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洪
【中圖分類號】R65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525(2020)03-00-01
現(xiàn)階段人們生活條件逐漸提高,飲食水平也得到了不斷地改善,但是較多人的身體卻沒有以往“健康”了。肥胖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多種代謝性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數(shù)不斷增多,并且呈逐漸年輕化趨勢。膽結石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膽道系統(tǒng)疾病,膽囊結石中的成分主要是膽固醇,膽結石是和飲食密切相關的疾病,在我們身邊也越來越多的人患上膽結石。當人體中膽囊中形成膽結石后,結石會對膽囊粘膜造成較大的刺激,不但會引起膽囊慢性炎炎癥。如果結石嵌頓在膽囊頸部或者膽囊管后,還容易導致繼發(fā)感染,造成膽囊的急性炎癥。由于結石在膽囊中對粘膜的慢性刺激,有極大風險發(fā)生膽囊癌,據(jù)統(tǒng)計此種情況下發(fā)生膽囊癌的幾率在2%左右,可見膽結石對人體的危害還是較大的。膽結石的癥狀有哪些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注意什么呢?
1 膽結石的癥狀有哪些呢?
1.1腹痛
腹痛是膽結石病人最為顯著的一種臨床癥狀,膽囊結石發(fā)作時普遍存在典型的膽絞痛。疼痛部位也就是在身體上腹部或者右上腹部的地方,表現(xiàn)為間斷性的痙攣性疼痛。這種疼痛癥狀好會隨著時間的增加更加嚴重,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向右肩和背部等部位擴散。很多人都不知道膽絞痛出現(xiàn)的原因,這主要是因為結石在膽囊腔中移動的過程中移動至膽囊管,從而出現(xiàn)了結石嵌阻。當結石在膽囊管中形成梗阻后,會提高膽囊內部的壓力,加快了膽囊平滑肌的收縮和痙攣,在這過程中膽囊想將結石排出體外就會引發(fā)強烈的疼痛感,也就是膽絞痛。大多數(shù)的膽絞痛都是突然之間發(fā)生的,通常情況下,人們在劇烈運動、過度勞累或者進食過于飽后更容易引起膽絞痛。同時身體在平躺的過程中,結石會再次進入到膽囊管中,也有部分病人在夜晚發(fā)作膽絞痛。除了強烈的疼痛感外,病人也還會伴有坐臥不安、輾轉反側、煩躁不安、大汗淋漓等情況。膽絞痛每次發(fā)作的時間可持續(xù)10分鐘以上,甚至數(shù)小時,在發(fā)作后通常需要很多天才能夠緩解,當疼痛感明顯減輕或消失后,也說明結石逐漸退回到膽囊內,與此同時其他癥狀也相應的減輕。
1.2胃腸道癥狀
膽結石在突然發(fā)作的過程中,首先就是腹痛,然后就會一系列的消化道癥狀,例如嘔吐、惡心等。所嘔吐出來的物質主要是胃內容物,即便嘔吐了腹痛癥狀也不會出現(xiàn)改善。并且膽結石病人在急性發(fā)作后,通常還會存在腹脹、厭油膩食物以及消化不良等表現(xiàn)。
1.3發(fā)熱和寒戰(zhàn)
發(fā)熱癥狀和膽囊的炎癥程度具有一定的關系,而壞疽性膽囊炎或者化膿性膽囊炎病人也存在高燒和寒戰(zhàn)的癥狀。
1.4黃疸
一部分的膽結石病人會發(fā)生一過性黃疸,通常出現(xiàn)在強烈的腹痛后,但黃疸癥狀普遍不嚴重。膽囊結石會導致膽囊炎,膽囊腫大后對膽總管形成壓迫,造成梗阻現(xiàn)象,或者由于感染引起肝細胞的損害,從而導致黃疸癥狀。膽結石病人出現(xiàn)黃疸時通常表現(xiàn)為眼睛鞏膜顏色變黃。
2 膽結石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不吃早飯是日常生活中引起膽結石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們身體在長時間的空腹狀態(tài)下,內部膽汁的分泌就會減少,在這過程中膽固醇的數(shù)量不斷上升,從而達到飽和狀態(tài)。大量的膽固醇在膽囊中沒有被排走,形成聚集和沉淀,久而久之就導致了膽結石的出現(xiàn)。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膽結石的發(fā)生密切相關,不合理飲食、暴飲暴食易導致蛔蟲進入到我們身體中,但蛔蟲進入到膽道后會阻塞膽道,由于蟲卵半身很難形成晶核狀態(tài),長時間后就會自然的形成膽結石。
喝水少是不利于我們身體健康的一種行為,也是誘發(fā)膽結石的重要因素。人體攝入的水分過少,身體中的沉淀物質就無法及時有效的排出體外,時間一長就會增加膽結石形成的風險,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喝水是對預防和改善膽結石非常有利的習慣。
不喜歡運動的人更容易出現(xiàn)膽結石。人體在運動過少和體力勞動不足的情況下,久而久之造成膽囊肌肉收縮力的減弱,膽汁排出緩慢,容易形成膽汁淤積,同時膽固醇結晶析出,為膽結石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環(huán)境。并且當人體長期呈蜷曲體位的狀態(tài)下,提高了腹腔內部壓力,限制了胃腸道的正常蠕動,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利于膽汁的排出。在餐后長期久坐也會阻礙膽汁酸的重吸收,導致膽汁中的膽固醇和膽汁酸比例異常,使膽固醇很容易沉淀,時間一長就形成膽固醇。
較多人體并發(fā)癥也和膽結石的形成關系密切,當膽道出現(xiàn)感染癥狀時,膽道中的蛔蟲就容易形成結石。膽結石和較多疾病具有一定關系,例如肝硬化和糖尿病等,研究人員認為膽結石的形成和此類疾病用藥有關系。肝硬化病人體內雌激素滅活功能明顯下降,所以雌激素水平相對升高,加上肝硬化病人的膽囊收縮能力減弱,膽囊無法快速排空,以及膽道靜脈曲張和血液中膽紅素等因素的作用,最終導致膽結石的形成。
3 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注意什么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了解膽囊結石的高風險人群,重視對此類人群的預防,例如膽囊結石家族史、脂肪攝入過多的中年女性、過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癥、膽囊炎等。
合理安排個人的飲食,養(yǎng)成規(guī)律的飲食習慣。適當增加個人運動,合理參加體力勞作。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服用一些加快膽固醇代謝的藥物,例如維生素C、益肝靈、普拉固等。同時應注意平常多食用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飲食以更高纖維、低脂肪為原則,可促進膽汁中膽固醇的分解,常見的高纖維的食物有全麥、麥麩、豆類等。脂肪類食物可以少吃但也不用完全拒絕,脂肪過少也會導致膽結石的形成,應少量的攝入。
吃生姜或者服用生姜水,烹飪食物的過程中多加入生姜可預防膽結石的形成。生姜中具有大量的生姜粉,可抑制膽固醇的吸收,減少結石晶核和膽汁中粘蛋白的形成。
長期進行快速減肥的女性也容易患上膽結石,為達到快速減肥的目的不進食,使膽囊收縮頻率降低,膽汁滯留后導致膽汁中膽固醇過度飽和。所以此類人群應注意在減肥過程中合理的飲食,多采用運動的方式減肥。
4 總結
膽結石對我們身體的危害較大,當出現(xiàn)腹痛、惡心、嘔吐、發(fā)熱、黃疸等癥狀時,這提示身體可能已經出現(xiàn)了膽結石。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從多方面注意的膽結石的預防,減少膽結石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