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光 鄧玉玫
摘要:語文教學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弘揚的重要任務,是高職教育不可或缺的課程。高職語文教學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審美能力,而且培養(yǎng)鑒賞能力等,轉化為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為了更準確地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將語文知識分為不同的模塊,然后根據(jù)不同模塊的考試要求和評分細則要求學生進行學習,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主要希望按照評分細則對學生進行語文模塊教學與評價,有效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職語文;模塊化;評分細則
高職語文模塊考試是指根據(jù)高職漢語教學內(nèi)容將語文考試分為不同的模塊,具體包括口語交際、綜合實踐、寫作、基礎考試等。在不同模塊的教學中教師采用對象教學策略,根據(jù)考試中的不同評分細則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也對學生進行對象教學,幫助學生有效學習不同語文知識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有效學習不同語文知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模塊一: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是語言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但是容易被忽視。中文是我們的母語,因為學生都會說中文,他們認為口語交際的教育就是畫蛇添足。但是,在實際的學生口語交際過程中,發(fā)生了很多問題。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對學生口語交際的教育。通過理解口語交際模塊考試的評分細則要求學生,從而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在“實訓指導演講”部分的口語交際訓練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評分細則中的語言規(guī)范程度、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接受能力、交際協(xié)作能力、良好的語言習慣等來評價學生的演講效果。能夠自然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在給有品位的學生帶來好處的同時,聽眾也應該有良好的接受能力、聽取能力等。在這些方面對學生進行了有效的評價,使學生按照成功的標準進行努力和進步。因此,在高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按照具體細則和標準要求學生,學生可以在不斷實踐訓練中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模塊二:綜合實踐
高職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課文知識,還要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素養(yǎng),在參與不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了有效客觀地評價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收獲和活動開展的效果,我們可以從實踐的目的、實踐的過程以及實踐的具體效果來評價學生。
例如,以“詩歌之名”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首先分析活動的策劃,這次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豐富學生的詩歌素養(yǎng),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是非常積極的,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也積極收集詩歌資料,理解不同的歷史文化故事等,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文化素養(yǎng)大幅提高,這次綜合實踐的效果也非常好。根據(jù)相關的活動效果細則進行評價,這次活動和給學生帶來的收獲也很多。
三、模塊三:寫作
在高職語文作文模塊考試中,許多教師根據(jù)文章觀點明確、語言通順、語篇合理、文章寫得井井有條等細則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分。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和成績,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理解寫作模塊考試中的評分細則,按要求進行學生的作文訓練,評價學生的作文等,提高學生的文章水平和能力。
例如,在評價學生作文的過程中,教師通過閱讀作文,判斷學生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觀點,評價學生的文章主題。其次,看學生的語言是否合理恰當,考查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有效的綜合語言是否能夠明確表達自己的意見。另外,主要評價學生的作文情節(jié)是否明確,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寫作總是需要嚴格的要求,這是第一印象等。通過這些評分細則來評價學生的寫作水平,可以更準確地發(fā)現(xiàn)學生寫作中的問題,以求改進和提高。
四、模塊四:基礎測試
學生學習語文,是運用語言的基礎。在基礎知識測試中,主要是學生對一些單詞、詞句的用法的理解等,學生可以掌握基礎知識,更有效地開展另一方面的學習和訓練。在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測試評分細則后,教師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學習的評價也主要在以下方面進行:字音、字形、標點符號,能夠使用語義類型基本清晰的理解,分析綜合能力好,古詩文閱讀能力高,文學常識被比較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包括各個方面,學生平時的積累是必要的。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在教學中積累的習慣,科學合理評價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把握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情況,有效提高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把握水平和程度。
綜上所述,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千篇一律地教育學生,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內(nèi)容,根據(jù)不同的教學標準和評價細則,對學生進行對象教學和評價,使學生更加明確地理解口語交際、綜合實踐、創(chuàng)作、基礎知識等要點和學習策略,有效地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綜合實踐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語言文字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等。
參考文獻
[1]張磊.高職語文模塊教學改革研究與探索——基于人文性和職業(yè)性統(tǒng)一的觀點[J].遼寧高職學報,2019,21(11):56-59.
[2]張玉萍,李改婷.淺談高職大學語文模塊教學[J].中國教育學刊,2015(S1):343-344.
[3]宋以芳.高職語文模塊教學模式[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26(01):74-175.
四川省成都工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