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宇成
摘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信息安全觀,信息技術教師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們應該在工作中多動腦筋,千方百計地讓更多的學生正確使用計算機和上網,妥善處理好學習和上網的關系,實現綠色上網、健康上網、安全上網。
關鍵詞: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安全意識培養(yǎng)
新課程改革將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而該課程教學與傳統(tǒng)學科的教學模式相比有很大的差異性,其重視學生實踐能力、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一定的難度性。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全面了解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特點,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并將安全教育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
一、掌握學情,有的放矢
開學初,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一次信息技術方面的問卷調查,調查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及安全知識的認知程度。利用開學初期的一節(jié)課或兩節(jié)課時間與學生探討:人們利用計算機能干什么事情?我們?yōu)槭裁匆M行信息技術的學習?通過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你想學習哪些知識和技能?你認為應如何上好信息技術課?對這些問題的探討,使學生們重新審視無處不在的信息技術,重新認識對計算機及網絡作用。而后教師可以調查一下學生的其他興趣愛好,比如繪畫、寫作、計算、音樂等,并且根據他們的愛好進行信息技術學習分組。俗話說,知已知彼,百戰(zhàn)不殆。只有對學生先做了解,才能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信息安全方面的引導和教育。尤其是對于那些在信息安全方面問題比較嚴重的學生,可以考慮多方面進行干預和引導。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向學生教授信息技術教材的基本內容之外,還可以針對不同的興趣小組,結合信息技術知識,設置不同的學習內容,并安排他們完成相應的任務。
二、科學引導,綠色上網
在開學之初,教師還要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講述身邊聽到或看到的青少年由于沉迷網絡而受到巨大傷害的真實故事,從而引導他們思考“上網該做些什么,不該做些什么”“怎樣看待網絡游戲”等問題。教師平時可以收集一些真實的案例作為素材,用一些震撼性的事件或圖片視頻展示給學生,從而在學生的腦海里對瀏覽不良網站所造成的巨大危害或網絡違法犯罪行為所造成的嚴重后果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們自覺遠離網絡游戲,或其他有損于自己身心健康的網站和網絡信息。要適時地在學生中開展網絡道德教育,構建規(guī)范的網絡倫理;要對學生多加強網絡法制教育,防止網絡犯罪。并且結合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說明,讓學生充分認識網絡世界存在的虛擬性、游戲性和危險性。使學生知悉,哪些網站是可以上的,哪些是不宜上的;讓學生明白,在網絡上,哪些行為是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禁止的。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上網意識,保持對待網絡的正確心態(tài)。
三、家校共管,健康上網
學生成長的環(huán)境主要有兩個:一是家庭,二是學校。中小學生,特別是小學生,在家的時間還是相對較長的。不同的家庭,對電腦和網絡的認知程度是不一樣的,對信息技術安全問題的認識水平不盡相同,這必定會造成家長對孩子使用電腦的態(tài)度和看法不同。受教育水平高的家長,對計算機的認識比較理性,既不視之為洪水猛獸,又不放任孩子使用電腦。他們會科學引導孩子接觸電腦,并會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有層次地教孩子一些相關知識和技能。家長對孩子上網引導不當的情形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嚴格禁止型的家長,視計算機為洪水猛獸,千方百計對孩子進行隔離堵截。另一種是放任不管型的家長,尤其以留守兒童家庭居多,父母對孩子上網不聞不問、聽之任之,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沉迷網絡不能自拔,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四、加強防范,安全上網
互聯(lián)網世界也和現實世界一樣,存在各種風險和陷阱。關于網絡交往,比爾?蓋茨曾說:“你甚至不知道和你交流的對方是一條坐在計算機前會敲擊鍵盤的狗?!敝行W生由于心智不全,對網絡信息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具有偏聽偏信的特點。因此,教師要利用案例教育學生科學上網,不在網絡上透露個人真實信息,不與陌生人交流個人及家庭情況,防止網絡詐騙,保護自身隱私及財產安全。對中小學生而言,當前網絡上盛行的詐騙方式主要有:一是以網絡銷售游戲幣、裝備等虛擬物品實施詐騙;二是以查閱成績、下載作業(yè)等名義發(fā)送含有木馬鏈接的短信實施詐騙等詐騙形式等,這類詐騙大多與中小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進而上當受騙。教師應該讓學生提高警惕性,結合發(fā)生在學生中間的真實案例警示和告誡學生:一是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各種免費信息不可輕易收取,未知鏈接不可輕易點開;二是不要在網上進行各種金錢交易,如有必要,應當由家長陪同,以免產生不必要的損失;三是一旦遇到問題不要慌張,及時告知家長和教師,妥善解決,確保自身利益不受侵害。另外,信息技術教師還應該讓學生養(yǎng)成定期清理垃圾、查殺病毒的好習慣,使計算機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計算機在我們使用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臨時性數據(也就是垃圾),從而造成計算機速度越用越慢,降低學習和使用的效率。更加嚴重的是,信息的世界也和現實世界一樣,存在著許多不良的程序(通常被稱為木馬或病毒),會減慢系統(tǒng)速度、盜竊用戶信息,有的甚至造成整個系統(tǒng)的崩潰。計算機系統(tǒng)中一旦被木馬或病毒侵入,不僅會影響正常的使用,而且還會危及個人信息或者財產安全。因此要想高效安全地使用計算機,就應該定期清理電腦垃圾,并經常對計算機系統(tǒng)進行木馬和病毒的監(jiān)控與查殺。為此,教師應當教給學生基本的清理垃圾和病毒查殺的方法,如“附件”的“系統(tǒng)工具”中有“磁盤清理”和“磁盤碎片整理程序”兩個程序,它們就對系統(tǒng)起著重要的維護作用,“磁盤清理”操作則可以每個月進行一次,“磁盤碎片整理程序”最好每隔半年能運行一次,可以大大提高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建議學生在電腦中安裝“360安全衛(wèi)士”殺毒軟件,并定期利用它進行木馬和病毒的查殺,就能保證系統(tǒng)處于安全的工作狀態(tài)。
結語
總之,我們應該在工作中多動腦筋,千方百計地讓更多的學生正確使用計算機和上網,妥善處理好學習和上網的關系,實現綠色上網、健康上網、安全上網。
參考文獻
[1]徐妍妍.網絡環(huán)境下信息技術與學生安全教育[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 2015.
[2]索朗羅布.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小學安全教育的應用[J].雜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4.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岑溪市誠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