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峰
摘 要:彩石中學對農(nóng)村寄宿制初級中學晚自習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相應的改革與實踐。這次學科活動課程的改革主要是由教師的設計與學生自我組織的主體性學習活動有機構(gòu)成,分為課程目標、課程內(nèi)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四個環(huán)節(jié)。尤其是在課程實施環(huán)節(jié),我校創(chuàng)新地建立了教導處、學科組、學習小組三級管理網(wǎng)絡。經(jīng)過兩年的改革實踐,教師得到了解放,學生獲得了自主,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教學質(zhì)量獲得了明顯的提升。
關鍵詞:學科活動課程;教師設計;學生自主
一、學科活動課程實施背景
濟南市歷城區(qū)彩石中學是一所農(nóng)村寄宿制初級中學,現(xiàn)有學生八百名,每周有五個晚自習,每晚有三節(jié)自習課。長期以來,晚自習一直存在很多問題,困擾和制約著學校的發(fā)展。
問題一:學生太累。上午從7:00到12:00,下午從2:00到5:00,晚上從6:00到9:00,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學生都要坐在教室被動地聽課,再加上要完成大量的作業(yè),這導致學生基本沒有時間充分吸收和消化所學習的內(nèi)容。久而久之,這造成了學生學習興趣低,而相應地抄襲作業(yè)、“挑燈夜戰(zhàn)”和完不成作業(yè)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學得太多,時間用得太滿,學生難得輕松,學習效率差,求知欲望弱,從而形成了一個,從而形成了一個“多滿—差弱”的惡性循環(huán)。
問題二:老師疲憊。(一)時間上。老師早上7:00就需要離開家,到晚上9:00回到家,整整十四個小時要待在學校里;(二)教學上。上了一白天課的老師,晚上依然要繼續(xù)“奮戰(zhàn)”在課堂上,給學生“傳道解惑”,有的老師甚至一天要上八節(jié)課,疲態(tài)盡顯。繁重的課堂教學使得老師無暇對教育教學進行思考,更遑論教學創(chuàng)新;(三)家庭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相比用在教學上的時間和呵護學生的精力,老師們對家庭和家人的照顧往往力不從心,而自己也幾乎沒有業(yè)余生活。長此以往,這對老師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諧有百弊而無一利,勢必也影響到教育教學工作的健康發(fā)展。
問題三:學校憂慮。學生勞累,課業(yè)負擔沉重;老師辛苦,教學負擔繁重;而學生的學習成績卻沒有明顯的提高?!岸酀M—差弱”的惡性循環(huán),使得寄宿制學校的本該有的優(yōu)勢得不到發(fā)揮。面對繁重的學業(yè)負擔,學生們既沒有自主學習的空間,又沒有自主支配利用的時間,優(yōu)勢科目無法再提高,弱勢科目不能再彌補;而學習成績的壓力,家長和老師的期盼等因素,在這些思想尚未成熟的初中學生心中交織成一張巨大的壓力網(wǎng)。精神壓抑、情緒崩潰,問題學生越來越多。
為了貫徹落實《山東省關于推進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的意見》,矯正學生作業(yè)量大、課業(yè)負擔沉重的問題,從2015年11月18日開始,我校進行了全面而持續(xù)的學科活動課程改革的探索,全面開設學科活動課程。
二、學科活動課程實施過程
學科活動課程的實施由教師的設計與學生自我組織的主體性學習活動有機構(gòu)成,在實施過程中,學校、教師要始終遵循“教與學統(tǒng)一”的現(xiàn)代教學論思想。學科活動課程實施效率的關鍵點:一,教師適應課標與學生的設計;二,課程呈現(xiàn)的活動方式;三,學生有序的廣泛參與。實施過程主要有課程目標、課程內(nèi)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課程目標
在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國家、地方課程基礎上,開發(fā)并實施學科活動課程,力圖達到下列目標:一,發(fā)揮教師指導、學生主體作用,合理安排學生的晚間自主學習,拓寬學生學科素養(yǎng),進一步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二,遵循初中各學科《課程標準》,提高教師對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指導能力;三,通過學科活動課程的實施,培養(yǎng)學生成為合格公民必備的自主管理、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課程內(nèi)容
學科活動課程內(nèi)容設計要遵循各學科課程標準,從學生、學科實際狀況全面考慮,做好整體規(guī)劃。嚴禁設計超出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科活動課程分預習類、復習鞏固類兩大類。
1.以預習類為主的課程。主要是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鋪墊,課程的內(nèi)容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為主,兼顧新知識的背景文本,以拓寬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視野。
2.以復習鞏固類為主的課程。課程主要功能是“鞏固”“提高”。內(nèi)容是:一,以單元、專題為主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系列化;二,運用兩種以上的原理與方法認識、解決問題;三,運用綜合的原理與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實施方案:
1.學習目標。預習任務單的學習目標主要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是為學習新知識做鋪墊。復習任務單的學習目標以單元和專題知識為主,主要功能是鞏固和提高。
2.學習活動。學習活動設計是學科活動課程的呈現(xiàn)方式,是任務單的核心。每個任務單設計1—3個活動,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完成這些活動,為第二天的學習做好鋪墊。
3.課堂練習。一般設計1—3個題目,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主。練習題分層設置,難易有一定梯度。
(三)課程實施
實施機制:我校建立了教導處、學科組、學習小組三級管理網(wǎng)絡。
1.教導處:是學科活動課程實施的中樞。作為教學活動的第一級管理者,負責制定《學科活動課程實施方案》《學習任務單評價方案》和《學習小組評價方案》,監(jiān)督檢查方案的落實,確?;顒诱n程順利開展。
2.學科組:是學科活動課程實施的導演。各學科組依據(jù)學校方案,運用案例-實證教研模式,依據(jù)學科特點制定各學科的實施計劃和學習任務單。
3.學習小組:是學科活動課程實施的主體。各班依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劃分四人學習小組,選好小組長、記錄員和監(jiān)督員。同時對主持人、班長、學習委員、課代表、小組長進行系列培訓活動,明確各自的分工和任務。
實施流程:
第一步:教師設計出學案后,擇時(工作時間)與課代表、學習委員等同學交流,指導實施過程中注意的事項。
第二步:班長課前擇時召集班務會,與課代表、學習委員等同學,籌劃學案的實施事項。
第三步:班長主持課程實施,說明任務,講清注意事項;課代表或?qū)W習委員宣講學案,提出要求。
第四步:課代表按學案設計的活動形式,組織學習。活動課程開始前,老師和主持人共同交流任務單學習任務,主持人明確本節(jié)課的活動程序?;顒诱n程開始,全班同學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圍繞著任務單設計的活動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第五步:課代表或?qū)W習委員組織全班或組內(nèi)交流。各學習小組在組長的主持下,梳理知識清單,研討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對于仍不能解決的問題,填寫問題清單,提交主持人,由班級合作交流。
第六步:班長、課代表或?qū)W習委員總結(jié),主要總結(jié)學習中存在的共同性問題,匯總填寫班級問題清單交任課教師,為第二天的新授提供依據(jù)。
(四)課程評價
教師評價:從任務單設計和活動組織效果兩大領域進行評價。任務單的設計從學習目標、學習活動和課堂練習三個維度評價;活動組織效果從目標完成、活動形式和學生參與度三個維度評價。
學生評價:評價是自主合作學習的一個支撐點,我們制定了優(yōu)秀學習小組評價細則、優(yōu)秀學習小組成員評價細則、優(yōu)秀主持人評價細則。全面構(gòu)建了組內(nèi)自評、組間互評、一周一評、一月一表彰的評價體系,將評價結(jié)果納入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評價,計入成長檔案。
三、學科活動課程實施效果
(一)老師獲得解放
老師悄然退出了晚自習的講臺,徹底從晚自習中解放出來,他們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實時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狀況。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設計任務單、指導學生學習,他們有了更多地時間去研究教材、研究備課。
從教書匠到設計師,從設計教到設計學。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方法傳給學生,為思維而教,已形成一種價值認同。
(二)學生獲得自主
被動上課變?yōu)橹鲃訉W習;自主還給了學生,合作真正的實現(xiàn),學習真實的發(fā)生;優(yōu)秀生有了更廣闊的舞臺,學困生找到了學習的狀態(tài);他們互相教、互相學,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調(diào)動;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課堂真正成了學生的舞臺。
(三)質(zhì)量獲得提升
1.學生綜合素養(yǎng)明顯提高?;顒诱n程中,他們學會了學習,學會了合作,重獲了自信?;顒诱n程實施的短短兩年間,涌現(xiàn)出了近200名優(yōu)秀課堂主持人和優(yōu)秀學習小組長,每個班有接近90%的學生得到鍛煉并享受到成功的體驗。
2.全科合格率逐年提高。2015年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我校的全科合格率為45%,2017年則提升為60%,提高了15個百分點,500分上線率提高了5個百分點。
四、余論
歷時兩年的晚自習改革,我校以自主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晚自習生態(tài)的形成已初見成效。晚自習改革,我們一直在探索,我們一直在改進,在取得了成功經(jīng)驗的同時,不可避免地還存在很多問題和困惑,比如,學習活動設計的有效度問題、合作交流的深度問題、主持人主持的廣度問題,這都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