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磊
【摘? ? 要】體育教學能提升學生體魄,幫助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在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推進過程中,對于高中體育教學提出了更多要求和標準,不管是提高教學趣味性和科學性,其根本目的都是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鍛煉身體、放松身心。因此提高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組織體育教學有效開展是現(xiàn)階段體育教師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體育? 有效性? 教學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1.030
隨著國家對于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教育的目的從一開始的提高學生成績、教授學生知識,逐漸進化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而體育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其重要性常常被廣大師生忽視,在高中體育課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因此筆者將對于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一、高中體育有效教學的意義
1.能提高學生體魄。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學生高中階段的學習中,擁有一個優(yōu)秀的身體素質(zhì)是十分重要的。試想如果學生在學習沖刺的階段中,經(jīng)常生病或是精神狀態(tài)不佳,必定是無法專心學習的。因此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化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身體素質(zhì),為學生每一階段的學習提供一個健康的身體。
2.能提高學生心理素質(zhì)。體育育人的功效不止作用在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層面,也作用于學生的心理層面。在高中繁忙的學習生活中,學生如果能夠適當?shù)剡M行體育鍛煉,就能放松身心、緩解壓力。從近些年,教育部門對于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重視程度來看,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對于學業(yè)壓力繁重的學生而言,也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一環(huán)。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能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養(yǎng)成定時鍛煉的好習慣,從而緩解學生的學業(yè)壓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
3.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體育課堂的有效化,能夠很大程度上教授給學生更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這些項目不僅僅可以在體育課上娛樂學生,更能夠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擁有更有意義的娛樂活動。比如在體育課上,教師可以教授學習學習羽毛球、籃球、跳繩等體育項目,既能在課堂上達到教育學生、完成課堂目標的目的,又能在課余時間為學生提供更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
二、高中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
1.師生重視程度不足。高中階段的學生,大多數(shù)將學習的重點放在文化課的學習上,由于高考升學的壓力,教師和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往往也沒有那么重視。學校對于體育教學的課時安排不充分,師生放棄體育課去學習文化知識,這是大多數(shù)學?,F(xiàn)在的體育教學現(xiàn)狀。在教師和學生都懷有輕視體育、不愿意在體育上花費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體育教學很難取得有效成果。
2.教學設施不完善。由于師生和學校對于體育的輕視,體育教學的配套設施往往也會出現(xiàn)更新不及時和陳舊的問題。體育教學的進行十分依賴相關教學設施,在缺少教學設施的情況下,教師能夠進行的體育教學活動就會被局限,只能進行一些簡單枯燥的運動,教師想要加強教學管理也更是難上加難。
3.課堂教學單調(diào)枯燥。一直以來師生對于體育教學的認知都局限于跑步、跳遠、體操這些為人熟知的項目上,也正因為這種思想限制了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革新。教師不能夠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豐富教學形式,也就導致了體育教學課堂內(nèi)容枯燥無趣,又容易讓不常運動的學生產(chǎn)生厭惡心理。課堂整體效率低下,不能完全發(fā)揮體育的育人作用。
4.訓練強度與學生體能不協(xié)調(diào)。教師在追求體育教學有效性時,可能會忽略學生的接受程度。過度追求體育訓練的強度,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往往會導致學生抗拒體育鍛煉。訓練強度與學生體能不能相匹配,教師在教學上付出的精力不能支撐起有效的體育教學,也就對體育教學的開展產(chǎn)生了阻礙。
三、高中體育如何進行有效教學
1.提高師生對于體育訓練的重視程度。學校要把體育課程重視起來,保證體育教學的課時長度,對于師生要進行有效監(jiān)督,防止體育教學的課時被其他科目占用。宣傳體育鍛煉的重要意義,督促學生養(yǎng)成按時進行體育訓練的習慣。學校也可以通過舉辦有意義的學生運動會,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訓練。教師要深刻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不能抱著體育成績與學生高考成績不相關的思想進行體育教學,對體育訓練對于學生生活的重要意義要有正確認識。只有教師投入大量精力在準備體育教學上,才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積極學習體育。
2.完善必要體育教學設施。體育訓練必需的教學設施,學校應主動配備齊全。另外,教師應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安排,申請購買一些有利于體育教學的器材。在教學器材的保存和管理上,學校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體育器材保管和使用條例,將體育器材的使用規(guī)范化。在日常體育器材的保護上,教師可以通過安排學生輪流值日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到體育器材的管理過程中去。
3.豐富體育教學形式。教師在安排體育教學時,要充分考慮體育教學的多樣性。用有特色、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代替以往的單調(diào)教學。教師可以用游戲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比如組織學生進行分組比賽,以羽毛球為例,在基本的羽毛球知識教授結束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在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比賽。這樣的形式能夠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增進感情,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
4.合理安排體育訓練強度。在上課之前,教師應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研究怎樣的訓練是真正適合學生的,深入探索學生們能接受的訓練強度,在科學有效的前提下進行教學活動安排。不能急功近利,要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漸提高學生的訓練強度,以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比如對于剛進去高中校園的新生而言,讓他們一下子接受動輒幾千米的長跑必然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相反的,為這個階段的學生安排兩百米折返跑、四乘一百的接力賽訓練是相對合適的,既鍛煉了學生的身體,又充分考慮了學生的接受能力。
高中體育的訓練要爭得一朝一夕,要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愛上運動,從體育學習中得到強壯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這才是教師應當著手的重點。高中體育教學有效化的進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教師們要積極探索,吸取教學過程中的經(jīng)驗與教訓,最終服務于教學、服務于學生。
參考文獻
[1]齊振華.芻議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有效性教學策略[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9):246-246.
[2]吳俊峰.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5(36).
[3]佚名.提升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互動有效性的策略研究[C].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