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松柏
【摘? ? 要】童話是許多人在幼兒時期最早接觸到的一種文學體裁,童話常常運用想象、幻想、夸張和擬人等表現(xiàn)手法來塑造各種各樣的藝術形象,借此反映現(xiàn)實生活,寄托作者的美好期望。小學學生還處在基礎學習階段,性格天真,非常樂于閱讀各種各樣的童話作品。本文基于當代語文教師開展童話教學的現(xiàn)實情況,提出幾點自己的意見,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童話教學? 反思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95
童話是為兒童創(chuàng)作的一種具有特殊的審美趣味的文學作品,適合兒童閱讀和欣賞。小學語文課本也選取了不少童話作品以供學生學習,教師要重視兒童對童話故事的學習興趣,切實提升童話教學的實效性,通過童話教學促進兒童的發(fā)展。
一、教師應強調童話教學的重要性
通過分析小學各個年級的語文教材,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語文教材的編輯人員們精心選編的各種類型的經典童話,按照某個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為其選編適合該年齡階段的學生閱讀和學習的童話故事,并且隨著學生年齡增長和心智成熟,教材中選編童話的數(shù)量隨著年級的增長逐漸減少。在一二年級學生的語文課本中,教材中的童話故事數(shù)量多,內容簡單,主題鮮明,童話故事的節(jié)奏比較明快。如《小蝌蚪找媽媽》,生動形象的語言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故事中蘊含的道理也讓小學生們增長了見識,童話中的親情元素也可以讓小學生們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感悟人間真情,這種童話比較適合三觀處于培育階段、學習習慣還在養(yǎng)成過程中的低年級小學生們學習。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高年級的學生就不再需要學習童話了,只是為了貼合高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高年級學生需要學習的童話少而精,大多主題深刻,作者借童話來反映現(xiàn)實社會,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就是比較典型的案例,這個童話主要通過小女孩擦燃火柴之后的美好幻想和小女孩饑寒交迫的現(xiàn)實場景的鮮明對比,揭露了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腐朽?!顿u火柴的小女孩》這一童話故事是經典中的經典,低年級的小學生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會對小女孩悲慘的遭遇產生同情,高年級的小學生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會根據(jù)小女孩在萬家團圓的大年夜悲慘死去的童話結局思考到更多有關資本主義社會貧苦民眾的現(xiàn)實遭遇,會從童話本身延伸到現(xiàn)實生活,會感受到更多內容。
總之,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需要學習不同類型、不同深度的童話,教師要想真正提升童話教學的效率,需要自己先重視童話教學,還要在日常教學生活中和學生不斷強調童話教學的重要性,教師的童話教學可以從課前積極備課、課上反復強調、課后指導學生總結復習這幾個方面展開,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童話教學的重視,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全面認識童話,深入理解童話故事的內涵和意義。
二、鼓勵學生進行拓展閱讀
童話作品正是根據(jù)學生的特色為他們量身打造的、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心智水平和發(fā)展現(xiàn)狀的文學作品。但是現(xiàn)實情況是,有不少家長甚至部分教師對童話作品抱有偏見,認為童話作品太簡單,學生很容易就讀懂了,考試考查頻率不高,考查內容較少,學生們讀了之后沒有什么作用。這些應試性、功利性的想法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對于童話教學的認識,許多學生本來非常喜歡閱讀童話,但是因為家長的反對,學生羞于談起童話,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漸放棄了童話,認為讀童話是一種“幼稚”的行為,實際上這種觀念并不正確。
許多學生家長的教學理念存在偏差,認識不到童話對于學生的重要性和童話教學的價值,不希望孩子去閱讀童話作品。所以家長在學生閱讀初期,只給孩子提供一些嚴肅的經典書籍,如《論語》《孟子》《紅與黑》《巴黎圣母院》等一些較為復雜的文學作品。但是家長卻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不考慮按照學生當下的理解能力和閱讀水平是否能夠參透這些經典書目的深刻內涵,導致學生在不合適的年齡階段選擇了不合適的閱讀書目,閱讀沒有成就感和獲得感。家長一味指導孩子閱讀這些復雜的、很難引起學生閱讀興趣的文學作品,長此以往,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扼殺學生的想象力,還有可能打擊他們的閱讀積極性。學生對童話抱有錯誤的見解和認識,導致學生在認識童話、學習童話的過程中不重視童話,不主動去探究童話和開展拓展學習。
課堂上學生能夠了解和學習的童話的質量比較高,但是數(shù)量是有限的。教師可以在開展課堂童話教學之余,指導學生在課下的學習時間開展有關童話故事的拓展閱讀,領略各種各樣的童話故事。除了能幫助學生拓展視野、增長見識之外,還能提升學生學習童話的興趣。教師還可以通過指導學生進行趣味性較強的童話作品的拓展閱讀,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實現(xiàn)學生閱讀能力的綜合提升。
三、豐富童話的訓練形式
在開展童話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們也需要進行一定的訓練,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提升學習效率。教師要根據(jù)童話的特性,有意識地豐富童話的訓練形式。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原童話的基礎上改寫童話,新編童話。如,學生們學習完《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童話故事之后,通過聯(lián)想當今時代兒童的生存狀況,會認識到美好生活的可貴之處,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立一個條件,想象如果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小女孩會有什么樣的遭遇,如果自己遇到賣火柴的小女孩,會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幫助小女孩。
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仿寫童話,因為按照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閱讀水平,讓學生獨立創(chuàng)作童話可能不太現(xiàn)實,但是仿寫也是一種較為生動靈活的訓練形式,而且難度較低,學生可以在規(guī)定的范圍之內進行個性化的創(chuàng)作。如學生學習完《小壁虎借尾巴》這一童話故事之后,了解了有關壁虎的一些科學知識,可以根據(jù)其他動物的特性仿寫類似的童話故事,《杜鵑鳥借房子》《紅綢魚借媽媽》等等。
除了以上的童話訓練形式,教師可以采取的訓練形式還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舉,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來制定對應的教學策略。
四、結束語
童話是為兒童創(chuàng)作的,教師在開展童話教學時,更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感受,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是一味地以成人的成熟視角去審視童話。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意見,不隨意否定學生的見解,多和學生溝通交流,交換彼此的認識,不斷提升童話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俞博.情節(jié)再現(xiàn),提升童話教學有效性[J].教書育人,2020(04):57.
[2]邢吉貴.如何提高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效果[J].文學教育(下),2019(1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