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泳琳
【摘 ? ?要】小學是學生打下扎實語文基礎的關鍵時期,教師遵循高效科學的教學之道十分必要。本篇文章具體圍繞五個不同的方面,試論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高效科學開展語文教學,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 ?高效科學 ?教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184
高效科學教學語文無疑是所有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理想。實現(xiàn)這一理想其實并不難,關鍵是要明白什么叫作“高效”,什么叫作“科學”。筆者認為,“高效”指的是教師既保證學生習得知識的總量,又保證學生每一步、每一點都學得非常扎實、牢固?!翱茖W”指的是教師在幫助學生交出一份滿意的語文答卷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成長進步。確立了標準之后,教師就應該將高效科學的標準滲透進每一次的語文課上、滲透進每一次語文課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從備課到導課、從活動的組織到評語的書寫等很多方面都需要教師認真研究。
一、高效科學備課
用心備課無疑是教師實現(xiàn)高效科學教學的第一步。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主要就是研究教材。其實,除了教材,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習得能力有所準備。我們面對的是學生,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想象力豐富、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強烈。學生想象力豐富,我們在備課的時候就應該多準備一些開放式的問題,給學生更多發(fā)揮想象力、放飛想象力的機會。學生的好奇心旺盛,所以平鋪直敘、理論性強的教學模式并不適合他們,相對而言,教師要更加注重語言的趣味性、活動的多樣性,以滿足學生對于玩耍的渴望、對于世界的好奇。著名的教育家查有梁先生曾經(jīng)在書中寫到:“小學時期是一個人習得知識水平最高的時期,原因就在于學生具備旺盛的求知欲?!睂W生有旺盛的求知欲,那么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不能僅僅只鉆研教材、鉆研課文,對于教材相關的背景資料和延伸信息都應該有一定的準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在學生提出各式各樣問題的時候及時給出學生準確的答案。
二、高效科學導入課程
相對于備課,導課是很多教師都容易忽略的一個教學步驟。其實,導課的進行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影響深遠。實踐證明,一個能夠高效科學導入課程的語文教師,其教學的效果總是優(yōu)于他人的。那么,教師從哪些方面努力才可以實現(xiàn)高效科學導入課程的目標呢?首先,教師要高度濃縮導課的語言。導課的主要功能就是引出知識主體,因此其占用的時間不宜過長。要節(jié)省時間,就要壓縮語言。在壓縮的同時,教師還必須保證語言的準確和生動。簡言之,言簡意賅、引人入勝是我們應該追求的語言效果。否則的話,教師在導課的時候長篇大論,即便是實現(xiàn)了導課的作用,也耽誤了正課的時間,得不償失。所以,教師在導課的時候,必須把握好時間、濃縮好語言。其次,教師在導課的時候要注意設置懸念。設置懸念無疑是引人入勝的最佳途徑。在設置懸念的時候,教師最好給出幾個供學生選擇的答案,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猜想和選擇的答案進入接下來的課堂中。教師設置懸念主要是科學把握了學生的心理特點。再次,在導課的時候,教師要注意變換不同的模式,除了我們主要闡發(fā)和描述之外,還可以嘗試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之間的小組討論等等。模式越多,學生對導課的印象就越好,集中精力參與導課的興致就越高。
三、高效科學營造氛圍
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不僅可以帶給學生舒適美好的學習感受,還能夠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所以,高效科學地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是教師必須重視的另一個方面。首先,氛圍的高效營造不只需要教師的努力,還需要學生的參與。所以,核心問題就在于教師能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說,我們在拋出一個問題之后,就應該引導學生去思考、去議論。一般而言,學生討論得越是活躍,課堂氣氛就越是輕松。其次,教師在營造氛圍的時候要注意把握一定的分寸,冷淡、緊張的氣氛固然不好,但是氛圍熱度過高也容易失控。所以,教師在營造氛圍的時候要注意適可而止,不可走向一個極端。
四、高效科學組織活動
語文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語言、一種文化,語文的博大精深為教師組織多樣的課堂活動創(chuàng)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組織活動人人都會,但是怎樣確保每一次的活動都是高效的、科學的呢?首先,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要做好。前期工作不做好,后期實踐就要遇到麻煩。所以,教師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非常關鍵,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后面實踐的時候就總會有這樣那樣的遺憾。比如說,有的時候,教師組織活動之前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結果好好的一個活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一點都不高。其次,教師要用自己的智慧化解活動中的突發(fā)情況。理想與現(xiàn)實總是有差距的,前期準備工作做得再好,遇見一些令教師措手不及的情況還是有可能的。這個時候,教師一是要保持冷靜,二是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盡可能化解問題、繼續(xù)活動。第三,組織活動的時候要顧及到所有學生的具體情況,盡量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具備參與的條件。學生參與度高、參與的學生多無疑是活動高效科學的標志。但是有相當一部分的教師在組織活動的時候,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只考慮了部分學生的接受能力,無意間把其他能力不足的學生都排除在了活動之外。
五、高效科學書寫評語
大多數(shù)的語文教師在批改作業(yè)的時候都會書寫一定量的評語。有的教師就是程序化地書寫評語,評語的內(nèi)容和形式都沒有什么新意,更談不上因人而異。有的教師則比較重視提升自身評語的質量,爭取每一次的評語都給學生最大的鼓勵??茖W的評語應該具備以下兩個方面的特點。首先,語言的內(nèi)容要真誠、針對性較強。千篇一律的評語總是缺乏感染力的,所以,教師在書寫評語的時候一定要有真情實感,認清學生的特點,爭取實現(xiàn)較高的針對性。其次,評論的范圍要全面。教師不僅僅針對學生的作業(yè)內(nèi)容進行評論,還應該評論學生的書面、學生的進步情況等等。
六、結語
俗話說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沒有誰會隨隨便便成功?!毙W語文教師要想實現(xiàn)高效科學地開展語文教學的教學理想,就必須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將目光投射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乃至各個細節(jié)。點線面結合,局部與整體共同推進,高效科學地促進語文教學的開展。
參考文獻
[1]魯云鳳,徐巖.小學語文有效備課策略分析[J].科研,2016(8):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