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紅
教師勞動是一種充滿高度創(chuàng)造性的繁重的腦力勞動,又是一種兼有一定強度的體力勞動,所以教師必須有良好的身心素質(zhì)和良好的教育思想素養(yǎng),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因此作為教師,應不忘初心,教好每一個孩子。怎么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家訪無疑是一個有效途徑。只有全面了解孩子和他的成長環(huán)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教育孩子。
1 家訪的障礙——顧慮重重
家訪說來簡單,做起來,并不容易,因為,家長有所顧慮,有的家庭條件不好的,他怕老師看到他家,會瞧不起孩子;有的條件好的,還擔心,老師來是有什么其他目的?所以,當打電話聯(lián)系家訪時,家長就會找各種理由拒絕,比如假期有安排,或者孩子有課沒時間等。因此第一次也就是冬天的寒假,我只家訪了幾家。
2 家訪的高效——見招拆招
第一,有效家訪要先取得家長的配合。萬事開頭難,有了前車之鑒,我覺得首先要打消顧慮,取得家長的配合。暑假時,我在假前提前問孩子,假期有什么安排?先在學校跟孩子溝通好,然后再跟家長溝通,就比較順利,告訴家長,這是老師跟孩子的約定,家訪是為了讓孩子知道,老師關心他,是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爭取家長的認同,這才開啟家訪的序幕。第二,有效家訪需要教師精心備課。要想做到有效溝通,備課必不可少。因此,我們要根據(jù)每個孩子的優(yōu)點和不足列出和家長談話的要點。這樣,才不會讓家長覺得,老師的家訪就是形式主義,或者就是上門告狀,挑毛病的。所以提前備好課非常重要。
3 家訪的收獲——水到渠成
詩語是個可愛的女孩子,她很懂事,也非常有禮貌,但是膽子很小,不自信。家庭關系比較復雜,父母離異,后來爸爸又娶了新媽媽,對她非打即罵,人前人后兩個樣,沒過兩年繼母和她爸爸又離婚了,現(xiàn)在是她第三個媽媽。這個新媽媽又帶來一個女兒,她爸爸和這個新媽媽又生了一個弟弟。孩子從小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長大,難免養(yǎng)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同時心靈脆弱又非常敏感多疑。由此聯(lián)想到她平日里為什么經(jīng)常撒謊,問題不斷而屢教不改。大概就是因為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好在第三任媽媽對她還不錯。平時對她也不虧待,學習方面也挺上心。但是孩子的奶奶由于經(jīng)歷兒子婚姻的變故,所以對這個孩子的影響也不好,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說繼母的壞話。哎,所以一直到現(xiàn)在,這個孩子也是時好時壞,在我教她的這兩年中,問題不斷。想要真正地轉(zhuǎn)變她可能還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她當看到我來到她家看她時,有點小緊張,但是又有說不出的高興隱在笑容中。由于天氣炎熱,她從冰箱里拿出雪糕說:老師,給你吃。我笑著拒絕了:“老師胃不好,怕涼。你吃吧?!痹谡勗捴兴难凵窨偸秋h忽不定,我一再地給她鼓勵,她才放下戒心。臨走前,我買了一支新鋼筆送給詩語,看到她眼里驚喜的目光。她最后答應我假期要好好練字,按時交作業(yè)。從她家出來之后,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我想以后應該給這個孩子更多的關懷,讓她從不幸的家境陰影中走出來。盡我所能,讓她成為一個開朗的孩子。
班級的小琪是個活潑的小男孩,但是上課不愛聽課,作業(yè)也不按時完成,尤其是他的字,看起來就像蚯蚓在爬,根本看不懂。為此,我經(jīng)常讓他重寫,但是收效甚微,批評表揚都沒用。真是個讓人抓狂的孩子。我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也不急于一時。要想轉(zhuǎn)變他,需要一個過程。有一次跑步時,他摔倒了,去醫(yī)院檢查,左手肘關節(jié)骨折。第二天正是周末,我想必須得去看看孩子。我買了水果和營養(yǎng)品,來到孩子家里,孩子的父母看我去了,感動之余更多的是驚訝。他爸爸說:孩子調(diào)皮,學習成績也不好,沒想到老師還能來看望孩子,而且本來就跟不上,這下可怎么辦?我理解家長的心情,安慰道:不能光以成績的高低給孩子定位,兒子很聰明,只要努力,成績肯定能提高,我們要相信孩子。這樣一番話,仿佛一顆定心丸,讓家長把懸著的心放了下來。我跟孩子聊了會天,并且跟他說,老師對他有信心,不知道他肯不肯努力試試?小琪努力地點點頭,小聲地回答了一個“好”字。當孩子再次回到課堂以后,他真的好像變了一個人,寫作業(yè)時非常用心,字跡一點點變得工整了。學習態(tài)度端正了,成績也一點點提高了。我想: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孩子肯定不自信,也怕老師和同學看不起他,因此這樣的孩子更需要老師的關注。抓住這樣一次機會,和孩子拉近距離,讓孩子明白老師對他的關愛,建立自信,從而就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在上個學期小琪在學校撿到金項鏈并主動上交,受到學校的表彰,學校把他的事跡材料送到市里參加評選。也因此獲得了“大連市雷鋒式的好少年”稱號。我想這個榮譽對他的今后人生都會有深遠的影響。
教育是愛的事業(yè),愛學生是老師的天職。老師要接納所有的學生。如果接納是愛的根系,那么幫助就是愛的枝葉果。我們要盡最大努力去幫助學生。只有通過幫助,愛才能夠得到體現(xiàn)。幫助學生什么?幫助學生變得更加完美。也就是說,正是因為學生有不足之處,老師才有教育機會。我們埋怨學生無知,是因為對學生的無知不接納。如果從幫助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學生的無知就會成為老師幫助學生的契機,而正是這一契機,讓我們的教育多了一些可能。幫助不是塑造,而是引導、喚醒和激發(fā)每個學生不斷成長。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深感肩上責任之重,必當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qū)馬欄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