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晶晶
摘 要:生物作為一門生命科學其與生活息息相關,在這一門學科上實行生活化教學比較容易實行。本研究就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展開研究,闡述在當今社會階段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就先進的生物教學現(xiàn)狀對其進行改革。
關鍵詞:高中生物;高中教育;生活化教學
1.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高中生物所學習的東西實際上是十分基礎的東西,我們本應該也要先進行大量的實踐在有實踐的基礎上在進行歸納總結得出理論,但這樣的學習方法太過于緩慢,所以我們先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但是傳統(tǒng)的生物教育在重視了理論的學習卻沒有進行大量的科學實踐,因為實驗和實踐是理科學習的基礎,若缺少這一部分對于以后大學繼續(xù)從事生物專業(yè)學習的學生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嚴重影響培養(yǎng)高素質的生物人才,所以高職生物生活化教學改革是勢在必行的。生物本身就是一門關于生命研究的科學,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能夠讓學生從生活和大自然中感受生物,提高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認知和了解,讓學生在本質上掌握高中生物的理論知識。
2.目前高中生物的現(xiàn)狀
2.1、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認知不夠透徹
初中的生物是從細胞的層面來了解生物,而到了高中是從微觀的層面來認識生物,換而言之因為微觀層面不借助先進的設備無法進行觀察,高中所學習的生物概念對于學生來說更加抽像,例如染色體的形狀,靶細胞對分子的設別和免疫系統(tǒng)等這些都不能夠讓學生去進行觀摩和觀察,普遍的高中學習是通過文字表達和一些比較專業(yè)的圖片來讓學生進行認知,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這樣的認知方法會讓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就會導致一些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認知出現(xiàn)偏差并且導致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出現(xiàn)錯誤,目前我們的生物高考其十分考驗學生對于基礎概念的理解能力并且考驗的方法十分靈活,其目的就是為了淘汰那些不懂原理妄圖通過題海戰(zhàn)術來獲取題型規(guī)律和答題套路的學生。
2.2、嚴重缺乏實驗和實踐
試驗和實踐是理科學習的基礎,實驗課程在高中的生物課程中的占比十分少平均一學期可能只有四五節(jié),其原因是學校沒有意識到實驗對于理科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實驗都十分缺乏的情況下,生活實踐更寥寥無幾。生物實踐技術這本選修教材是高中生物里面比較重要的教材,因為其內容簡單并且高考理科生物一定會出一題15分的關于這本書的選修題,所以這本書成為了學生的拿分點,那么這本書其內容主要涉及傳統(tǒng)發(fā)酵技術,微生物培養(yǎng),植物組織培養(yǎng)和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學習,這些東西其實十分貼近我們生活,這些內容實際上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腌咸菜,做腐乳和釀酒等。這些生產活動是以前老一輩農村里面必做的生產活動,直到現(xiàn)在很多北方城市在冬天都保留這些生產活動的習慣,按理來說這些東西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熟悉的,但事實上很多高中學生對書中所涉及的生物技術的步驟和原理都難以理解,因為普遍學校在學習這本書的過程中都是紙上談兵,要求學生背誦知識點閱讀課本來了解這些技術,實際操作和理論學習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有很多知識點學生僅憑理論學習很難理解,但是一旦動手去操作學生馬上就會廓然開朗。根據本研究的統(tǒng)計普遍學校基本沒有學生會去動手去實際操作這些生產活動,這就使得知識點遠離生活變成抽象的概念。
3.如何進行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實踐
3.1、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生活的場景
高中的生物確實比起以往階段的生物學習增加了不少專業(yè)詞語例如脫氧核糖,三磷酸腺苷,糖原和磷脂等,這些概念會讓學生對生物感到抽象難以理解和陌生。但這些東西只不過是我們生活中一些現(xiàn)象和東西的微觀解釋而已實際上其與我們的生活也是息息相關。例如學習磷脂雙分子層和細胞吸水失水的時候我們可以引入一些什么常見的生活場景例如手比較長時間接觸水就會發(fā)皺,在講解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不一定需要用一些很專業(yè)的實驗去介紹,當然這些實驗是需要進行學習的,教師可以現(xiàn)場讓同學去用水來泡一下手就可以最直觀感受到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繼而繼續(xù)講述磷脂雙分子層結構。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多引入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并且都會感受過的事情,這樣才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對教學的內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例如生病是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在高中生物學習的時候會學習人體免疫結構以及神經和體驗調節(jié)這一章節(jié),這一章節(jié)也是考試的重點和難點。那么如何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加深學生的印象呢?老師可以通過以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比較常見的小病痛來進行這一章節(jié)的講述,例如在感冒發(fā)燒的時候身體是如何進行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在摔倒的時候痛感神經是如何傳播等,那么學生以后在生活中遇到這些情景自然而然地就會想起這些生物知識。
3.2、結合教學案例布置實踐作業(yè)
試驗和實踐是理科學習的基礎,我們傳統(tǒng)的高中生物教育就是缺少這一方面的內容,袁隆平之所以能夠成功研究出雜交水稻并不是一天到晚在室內坐著進行理論的探究而是實地去田地里面一株株地尋找樣本。那么教師應該在學習基礎知識的時候,注重對于學生該方面的培養(yǎng),特別是在高一和高二,因為普遍的高中學校都是在高一和高二的時候就把所有的知識都學完,而高三則是用來鞏固和提高,并且高一和高二能夠擁有比較多的空余時間來進行這些生活實踐。以生物實踐技術這本書為例,教師可以布置學生親身去進行該書所涉及的傳統(tǒng)技藝的實踐例如進行果酒,腐乳和泡菜的制作,因為這些制作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時期布置學生完成這些實踐內容來代替寒暑假一部分的理論練習,讓學生利用假期來進行實踐并撰寫實踐心得在開學的時候拿一部分的實踐成果進行點評和評價總結成品制作好壞的原因。
結束語: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能夠讓學生的生物學習融入其日常生活中,一天二十四小時學生不可能二十四小時都在學習甚至學習時間也不會超過一天的一半,但是我們在二十四小時都在生活,把教學生活化實際上就能夠讓學生在不經意間全天候地都在感受生物的學習,讓學生對于所學習的理論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把抽象的東西轉化到能夠觸碰和觸摸的生活中來能夠讓學生更深入地去理解其概念和原理。
參考文獻
[1]雷叢.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淺談.[J].黑河教育,2019(09):40-41
[2]王強強.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