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榕芳
摘要:新高考作文題“主題先行”背后是對學生的“思辨性”要求,怎樣讓廣大高考學子在思維上拓展寬度,應該是我們備考高考作文題目的努力方向。在高中寫作訓練中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準確立意的研究,有助于學生解決不知道寫什么的難題,在高中寫作訓練中引導學生辯證看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在寫作中明白說理,行文流暢。
課題項目:本文系廣州市增城區(qū)第一中學課題編號202015《學生從“能寫”到“會寫”究竟有多遠——新高考改革下培養(yǎng)學生思辨性思維打造高分作文策略研究》的課題成果
關鍵詞:作文審題訓練;思辨性思維;準備前置;調動互學;精準幫學
隨著高考改革不斷深入,學生和家長對語文的重視程度正在提高,甚至有人提出“得語文者得天下”,其中“作文”又占據(jù)極其重要的分量。而自新材料作文興起,作文題目對學生的考察已不僅僅在學生掌握的素材、運用的框架、套用的模式上,而是靈活化,指向了學生的閱讀、思考、分析能力,更加注重學生的思辨性思維,這要求我們重視訓練思辨性作文。
其實,新高考作文題“主題先行”背后是對學生的“思辨性”要求,怎樣讓廣大高考學子在思維上拓展寬度,應該是我們備考高考作文題目的努力方向。
在高中寫作訓練中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準確立意的研究,有助于學生解決不知道寫什么的難題,在高中寫作訓練中引導學生辯證看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在寫作中明白說理,行文流暢。
本文將以高三一節(jié)作文審題訓練課為例來展開探討如何提升學生思辨性思維。
一、精心準備前置,埋下“思辨”火種
在上這節(jié)訓練課之前發(fā)給學生的前置研學的學案一共有四道作文題目,要求學生審題并寫提綱。這四道題目有時評類,也有材料作文,有梯度,由簡單到有難度。其中一道題如下: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據(jù)報道,某省中考體育分數(shù)即將跟語文、數(shù)學、外語一樣都是100分,消息傳出,引來了巨大的爭議。有人認為“重視國民身體素質,身體才是硬道理",有人認為“進一步提高體育分值,會讓學校、家庭更重視體育",有人認為“此舉可以解決體育教學被邊緣化的問題",有人認為“如果各校圍繞體育考試科目進行訓練,會形成新的應試科目",有人認為“此舉很可能使孩子們成為教育試錯的犧牲品",有人認為"體育成績不好不能上高中影響教育公平"……
對此,你是怎么看的?請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作文,體現(xiàn)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屆高三第二次江西名校聯(lián)考作文]
這是具有極強思辨性的材料,消息傳出引發(fā)巨大的爭議,其實就是從利與不利中辯證地看待??疾閷W生的辯證思維。在這節(jié)作文審題訓練課的前置研究給學生埋下“思辨”的火種。
二、充分調動互學,點燃“思辨”火花
課堂上,各學習小組派出代表展示作文提綱,全體同學認真研聽,并積極提問,也有同學自告奮勇地來解疑,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例如在展示第一道作文題目時,展示的學生是支持材料中的“體育分數(shù)即將跟語文、數(shù)學、外語一樣都是100分”的,認為“重視國民身體素質,身體才是硬道理"“進一步提高體育分值,會讓學校、家庭更重視體育”,于是他的立意是“身體好是一切的基礎”。與其同時,聽了這位同學的講解,下面的同學馬上也有不同的意見,有同學并不支持“體育分數(shù)即將跟語文、數(shù)學、外語一樣都是100分”,認為 “如果各校圍繞體育考試科目進行訓練,會形成新的應試科目”,“體育成績不好不能上高中影響教育公平”,于是又有了對立面的其他相關立意——體育科目新應試不可取;體育帶來的教育不公平;探討學生是否會成為教育試錯的犧牲品 等等。
學生在爭辯中不斷點燃“思辨”的火花。
三、教師精準幫學,儲備“思辨”火力
在學生的一番精彩辯論后,教師順勢回籠,給學生精準地點撥,肯定了他們的立意,也給展示的同學修改了提綱,讓他們的思路更加清晰。
教師幫學環(huán)節(jié),老師評價這則材料是富含思辨意味的材料,從有利的角度,首先,體現(xiàn)了“五育并舉”中“體”這一極的意識,具有明顯的回應時代的精神,其次,引起了包括社會、家庭、學校的全方位的重視,最后落實到學生學校生活,引導學生思考“體育課被邊緣化”這一習常話題;從不利的角度講,首先,舊應試沒有完全去除,又形成了對新應試的擔憂,其次,不成熟的舉措很可能導致學生成為犧牲品,最后,對產(chǎn)生的新的教育不公平的擔憂。該材料提供的是學生身邊的話題,容易拉近考生和材料的距離,使得考生有話可說有文可寫,并且具有強烈的思辨意識,在考查辯證思維方面具有優(yōu)勢。
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從利與不利方面歸納了學生討論的可行立意:
有利角度(支持): 身體好是一切的基礎;(個人角度);? 重視體育,讓教育回歸常態(tài)。(教育角度);“五育并舉”,利國利民(國家角度) 。
不利的角度(反對): 提高了體育科目應試地位,會加大學生的應試壓力(個人角度);把體育與文化主科同等看待會給教育帶來更大的不公平(教育角度);
學生是否會成為教育試錯的犧牲品(教育角度);把體育與文化主科同等看待,是矯枉過正的做法,于國于民不利(國家角度)。
最后指導全班同學一起修改出比較合理的寫作提綱:
例如觀點:“五育并舉”,利國利民。
分論點:“五育并舉”,于己有利,能使個人全面發(fā)展;“五育并舉”,于民有利,能提升國民的整體素質;“五育并舉”,于國有利,能強化國家競爭能力。
又例如觀點:把體育與文化主科同等看待,是矯枉過正的做法,于國于民不利。 分論點:德智體美勞,是有主次之分,不能同等看待;完全放棄體育考試要求當然是不當?shù)淖龇ǎ趪诿癫焕?體育升學試要考,但不能同等看待。做到既要升學考,也要適度,不能沒有主次之分。
總結的同時,老師一再提醒學生一定要體現(xiàn)出權衡的思考。教師在幫學環(huán)節(jié)精準點撥,拓寬了學生的寫作思維,促進了學生的寫作思路,為他們的“思辨”儲備了火力。
參考文獻:
[1]李慧娟.語文教學中作文互動情景教學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8(6).
[2]黃厚江.語文課堂教學診斷[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12.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8.
[4]于漪.于漪語文教育論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
[5] 殷彩霞.高中議論文寫作思維訓練探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4.
[6] 黃麟生主編.中學語文教學論「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廣州市增城區(qū)第一中學? 廣東? 廣州? 5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