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聯(lián)?陳秀文
摘要:開展校園足球運動應該根據國情、校情、生情有計劃、有目標系統(tǒng)地進行,不好大喜功、不急功近利,以人為本遵循足球運動規(guī)律、孩子成長規(guī)律,將育人與足球運動緊密結合起來。處理好各種關系、規(guī)范管理,扎實穩(wěn)妥推進。
關鍵詞:策略;關系;融合;統(tǒng)一;規(guī)律
中國足球改革已經多年,可以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但這難啃的骨頭卻是最主要的,最關鍵的,影響著中國足球水平的提升。從我國多年的足球成績來看,改革明顯不到位、不到點,也存在著功利、浮躁、短視、盲目等現(xiàn)象,導致足球運動成為全國人民心里的疙瘩。多任國家領導人講過足球需要從娃娃抓起,從小打好基礎,于是近幾年大力推行校園足球運動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熱鬧的表面背后卻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一是制度不完善,各地轟轟烈烈地組織各種足球聯(lián)賽,可是很多學校卻沒有開展足球運動的相關機制和章程;二是急功近利,只是為了在比賽中獲得成績,全校挑十來二十人組隊訓練,其他學生根本沒有機會接觸足球;三是發(fā)展不均衡,一些規(guī)模大的、經費充足的、人力資源豐富的學校就有開展,其它學校就完全開展不起來;四是“浮夸風”冒頭,個別學校完全沒開展足球運動,或者開展的力度不足,但通過做出漂亮的資料檔案、通過關系而獲得省市級校園足球推廣學校(基地)的稱號。種種情況最終都極大阻礙了我國足球運動的普及與水平的提升。針對存在的問題可以嘗試通過以下策略來解決。
1 處理好數量與質量之間的關系
數量是基礎,質量是關鍵。推動足球運動的發(fā)展是一場接力跑,需要培養(yǎng)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接班人。從薪火相傳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高度著眼,必須根據近期需求和長遠戰(zhàn)略需要,培養(yǎng)選拔一定數量規(guī)模的足球苗子。
足球水平的提高不僅要參與足球運動的人員數量充足,還要質量優(yōu)良,要在質的提升上下大功夫。作為足球運動最基礎、最基層的校園足球需要從三個層面考慮數量與質量的問題:第一是數量方面。數量越多肯定是越好,成熟一間發(fā)展一間,各種軟硬條件達到了就可以成為校園足球推廣學校,條件越好成為校園足球推廣學校的級別就越高。但要杜絕為了政績、面子工程而出現(xiàn)的評比隨意性,更要杜絕因為“有關系”而獲得稱號,否則長期以往這項工作就會爛在根子里。第二是教練團隊方面。隨著校園足球運動的不斷推進,其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精細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必須要注意培養(yǎng)有專業(yè)背景的復合型教練隊伍。根據我國國情,可以實行三軌制,既加大對各學校體育教師的培訓,又引進退役或以往受過專業(yè)訓練的足球運動員到學校當體育老師、教練,還可以由政府購買服務讓有資質的教練定期到學校進行授課。這樣既彌補校園內足球專項體育教師不足的情況,也直接提升開展校園足球運動的水平。第三是學生方面。校園足球重在普及,應將最基本的足球運動規(guī)則、運動技巧教給所有學生,讓全體學生從小就多一種技能、多一份樂趣。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學生的興趣、水平、潛質選拔一部分學生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競技水平及學校的足球運動水平。要避免本末倒置,只是針對校園足球隊開展訓練,而忽視足球教學進日常課堂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2 做好長遠規(guī)劃與規(guī)范管理的統(tǒng)一
建成足球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推行更大幅度的對外開放,需要具備更加開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心態(tài)、更加寬廣的國際視野。在實施校園足球運動的過程中規(guī)劃及實施方略都需要具備戰(zhàn)略思維,要能夠站在時代前沿和戰(zhàn)略全局的高度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有效應對重大挑戰(zhàn)、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校園足球運動作為最基層項目需要由上而下的具體指導意見下發(fā)到各學校,不能任由各學校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此外從校園足球到中國足球聯(lián)賽直觀上看就是一條樓梯的第一級與最高一級,中間還需要很多梯級去將首尾連接起來,所以要從宏觀上進行布局,只有這樣才能為更多有能力有水平有天賦的孩子提供發(fā)展的空間與可能。再者對于校園足球推廣學校的管理要到位,轉變以往固有的評價方式,少看資料檔案,重點是到現(xiàn)場看,看什么?一看足球校園文化布置,足球隊的隊旗、專用場所、器材配備等等;二看普及情況,全校學生拉出來,進行各種足球技能動態(tài)展示;三看隊伍建設、學校獲得的成績。每年都這樣現(xiàn)場實際察看,比對著一大堆資料打分要有用與實際。
3 運動技能與品德的同步提升
足球運動遠不止是單純的“運動”,它還是人格的(塑造)教育。足球運動的要素是團隊合作,是頑強拼搏,是堅持不懈,是崇尚榮譽。校園足球推廣不能僅僅是圍繞著讓學生掌握踢球的運動技能,還要培養(yǎng)他們的運動品格,只有這樣國民的素質才能整體提高,國家足球運動的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否則投入再多的財力、人力,就算僥幸取得一點成績也只會曇花一現(xiàn)。
此外,既要完善機制注重“賽場選馬”優(yōu)勝劣汰,建立健全定期調整、有進有退的機制,保持一池活水。也要加強定向管理,校園足球運動不能采取“放養(yǎng)”方式,而是要將源頭培養(yǎng)與跟蹤培養(yǎng)結合起來,及時掌握動態(tài),善則賞之,過則匡之,失則革之。更要建立正向激勵體系。建立崇尚實干、帶動擔當、加油鼓勁的正向激勵體系,在評選上體現(xiàn)普及性的鮮明導向。對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單位要及時“樹起來”;對那些做樣子、要牌子的單位,必需干脆干凈地“降下去”。
促進足球運動的發(fā)展需要充分發(fā)揮學校主陣地的教育與服務功能,讓更多學生了解足球、熱愛足球,享受足球運動公開工人樂趣。
參考文獻:
[1] 潘國洪.我的校園足球夢[M].新世紀出版社,2016.
[2] 崔增錄.校園足球風[J].兒童音樂,2016.
(作者單位:1.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大石河村小學;2.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大石富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