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一種重要方式,能夠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及合作能力發(fā)展,為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提供幫助。為了提升教學的質(zhì)量,教師應根據(jù)實際情況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通過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小組學習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的應用策略,使小組合作學習能夠發(fā)揮出更好的作用,給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帶來幫助,培養(yǎng)其信息技術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課堂氛圍
引言
在小學教學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開展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思維,還可鍛煉學生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使學生對科技領域有更多的了解。在當前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來合理設計教學,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方式來開展教學。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提升學習的效率,因此,可將其運用到信息技術教學中。
1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課程安排不合理
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涉及的內(nèi)容包括了office辦公軟件、網(wǎng)絡操作、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基本操作,而在理論上包括了計算機的發(fā)展歷史、操作系統(tǒng)常識以及網(wǎng)絡技術常識等。計算機信息技術涉及的內(nèi)容比較復雜,但是實際上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間比較少,信息技術課程安排不合理,學生難以掌握其中的知識。在課時較少的情況下,信息技術教學的效果也達不到要求,這使信息技術教學的開展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1.2學生能力差異較大
小學生自身差異性比較大,在班級中,存在著一部分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教學內(nèi)容理解效果比較差,學習能力相對較弱,這使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效果減弱。同時,在學習狀態(tài)上,僅有小部分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而剩余的學生在學習中存在難以集中注意力等問題,這使教學的效率降低。教師需要在課堂上花費較多的時間來對學生進行輔導,導致教學進度受到了影響,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1]。
1.3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在教學過程中,多數(shù)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性比較弱,教師在布置了任務后學生才能進行探究,除此以外學生的主動性不顯著,也不敢主動提出問題,導致學生在學習難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在學生學習熱情較低的情況下,教學的開展也會受到影響,難以保證教學的效率,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比較差。
2小組學習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的應用策略
2.1結(jié)合學生差異性進行合理分組
教師可在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在分組中應注意小組人數(shù),控制在4-5人范圍之內(nèi),避免人數(shù)過多造成影響,同時也應避免小組人數(shù)過少。在小組中,應以互幫互助原則開展學習活動,使能力較強的學習幫助后進生,實現(xiàn)共同進步。小組內(nèi)的男女人數(shù)應均衡,使女生與男生在合作中實現(xiàn)思維的互補,可避免由于性別差異而對學習效果產(chǎn)生影響的問題[2]。比如,在學習打字的時候,一些學生難以正確地拼音打出,或者沒有掌握正確的打字姿勢,就可讓女生來幫助男生解決拼音的困難,讓男生來糾正其他同學的姿勢,利用性別上的差異來加強合作學習的效果。再比如,一些基礎能力較強的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操作技巧,可讓其指導能力較差的學生,幫助其正確地進行操作。在學習PPT的時候,一些學生對操作不熟悉,這個時候可讓小組其他同學提供幫助,更快地解決問題。經(jīng)過小組互助模式的實施,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有更多的收獲,還可實現(xiàn)信息技術學習的進步。
另外,在分組中,教師還應考慮到課堂的秩序,使學生能夠根據(jù)要求開展學習,同時避免對課堂秩序產(chǎn)生影響。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及教學的要求來制定合作規(guī)則,比如,在理論講解時間內(nèi),學生不應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而在實際操作中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還應對小組設置組長,使組長將各組員的建議及疑問記錄下來,提交給教師,保證課堂的秩序,使教學能夠順利開展。
2.2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教師應重視建立氣氛活躍的課堂,使學生能夠在愉悅的合作環(huán)境中開展學習,尊重學生的自我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敢于進行表達,積極地進行探究,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由于班級中的后進生在學習中不與他人交流會難以取得進步,對學生的學習產(chǎn)生了影響。一些學生不敢進行表達也不愿意求助,在學習中難以進步。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加強互動,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加活躍,為學生提供相應學習條件[3]。例如,在合作學習中,當有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回答錯誤的時候,教師應對其進行鼓勵,而不應馬上進行糾正,通過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可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加積極,能夠主動地進行思考及問題回答,使教學的進行更加順利,同時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
2.3科學建立小組學習評價體系
為了加強小組合作教學的效果,教師應對小組開展科學的評價,在評價中,應使小組學習評價常態(tài)化,借助有效的評價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熱情,使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中高效地開展學習。在評價工作中,可將小組的編號寫在黑板上,進行星級評定,其中包括合作星、整理星、創(chuàng)造星、傾聽星,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來進行星級評價,使學生能夠在評價中獲得鼓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4]。針對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各小組在不同方面的表現(xiàn)來進行評價,例如收拾用過的材料,獎勵整理星,實驗匯報過程中獎勵合作星等,對獲得星數(shù)最多的小組進行獎勵,大大提升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其在學習中更加認真。教師還應借助各小組之間評價的方式來完善評價,對小組成員在合作及交流中表現(xiàn)進行評價,評價可采用個人自評及小組互評的方式,能夠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氛圍。同時,教師應對教學的效果進行評價,結(jié)合實際情況來進行調(diào)整,使教學得到改善,為信息技術教學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條件。
結(jié)語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有效的手段,組織學生以小組模式開展學習,可提供學生自由思考及交流的空間,使學生在合作中解決問題,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教師應結(jié)合學生差異性進行合理分組,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科學建立小組學習評價體系,使教學能夠發(fā)揮出更好的作用,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有效的幫助,進而發(fā)揮出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姜坤.小組合作學習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9(20):34-35.
[2]葉樹光.淺析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開展[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05):114-115.
[3]劉世奇.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中的運用[J].赤子(上中旬),2015(02):151.
[4]王建國,張立穎.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J].福建電腦,2012,28(05):187-188+160.
作者簡介:韋忠宇(1981.10-),男,瑤族,廣西河池人,河池學院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育專業(yè),廣東省肇慶市廣寧縣教師發(fā)展中心信息技術教研員,主要從事: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研究。
(廣寧縣教師發(fā)展中心?肇慶廣寧?5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