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曼
【摘要】目的:對老年性白內障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進行分析。方法:選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0例白內障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比兩組視力恢復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視力恢復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老年白內障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不僅能促進其視力的恢復,還能增加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老年性白內障;臨床護理路徑;視力;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525(2020)03-0-01
老年性白內障的發(fā)病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升高,其大多出現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中。患者會出現視物不清、晶狀體混濁等癥狀,若不及時進行治療會導致青光眼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失明的情況,所以治療很關鍵。但因患者年齡較大也缺乏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所以為了加強其治療效果,改善其視力情況,對患者應用有效的護理措施很重要[1]。本次研究主要對老年性白內障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進行分析。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0例白內障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齡65-80歲,平均年齡(68.9±6.7)歲,觀察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齡67-80歲,平均年齡(70.5±6.4)歲。通過對比兩組顯示無差異,P>0.05。納入標準:均確診為老年性白內障;年齡≥65歲;患者及家屬均已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合并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檢查并向其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指導患者正確服用藥物,對其飲食進行合理規(guī)劃,叮囑家屬禁止患者食用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另外提前做好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的相關措施。
1.2.2觀察組
觀察組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內容有:(1)患者入院后主動與其進行溝通,向其介紹醫(yī)院的環(huán)境及治療的醫(yī)生及護理人員,與其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同時指導患者做相應的檢查,并根據其結果制定護理方案,另外護理人員向其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包括治療的方法、效果及注意事項等,對其提出的問題耐心的進行解答,加強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2)第二天患者決定進行手術治療后護理人員指導其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對于產生緊張、恐懼心理的患者,護理人員向其講解以往治愈患者的案例,加強其治療的信心,從而降低其不良情緒的發(fā)生[2]。(3)第三天手術當天護理人員提前準備好手術中使用的器械及設備,調整好手術室的溫度及濕度?;颊哌M入手術室后對其進行安撫使其能放松心情,過程中注意觀察其生命指征及各項指標,一旦有異常情況出現立即輔助醫(yī)生實施相應的治療措施。術后患者轉入病房后護理人員向其家屬講解術后飲食、用藥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問題。(4)第四天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術后的各項指標及反應,向其說明術后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使其做好心理準備;同時詢問患者眼部是否有不適,若有不適立即采取對癥治療,此外護理人員還應提前做好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有效措施[3-4]。
1.3評價指標
對比兩組視力恢復情況及護理滿意度。對兩組視力恢復情況進行記錄并對比。采用調查問卷的方法對其滿意度進行評估,總分100分,>80分為滿意,60-79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處理研究數據,計量資料:( ),t檢驗;計數資料:(n,%),x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視力恢復情況對比
觀察組視力恢復優(yōu)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老年性白內障在臨床中很常見,它會對患者的視力造成嚴重影響,進而影響其生活質量。對于這種疾病主要通過手術進行治療,對于發(fā)現早及時進行治療的患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因為患者年齡過大,嚴重缺乏對疾病知識的了解,所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各種不良情緒影響治療效果,同時其視力也不能得到較好的恢復,所以護理措施是必要的[5]。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方式,醫(yī)務人員會根據患者疾病的癥狀、心理、生理等多方面制定符合患者自身的護理方案,其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能加強護理質量。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通過交流及檢查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同時向其講解白內障的相關知識,加強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同時患者進行手術前護理人員也會對其進行相應的指導,通過講解案例的方法來緩解其緊張、不安的情緒,增強其治療的信心,降低其不良情緒,避免對手術的實施造成影響。另外在手術當天護理人員會提前準備好使用的器械及設備等,手術過程中監(jiān)測其各項指征,若有異常及時給予其相應的治療。手術后護理人員告知其術后各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項,并詢問其是否有不適的癥狀并及時對癥治療,做好各項護理措施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馮亞妮[6]等研究結果顯示老年性白內障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其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1.11%)高于對照組(75.56%),這與本次研究結果相符。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視力恢復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護理滿意度(88.89%)高于對照組(71.11%),由此看來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性白內障患者的護理中有較好的應用效果。
綜上所述,在老年白內障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不僅能促進其視力的恢復,還能增加患者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趙宏.臨床護理路徑用于71例老年性白內障護理中的價值[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30):278-279.
[2]劉莎莎.CNP在老年性白內障手術護理中的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4):226-228.
[3]夏玉妹,張建萍.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性白內障患者中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2019,34(0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