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裕婷
【摘? ? 要】隨著新課改的持續(xù)進行,教師所采用教學方法的改變不斷持續(xù)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開始逐漸摒棄對單一教學目標的片面追求,轉而開始強調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并對學生的學習感受予以足夠的尊重,故教學方法開始變得有所不同。
【關鍵詞】初中化學? 教學方法? 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30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是廣大教師所熟知的一句話。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切忌機械地使用程式化的教學方法,而是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需求來對教學方法進行靈活調整、改進及優(yōu)化,從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才能得以更為充分的調動,進而學生的思維才能獲得足夠充分的啟發(fā)。接下來,我們就圍繞“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充分調動及思維的充分啟發(fā)”這一目標來對初中化學的教學方法進行探索,力求使“教”和“學”得以持續(xù)保持最佳平衡。
一、興趣激發(fā)
“興趣”是教師教學所必須關注的問題,同時也是保證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關鍵。對于初中化學教學而言,興趣是學生探索未知化學知識的巨大動力,是學生由已知知識進行生發(fā)的不息源泉。為此,初中化學教師應重點把握好學生興趣培養(yǎng)這一教學方法,基于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學習需求等進行綜合考慮,將不利于學生發(fā)展認知興趣的因素予以及時排除,更具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跨過學習中的障礙,用學習興趣的喚醒和培養(yǎng)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
其實,初中階段學生剛剛接觸到化學的時候,往往會對化學表現(xiàn)出一定的興趣,特別是會覺得化學實驗十分有意思。但是,這種興趣是不具備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的,在教師將化學用語、元素符號、基本概念等呈現(xiàn)出來的時候,學生往往會因為化學知識的抽象難懂而感到有些許的枯燥和乏味,轉而錯誤地認為化學是一門極為難學的學科,致使興趣消失。如何將學生的“暫時興趣”轉變?yōu)椤俺志门d趣”,也就成為教師引導學生過程中所需要突破的關鍵。這個時候,初中化學教師就需要對教材有更為深入的理解,知道教材不由單純的化學知識構成,其中也有化學形成和發(fā)展的影子以及化學史和一些逸聞軼事,如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中的黑火藥,門捷列夫與元素周期表的故事,居里夫人兩獲諾貝爾獎等等。用這些化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例子,讓學生對化學形成更為清楚的認識,令學生能夠知道化學用語是一種國際通用的表達工具,使學生逐漸開始對化學感興趣并認識到化學的重要性。經過一段時間過后,學生的化學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將會得以有效增強,慢慢開始覺得學習化學是一件極為有趣的事情,從而初中化學教學將會漸入佳境。
二、聯(lián)系生活
教學應圍繞“教材”來進行展開,重點強調要讓教師用好教材。對于初中化學教學而言,教材給教師預留的發(fā)揮空間較大,除了使用教材來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更為重要的是要對教材進行駕馭,根據(jù)教學實際需求和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來對教材進行補充、拓展及進一步開發(fā),使教材能夠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最佳資源。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化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是極為緊密的,只要用心去發(fā)現(xiàn)生活就能夠找到可用于化學學習的資源;同時,把學生的生活知識和經驗融入于教學之中,便可以設計出富有情趣的精彩學習活動,讓學生由熟知的環(huán)境或事物去對未知的化學知識進行切入,使得學生開始將學習與實踐完美地結合起來,獲得學習熱情的進一步激發(fā)。
也就是說,初中化學教師要將聯(lián)系生活作為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以深入理解教材內容為基礎,來將教學內容發(fā)散于生活之中,建立起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聯(lián)系,既讓學生運用所學化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又令學生由實際生活來發(fā)現(xiàn)所需要掌握及強化的化學知識。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授“分子間有間隔”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就可以用一個最為直觀的生活化小實驗來進行演示,讓學生將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看得到的液體總體積是不是小于200ml,然后再用一碗黃豆和一碗豌豆混合的演示來對其中的原理進行詳細講解,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該部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三、問題意識培養(yǎng)
教學其實應該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不能只是停留在“教師講,學生聽”的層面,這樣學生根本沒有形成相應的問題意識,更不會具備相應的探究精神,從而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將會受到影響,進而學生科學素質的提高也就不會那么順利了。因此,初中化學教學在進行時,教師務必要考慮到學生探索能力培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提升的問題,將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作為一種極為重要的教學方法。
具體而言,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在教學正式開始前向學生拋出一個問題,用這個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為什么硝酸銀試劑要存放在棕色的玻璃瓶子里面,而乙醇則存放在透明的玻璃瓶子里面?一般而言哪些試劑可以放在透明玻璃瓶里面,而哪些試劑需要放在棕色玻璃瓶里面,這是為什么?然后就讓學生通過自行閱讀教材來找尋答案,使得學生能夠清楚地知道遇光易分解的試劑需要裝入棕色玻璃瓶,由此來讓學生進一步熟知一些常見化學試劑的基本性質,從而學生將會更為自然地完成相關化學知識的學習。同時,初中化學教師還要引導學生來提出問題,讓學生能夠用問題來更為直接地表達出最為真實的學習需求,令學生得以在問題解決中更為深入地去進行學習,使得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得以更好地激發(fā)和培養(yǎng)。
四、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知識,只有掌握知識才能將問題解決。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也是一種極為重要且必要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問題,找到相關的已知條件和隱含條件,用簡潔直觀的化學語言來完成問題的轉化,以此來排除問題中所存在的干擾因素。其次,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反復推敲,在按常規(guī)思維模式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要讓學生能夠試著去進行逆向思維,通過問題相關的知識點、公式或概念來進行切入,以此來更為靈活地對問題進行分析。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問題解決過程及結果進行驗證,以此來確保問題解決的正確性。唯有如此,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才能得以有效培養(yǎng),并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不斷去進行知識的生發(fā)。
總而言之,初中化學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學方法”,教師只有處理好“教法”與“學法”的關系,讓學生能夠借由生活來對教材進行循序漸進的深入,開始更為積極地去獲得問題意識及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才能得以不斷提升,進而初中化學教學的質量才能得以更為持續(xù)地提高。
參考文獻
[1]孫建民,孔繁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藝術[M].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5.
[2]張雷.初中化學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