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菲菲
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微課作為輔助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為教師轉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將微課有效運用于高中數學課堂中,不僅可以給學生以新穎、有趣的學習體驗,極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提升。下面,本文就對如何將微課有效運用于高中數學教學中這一問題淺談一二,旨在進一步深化數學教學改革,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高中數學;微課;預習;自學;難點
作為一種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革新的有益嘗試,微課是指為了某一特定的教學需要,運用信息技術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拓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我們應善于根據數學的學科特點,同時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及學情,將微課有效運用于預習、自學、釋疑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以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局限性,促使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能夠在最大幅度上得到提升與發(fā)展。
一、引導課前預習,梳理知識脈絡
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逼鋸娬{無論做任何事,要事先有充分的準備。而數學作為一門抽象性和邏輯性都比較強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和阻礙。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按照教學目標及時發(fā)布預習內容,并據此構建微課資源庫,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通過觀看微課視頻來提前感知新課內容和梳理知識脈絡,以便為學生學習新知掃除障礙,排除妨礙。
在教學“指數函數的性質”這一知識點之前,我為學生錄制了“將一張紙對折一次得兩層,對折兩次得四層,對折三次得八層,問對折幾次,得到的層數為多少?”的預習小視頻,讓學生在觀看視頻過后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并通過觀察圖像,分析、歸納、自主建構指數函數的性質。再如,在教學“簡單幾何體”這部分內容之前,我根據教學計劃中的重難點知識,在微課視頻中提出了幾點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進行預習,如了解圓柱、圓錐、棱臺、圓臺的結構特征。這樣,通過借助微課引導學生課前預習,不僅幫助學生梳理了知識脈絡,而且還有效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渠道,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教學重心的前移。
二、構建翻轉課堂,培養(yǎng)自學能力
在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日益成為現代教師教學的基本目標?;诖耍鳛楦咧袛祵W教師,我們可以充分借助微課視頻來構建翻轉課堂,讓學生對書本內容進行主動學習和自主建構,以便從根本上改變學生長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獲取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課前進行微課設計,是開展翻轉課堂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同時更是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機會的前提條件。要想充分發(fā)揮微課的教學價值,教師在設計微課時除了要明確教學目標及內容之外,還應把握好微課視頻的播放時間。以“集合的含義與表示”這部分內容為例,我在設計微課時,主要囊括了集合的含義解釋、集合與元素的關系、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中元素的三個特征和集合的分類等知識點。此外,為確保微課的精簡,我又將上述知識分解成了若干個小視頻,每個知識點以講解和設疑兩個部分進行設計。在課堂上,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在了解和學習新知的同時,通過對問題的思考探究實現對知識的深層次理解,進而有助于充分挖掘學生的數學潛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巧妙使用微課,突破教學難點
重難點內容的講授是教學過程中耗時最多的部分,同時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攔路虎”。而微課的出現,主要是針對某一知識點展開的專題講解,是教師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有效手段。因此,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我們不妨將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內容錄制成微課,并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來點擊回放、重復播放或是慢速播放等。此外,教師也可在錄制過程中適當加入提問環(huán)節(jié),以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來逐步突破重難點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為突破“互為反函數的函數圖像間的關系”這一教學難點,我先是向學生播放了相關微課視頻,為學生呈現了各種函數的圖像,并讓其重點觀察互為反函數的函數圖像的動態(tài)轉化過程。如此,不僅將數學知識變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再如,在“平面向量的坐標”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我先是提出了問題:“在同一平面內,兩不共線向量怎么表示?”之后,我向學生播放了微視頻,其中將這一分解過程用動畫演示了出來。這樣一來,不僅增強了數學教學的形象性和直觀性,而且還大大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內容。
總而言之,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我們應在及時掙脫傳統教學觀念束縛的基礎上,認真領會新課改精神,積極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將微課有效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中,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確保高中數學教學的良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萬亮.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案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7(S1):501.
[2]吳曉峰.基于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24):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