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堂
摘要:在九年級物理教學中,升學備考是教師的主要教學方向,也是學生的主要學習任務。在復習及沖刺階段,如何提升學生對系統(tǒng)物理知識的把握,提高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使學生逐步形成自身的物理思維,是這一階段需要教師解決的主要問題。初中物理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過程中,不僅要結合初中物理的學科特點,還要能夠把握不同學生的學習差異,在此基礎上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诖?,本文主要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九年級物理課堂教學提出幾點體會,供參考。
關鍵詞:九年級;物理;課堂教學;體會
由于中考臨近,大部分九年級學生都承受著很大的思想壓力,并且,家長與教師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此時的他們都存在緊迫感,這對于九年級物理教師而言,則迎來更大的挑戰(zhàn)。如何增強物理教學實踐的有效性,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等,使其順利通過中考?對此本文以九年級物理教學為研究對象,對這一問題展開探討。
一、九年級物理教學的具體現(xiàn)狀及根源
(一)現(xiàn)狀
通過研究觀察得出,現(xiàn)今雖然九年級物理教育工作在不斷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且獲得了一定的成效,不過和預期的理論教學效果相對比,還有很大的落差。在具體教學活動中,存在不少問題。
①教學目標過于形式化。在九年級物理教學中,大部分物理教師的教學目標都遵循《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不過在具體實施期間,很多物理教師刻意追求目標的實現(xiàn),卻忽略了教學過程的規(guī)范性和有效性,對此,導致教學目標形式化現(xiàn)象過于明顯,這是需要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②教學過程過于注重情景化。根據(jù)新課改要求,現(xiàn)今不少物理教師運用情境教學法來開展教學活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過卻過于注重情境泛化。一些教師為了情境而創(chuàng)設情境,導致教學目標本末倒置,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③課堂小組合作模式的應用過于形式化。對于小組合作、體驗教學、探究教學等模式而言,其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課堂教學質量等發(fā)揮顯著作用。不過在具體教學活動中,一部分教師在運用課堂小組合作模式時,存在形式化嚴重等問題。一些九年級物理教師在鼓勵小組合作交流時,往往會導致學生嘰嘰喳喳地交流,但卻忽視了交流的成效,從而使課堂效率降低。
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嚴格限制授課時間。通過觀察得出,目前一部分教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則逐漸遵循“不講”或“少講”原則。一般能夠用一個簡單語言解釋的問題,卻要繞著一大圈進行講解,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下降。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根源
首先,教師對有效學習等相關的教學理論概念的認識出現(xiàn)偏離,不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其次,物理教師對新課程理論的認識出現(xiàn)偏差,在具體教學中引起教學手段不合理;再者,教師在課堂活動中的實際教學行為不合理;最后,在傳統(tǒng)應試教學理念的作用下,教師過于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考試評價模式相對單一,這些壓力造成教師無法有效地運用新型教學模式,從而引起以上問題的發(fā)生。
二、提高九年級物理課堂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設置科學、清晰的教學目標
九年級物理教師需要根據(jù)《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設置教學目標,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一定要靈活調整、有的放矢、合理推進。不但需要按照教學內容的變化、學生的個性特點等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并且也要在不同章節(jié)中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切不可頻繁調整,否則不會獲得任何成效。
(二)科學創(chuàng)設及應用教學情境
運用教學情境法對增強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顯著作用,不過一定要遵循“適度、適時”原則。針對不同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而言,則需要運用不同的情境導入法,并非是簡單地播放某一視頻、音頻等引導學生進行觀賞和學習。具體來說,可以通過設問質疑、實驗展示、舉例溫習、習題訓練、現(xiàn)象闡釋、微課導入等方式構建教學情境,在運用的過程中一定要回歸教學本質,使學生獲得共鳴,唯有如此,方可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增強新型教學模式應用的有效性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選擇新型教學模式時務必要最大化地發(fā)揮其優(yōu)勢。例如在《電從哪里來》章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活動,給學生預留15min的自主探究時間,而教師則需要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且不可完全放任不管。首先,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盒子里的電線與房屋的電線鋪設是相同的,引起學生的關注,使學生認識到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其次,向學生介紹如何設計電路,且引導他們區(qū)別并聯(lián)與串聯(lián)的特點;最后,對學生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點撥和啟示,幫助學生給予改正。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夠在合作交流時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促使自身的學科素質提升。
(四)教師講課需要遵循“適度、適時”原則
教師在課堂講解時務必要遵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原則,適度地給予講解和引導,卻并非是不講或多講,務必要控制好講課的時間和效率,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活動中。
(五)引入教學評價,形成良性互動機制
九年級階段的物理教學和學習,偏重系統(tǒng)學習和復習,教師在指導學生回顧和整理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既要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也要把握學生學習的方向。不僅如此,結合新課改的內在精神,將教學評價引入其中,能夠顯著增強物理課堂中師生的互動性。及時給予學生以反饋,不僅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知識和技能學習的準確性,也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方向進行糾偏。學生對學生,以及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也有利于教師改進自身的教學策略,良好的課堂互動有助于良性反饋機制的形成,提升課堂的有效性。
三、結束語
九年級是學生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由于中考在即,所以一定要注意加強自身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學科素養(yǎng)等方面的提升。對于九年級物理教師而言,也需要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整理出更多有效的能夠增強物理教學時間有效性的策略,唯有如此,才能夠促進學生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麗麗.初三物理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8(33):62.
[2]陳建.如何構建物理九年級之高效課堂[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7):89.
[3]倪麗娜.初三物理有效教學策略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7(27):122.
[4]李兆芳.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做好初三階段的中考復習[J].課程教育研究,2015(1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