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實施中,在問題鏈教學法的基礎上,引用課堂活動,讓學生參與,可以使問題“活”起來,學生“動”起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問題鏈教學法;課堂活動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很多老師都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巧設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學習內容。為了促進學生理解,很多老師還嘗試問題鏈教學法,即將一個教學情境由淺入深層層推進,以此根據(jù)學習內容來設置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鏈,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形成體系,同時也能將思維引向深處。這些變革給高中思政課帶來了很大的生機和活力。筆者在課堂實踐中就嘗試基于問題鏈教學法,引入課堂活動,以課堂活動為杠桿,撬動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問題“活”起來,學生“動”起來。筆者結合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與哲學》第六課第一框《人的認識從何而來》一課淺談這一方法的應用。
一、直擊主題精彩導入
一個簡短而精彩的導入,可使學生迅速將視角轉移到課堂學習中。課前,筆者在黑板上貼了幾張動物的圖片,這一舉動引起了學生的注意,政治課和這幾張動物的圖片有什么關系呢?上課后,筆者故作神秘的說“老師能讓圖片里的動物“活”起來,大家信嗎?”學生一下沸騰了,有說能有說不能的。筆者用智能手機動物樂園的APP一掃,將手機屏投到大屏幕上,小動物們都立體的呈現(xiàn)出來了,手觸碰時,還扭動身體,發(fā)出叫聲。接著筆者順勢引進本節(jié)課學習的主題:我們關于這幾張圖片能不能動起來的認識是怎么來的?有同學就已經(jīng)喊出來,實踐。筆者進行引導,從同學們的觀察中,從老師的實踐中獲得。要對這個問題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我們一起來學習《人的認識從何而來》。
二、基于學生的前擁理解設置問題鏈化解學習難點。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帶著有關世界如何運作的前概念來到課堂,如果他們的初期理解沒被卷入其中,那么他們也許不能掌握所教的新概念和信息。”很多學生不能理解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意味著什么。為了促進理解,筆者根據(jù)導入情境由淺入深設計問題鏈:剛才讓動物活起來主體是誰,作用的對象是誰?剛才的動物同學們看得見摸得著嗎?黑格爾、費爾巴哈和杜威對實踐是如何理解的,同學們如何看待?結合物質的概念并根據(jù)3、4問談談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通過這樣一系列有層次的設問,讓學生理解學習難點。
三、注重學生主體性調動學生廣泛參與
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課堂活動要盡可能的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筆者利用學生對AR技術好奇的心理,在課堂上指導他們動手制作3D全息投影儀,調動課堂參與性和積極性,在此基礎上設置問題鏈理解實踐的特點,并安排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理解實踐與認識的關系,為了避免虛假討論,6位小組成員都給安排了角色,有主持人、主匯報人、副匯報人、補充人、解答的人等。這樣盡可能的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進來,避免一些學生被邊緣化。
四、使用形成性評價重視能力培養(yǎng)
學生進入課堂時帶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和先前知識,這些都會影響到對新學習內容的理解?!敖處熜枰P注學習者在學習給定主題時隨著帶來的不完整理解、錯誤觀念和對概念的天真理解”。使用形成性評價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思維,了解學生錯誤所在,從而指導學生對這一問題的正確理解。在學習實踐的特點時,有同學想不通為什么動物的活動不是實踐活動,我沒有立即給答案,而是去探尋,你認為動物的活動是實踐活動的依據(jù)?學生說動物也創(chuàng)造出了自然界沒有的東西,原來學生未將本能性活動和主觀能動性活動區(qū)分開來,了解到問題所在后筆者設置問題鏈引發(fā)思考,沙漠中的植物和熱帶雨林的植物有什么區(qū)別?這種區(qū)別是一開始就奠定的嗎?動物為了適應生存需不需要一定的手段?學生最后受到啟發(fā),動物比植物更高級一些,所以他們的活動也高級了一些,但其本質都是為了適應環(huán)境。而我們制造的這些工具不是適應環(huán)境。使用形成性評價,關注過程,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的維度以及知識遷移能力。
基于問題鏈教學法引入課堂活動時需要注意的原則
1.趣味性。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毕胍獙W生愉快高效的學習,教師必須調動學生的興趣。
2.思想性
“學習源于疑慮,疑慮產生思考”,高二學生生的感知覺靈敏度、思維能力都在不斷增強,開始以批判的眼光看周圍的事物,所以課堂活動必須要有思想性,問題要有啟發(fā)性。
3.過渡自然性
無論是引入課堂活動,還是設置問題鏈,都必須處理好細節(jié),注意連貫和銜接,防止出現(xiàn)“移花接木”的現(xiàn)象。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思想政治課迎來了很多機遇,也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高中思政課老師需要抓住時代提供的資源和平臺,不斷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為高中思政課的發(fā)展貢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