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日常教學教育活動中,教師往往會因為生活、工作壓力大,學生犯錯與頂撞引發(fā)各種各樣的師生沖突;教師工作的不可選擇性,也使得他們不得不與自己不喜歡甚至討厭的學生打交道。所以,當遇到意想不到的問題和煩惱時,稍不留意,教師就有可能勃然大怒,甚至發(fā)生過激行為。然而,憤怒其實是最無力的情緒之一。它只會讓好事變壞事,壞事更糟糕,會使教師賠上自己的聲譽、工作、心情的寧靜、健康、甚至失去自我。
關(guān)鍵詞:教師;學生;教育;憤怒;控制;消除
某班級的學生經(jīng)常不遵規(guī)守紀,學習散漫,某教師對這現(xiàn)象實在忍無可忍,便大聲在全班學生面前開罵,而學生一個個低著頭忍受著教師的責罵,心里充滿對該教師的厭惡情緒;某辦公室里,某教師虎著臉,不停地指責批評某學生某種不良的行為習慣,而學生卻顯出一副懶散且無所謂的樣子。誠然,教師這樣做也是為了學生好??墒?,有的時候往往卻是我們氣得半死,而當事人卻無動于衷。殊不知,這種教育方法只會賠上教師自己的在學生眼中的聲譽,只會讓學生更叛逆,更不聽話。
所以,作為教師,應當深入去了解憤怒產(chǎn)生的原因,憤怒造成的危害以及控制、消除憤怒的方法,進行自我“健心”,跳出易怒的心境,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解決問題。如果憤怒已經(jīng)產(chǎn)生,則需要健康的宣泄方式——不動怒。
有的時候我們會選擇憤怒,是因為與其他的選擇相比,憤怒看起來更具有合理性。比如,有時已經(jīng)上課了,教師已經(jīng)站在講臺上了,下面的學生還在吵鬧,這時教師就會生氣,神情馬上嚴肅起來,開始訓斥學生,或者和學生對立。一個充滿忿恨和痛苦的人,則無法認清任何真相。這時,他們就會覺得這種情況下他不得不生氣了。
學生還在吵鬧,如果教師用心去觀察的話,班里還存在這樣一個美景:至少存在一兩個學習勤奮的學生不顧周邊吵鬧的環(huán)境,認真地在預習功課。這種情形下,我們又何必浪費時間、浪費表情,生那些吵鬧的學生的氣呢?何不反過來借助這個機會來表揚下那些學習勤奮的同學,讓全體同學向他們學習呢?可見,憤怒像吹熄的蠟燭,會暫時蒙蔽人的雙眼,使人看不到事物美好的一面。倘若我們不被學生拙劣的人格弱點蒙蔽雙眼,并開始去尋找他的本質(zhì)善良及做過或正在做的好事,如此怒氣可能會緩和下來,心中更會充滿慈愛。
所以要告別憤怒,我們必須要做到的是學會認清我們所生活的現(xiàn)實世界。學生之所以為學生,是因為他們具有可塑性。在某種意義上講,學生的錯誤舉止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足為怪。任何一位教師在自己的學生時代都難免會犯一些類似的錯誤。如果一個學生他完全不會犯錯,那么說明這個學生已經(jīng)升華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了。這時,我們就喪失了對其教育的資格。教育最大的樂趣正是看著那群不成熟的學生在自己的引導下健康成長。
有的時候我們選擇憤怒,是因為我們期望的落空。比如,當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你滿懷期望地希望學生能認真聽你評講試卷,查漏補缺,學生卻心不在焉地在看課外書,這結(jié)果和你預想的不一樣,便惹惱了你。因此,當別人的行為與你的期待相左而發(fā)怒的時候,提醒自己:別人有權(quán)利按照自己的選擇行事,就像你堅持自己的選擇一樣。
學生是存在個別差異性的,由于種種原因不論如何總會有一部分學生不會按你預期的方向發(fā)展或達不到預期的教育目標??赡芩揖巢诲e,將來子承父業(yè);也可能她天生麗質(zhì),以后有百萬富翁迎娶。他們有自己的價值觀,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完全不用為自己的未來擔憂,也不需要我們來擔憂。同時,要降低對某些學生的期望值,并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多鼓勵學生。教師要時刻想到教師是學生的良師,同時也是學生的益友,在人格上,師生是平等的。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尊心,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選擇,相信學生的能力。
所以,教師不能一味地追求改變學生的行為,只能對學生進行耐心、善意的勸導。牢記因果報應,今日種的因,明日則變成果,萬物都是如此的。要記住,你可以對某些人和事持有否定態(tài)度,但是沒有必要為他們發(fā)火。學生對勸告的接不接受具有選擇權(quán),作為教師我們只要盡了自己的責任,指正學生的錯誤即可。明了這個法則,便不容易對學生動怒,相反的,還可培養(yǎng)慈悲為懷的心,教育學生時就不會帶入憤怒的情緒。不要總是對別人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沒有期望,憤怒也就自然不復存在了。
有的時候我們會選擇憤怒,是因為我們誤以為憤怒會讓我們變得更強大。有的教師認為現(xiàn)在的學生不夠自覺,對學生太過親近反而使自己失去尊嚴與威望,使學生不再懼怕教師,從而不能很好地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行為。所以面對學生常常都是嚴肅的神情,黑壓壓的臉色,覺得這樣才能體現(xiàn)教師的威嚴,才能“鎮(zhèn)”得住學生。這時學生在心理上處于弱勢,而你就感到強大。
然而,戴里說過:“量小者易怒。”憤怒常常是虛榮心強、心胸狹隘、感情脆弱、盛氣凌人所致。嚴肅的老師更容易和學生產(chǎn)生代溝,不利于學生自覺性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學校提供給學生的應該是一個快樂學習,快樂成長的地方。如果對學生的管理太過嚴苛,讓學生懼怕老師,懼怕學校,那么他以后在學校也許就會很壓抑,學習也提不起勁,也會影響學生的個性的發(fā)展。
這個世界除了憤怒之外還有一個更美好的情緒,叫做歡笑。笑是一種最美的風度,是一種調(diào)節(jié)心情的催化劑。一個經(jīng)常面帶微笑的教師,能夠增加了教師的人格魅力和人際吸引力,能夠減少學生的抵觸情緒,成為受學生廣泛歡迎的教師。曾經(jīng)在班里提問學生:“你們喜歡我笑笑的還是黑著臉?”學生的回答非?;钴S,個個都希望看著我笑嘻嘻的。所以當教師的人,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微笑既是送自己一個美麗的心情,也是給學生一朵漂亮的花朵。我們要做的是讓自己開心,讓學生開心,而不是無謂的憤怒。
憤怒的原因還有很多很多,而且由于人與人之間的性格差異,人們對怒氣的控制能力也有所不同。個性急躁的人,他們喜歡用大吼大罵來表現(xiàn)他的怒氣;有耐心的人,他們喜歡生悶氣,把怒氣沉淀在心底。然而,我們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把怒氣控制住,而是把憤怒完全從心中消除。消除怒氣的良方便是不把產(chǎn)生憤怒的原因放在心上,藉著意志力,把心智專注在有益身心的事上,以消除負面的情緒。一個擁有高尚情操的人,他們會視那些容易激怒自己的事如寫在風中的字般,讓其在無意中擦身而過,他們的心中永遠都是純凈而安寧,呈現(xiàn)出光可鑒人的一面。所以,教師平時應多閱讀一些心理學與古典哲學類的書籍,或者練練書法,或者聽聽音樂,來陶冶自己的情操,培養(yǎng)高尚的人格,做一個有修養(yǎng)的教師,這樣就不會輕易動怒了。
康德說過:“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彼詭熣?,最重要的還是心放寬,對所有的人、事、物均散播一份慈愛。常保關(guān)愛及慈悲心的人,會得到更多的恩賜。
作者簡介:姚澤鋒(1986-),男,漢族,廣東省汕頭市,本科,汕頭市潮陽黃圖盛中學,高中數(shù)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