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慧
都說江南好,風景舊曾諳,那么在江南風景里,誰能忽略姑蘇的美?
園林、老巷、小橋、流水、蘇作、美食……在古城內(nèi)行走,永遠都有看不盡的美景和細節(jié)。兩千五百年來,姑蘇的風景似乎沒變,又在不斷改變。棋盤式的格局還在,但生活還在前行?;仡^看這一年的故事,城市里的人們也在為這座古城里的美添磚加瓦。
實打?qū)崳锰K變得更美了。老菜場們翻新,新版的里河菜場、橫街菜場等給了“馬大嫂”們?nèi)碌母惺?,雙塔集市更是成為了集文化、傳統(tǒng)與美學于一體的網(wǎng)紅地。雙塔街道翠園湖改造工程完成,古城里又多了一個綠色的湖濱公園。65條背街小巷完成整治提升,粉墻黛瓦的江南顏值大大提高。再細節(jié)一些,那些原本低調(diào)地存在于古城角落的老井們也迎接起了周邊環(huán)境提升,它們不止提供了實用價值,更展現(xiàn)了許多蘇式元素。
節(jié)日,給古城增添了色彩,4月的曬書節(jié),5月的“軋神仙”,9月的姑蘇孔子文化節(jié),12月的“臘八”民俗文化節(jié)和“姑蘇·冬至大如年”民俗文化節(jié),生活在美好中又增添了熱鬧。如此一想,沒多久,又是春暖花開的熱鬧日子。
這個初春,姑蘇少了一些民俗的喜慶,卻多了一份抗疫的氣氛。如此安靜的古城區(qū),是很少看到的,但這份安靜里,包含著蘇州人特有的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堅持。
當然,原汁原味是姑蘇的底色,明艷、雅致是擋不住的風情。春天的小橋搭配細柳,夏天的園林點綴著荷花,秋天滿城桂花,初冬入眼金黃的銀杏。身在姑蘇有很多幸福,其中之一,便是只要留神,就能在一年356天里,在每個角落里發(fā)現(xiàn)特屬于它的美麗。
馮驥才 ? 作家、畫家、文化學者
“這是一座有滋味的城市。這份滋味,來自于蘇州人精致的審美、精致的生活、精致的手藝,是生活文化的一種積淀和升華,有著濃厚的詩意和淡雅的韻致。這份滋味,也是蘇州文化的一個特質(zhì)。這里的民間藝術(shù)太豐富了,能工巧匠又多,當時我們想把蘇州樹立為全國民間藝術(shù)之都。但由于中國民間藝術(shù)種類實在太多了,這個行動最終沒有完成。不過我一直關(guān)注著蘇州。這里很精巧,這里的人很精致,很在乎自己的生活,在乎自己生活的感受;蘇州人很有氣質(zhì),也很精心。蘇州人尚美,如果講雕刻的話,就是‘滿工’。而生活在這里,處處可以看到生活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