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夢霖
【摘? ? 要】美術是小學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藝術修養(yǎng)以及審美能力的重要科目。教師要在美術教學實踐過程中總結教學技巧,致力于提高美術教學的有效性。本文旨在探討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關鍵詞】小學美術? 教學有效性?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58
影響美術教學效率的因素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在美術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形式以及運用的教學工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都是影響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美術教學效率就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根據影響教學效率的因素,反復斟酌美術教學策略,將不同的策略融入整合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去,致力于提高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
一、創(chuàng)新美術教學形式
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形式單一且固定,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按照教材所設計的教學內容加上教師自己的課堂板書,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整個美術教學過程中,首先,并沒有注重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沒有以學生的興趣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實行模式單一枯燥乏味的美術教學。其次,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學器材以及教學工具并不豐富,為教師的美術教學創(chuàng)新帶來了一定的阻礙而未能提供設備支持。最重要的是,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將教師與學生的界限劃分得太過明確,教師一直處于教學的位置,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這就導致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非常差,對于美術學習沒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不利于學生培養(yǎng)個性化的美術學習能力。因此,創(chuàng)新美術教學形式勢在必行。教師可以在準備教學方案的時候,針對特定知識點,構思富有趣味性的、形式新穎的教學過程。比如在教授學生臨摹繪畫技能的時候,先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一個創(chuàng)新,讓學生仔細觀察臨摹對象,對于臨摹對象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對臨摹對象的色彩對比、繪畫比例、結構線條等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充分認識和了解臨摹的物品,避免在課堂教學之初就枯燥乏味地對學生進行一筆一畫的固定式教學。此外,教師的美術教學不應該太過于模式化,可以鼓勵學生對于繪畫內容加入自己獨特的理解,將美術課堂教學打造成開放自由的教學平臺。
二、利用趣味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富有趣味性的東西是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和激發(fā)學生探索欲望的重要條件。教師將課堂教學的內容同樣打造得富有趣味性,以新穎、不常見的形式展示出來,才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美術教學,相對于其他文化科目來說,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優(yōu)勢。美術課堂教學相對自由,學生的學習壓力也相對較低。如果教師將課堂教學的形式變得活躍開放、富有趣味性的話,學生的課堂參與效果就能顯而易見。利用趣味教學法開展美術教學是當前許多教師常用的教學方式。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課程繪畫游戲、繪畫競賽等富有趣味性的形式,構造自己的美術課堂。比如在對學生進行美術色彩分辨能力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開展色彩分辨能力競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小競賽。在營造競爭性的學習氛圍的同時,有效地促進整體學生的共同參與。根據美術教學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將美術課堂打造得形式新穎且富有趣味性,給予學生良好的美術學習體驗。通過進行趣味教學,讓學生對于美術課堂產生一種學習期待,讓學生樂在其中,快樂學習美術知識。
三、給予學生充足的美術學習空間
美術這一科目的教學本身屬于技能型的教學類型,無論是美術基礎的繪畫能力,還是鑒賞和審美能力,都需要教師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中,學生的美術繪畫技能和審美能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模式化教學,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出來的繪畫作品差別不大,缺少學生自己的個性?,F(xiàn)代化的美術教學之中教師必須要注重這一問題,避免實行統(tǒng)一的、死板的美術教學模式。在以教材知識點為主要教學內容的同時,鼓勵學生積極探索新奇的、有創(chuàng)意的繪畫角度。也就是給予學生充足的美術學習空間,讓學生能夠將自己對于美術繪畫的獨特感悟和新奇視角展示出來,以此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的美術學習技能和鑒賞技能。比如,教師在開展美術課堂教學的時候,無論是在課堂教學之中對于固定的教學內容實行的教學模式,還是教師額外增加的教學知識補充,都要下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對于這些內容獨特的理解和感悟。尤其是風景畫、山水畫以及人物肖像等,考驗的不僅是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還有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關注學生對于這些繪畫類型的獨特感悟,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感想和創(chuàng)作的視角勇敢地表現(xiàn)出來,逐步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的美術學習技能。
四、利用多媒體豐富學生的美術學習資源
多媒體這一重要的教學輔助設備不僅對于文化科目教學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輔助教學幫手,對于技能類的科目來說同樣是豐富學生學習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的重要設備。對于美術教學來說,使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是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的重要渠道。在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教學條件的限制,許多教師的教學模式單一,教學的內容也僅僅是教材知識內容而沒有額外的教學資源補充?,F(xiàn)在有了多媒體,教師的美術課堂教學可以變得豐富多樣起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擴充學生的美術學習資源。比如針對一個特定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將與之相關的學習材料以及與這種美術教學技能類似的繪畫作品、繪畫講解視頻等在課堂上分享給學生。這樣一來,教師不僅拓寬了教學內容,還能利用新穎的教學內容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尤其是繪畫作品,以視頻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能夠給學生視覺上的享受和情感體驗,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比如非常富有趣味性的沙畫視頻,形式豐富,變幻莫測,正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點。積極利用好多媒體等教學設備,整合美術教學的資源,并積極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空間,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的美術學習技能,也是提高美術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條件。教師需要利用好多媒體這一功能強大的教學輔助設備,為學生帶來更好的美術教學服務。
綜合上述所言,教師提高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是豐富多樣的,教師的教學形式也可以是豐富多樣的。努力融合不同的美術教學方式,針對特定的教學內容給予學生新奇的學習感受和體驗,是提高美術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美術教學之路還很長,教師在今后的美術教學之中也要不斷總結教學策略,更新教學形式,為學生的美術學習提供良好的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胡劍雄.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0,000(009).
[2]彭家祝.小學美術趣味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成功:中下,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