堂鏈接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英語應用意識,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將課本中的英語知識,內(nèi)化自己的英語能力,以達到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樊杰峰.探討新課改形勢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J].亞太教育,2015-09-05.
[2]龔安玲.新課改模式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5-01-25 .
作者單位:重慶市豐都縣保合鎮(zhèn)初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