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淑燕
摘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亦是學生綜合水平的體現。在閱讀過程中,利用圖式理論,激活學生已有的圖式知識,建構新的圖式,能有效提高其英語閱讀能力。文章以人教版課內閱讀為例,探究圖式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圖式理論 圖式 英語閱讀
一、圖式理論概念和主要類型
圖式(Schema)于1781年由哲學家康德(Kant,1781)提出,他強調知識只有和個人已存儲的知識相聯(lián)系時,閱讀才最有效。用圖式來解釋、推論、概括外界的信息,達到最優(yōu)的理解水平,并將其應用于閱讀研究。閱讀理解實質就是學生利用自己的圖式對閱讀材料進行解釋和加工的過程。
陶行知認為,真正的科學是追求真理的。將該理論應用到學科亦是如此,要分析任何現象背后的真理。學生不能理解英語文章有三種原因:一是不具備與文章相關的圖式;二是雖具備了相應的圖式,但作者提供的線索不足以激活學生的圖式;三是學生自以為讀懂了文章,卻不了解作者真正的意圖。所以閱讀理解一定要有全面的輸入,然后在閱讀新材料時,讀到并找到說明這些信息的圖式。圖式理論指導我們從認知的角度探究閱讀的本質。
二、圖式理論與高中英語閱讀障礙的關聯(lián)
教學中,有時盡管生詞不多,語法結構也不復雜,但學生把握不了文章的內容,讀不出文章的主旨。這有兩個原因。綜觀學生閱讀模式,有的學生是典型的“自下而上”被動將書本知識輸入腦海中,即書本知識直線型進入大腦。而有的學生則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即在閱讀過程中,從語篇的整體出發(fā),閱讀標題、詞、句、符號等,任何一個信息點都會激活大腦中某些知識點,對文章內容進行一定預測。
可見,閱讀理解不僅取決于文字,更在于閱讀過程中的思維互動和模式,閱讀障礙若只停留在文字表面,或對目標文章的理解建構若局限于本國語言之中,而對目標文章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底蘊知之甚少,那么最終閱讀活動一定是徒勞的。利用圖式既可以理解新知識,又可以推測文章走向,從而更好地理解文本,最終提高閱讀能力。若沒有相關圖式,學生就會產生閱讀障礙。
三、圖式理論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
圖式理論認為,閱讀能力主要由三種圖式來決定,分別是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
語言圖式是指先前的關于語音、詞匯和語法等基礎語言知識。語言能力是理解文章的基礎,沒有掌握相應的語言圖式,就會造成初步的閱讀障礙,更不可能用語言圖式來調動和激活相應的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更談不上對文章的理解了。那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重視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為之后的理解進行鋪墊。
內容圖式是指閱讀文章的主題,主要指的是學生對文章相關背景知識的熟悉程度。形式圖式是指各種體裁的文章與學生閱讀的關聯(lián),文章的體裁、邏輯順序、語篇結構、修辭等的圖式積累有助于對新材料的理解??偠灾?,語言圖式是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的基礎;而文章的內容圖式是理解文章的依據,形式圖式是理解文章的模式,它們也決定了對文章的認知和熟悉程度。
四、圖式理論在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陶行知主張“教學做合一”,教法、學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圖式理論的教法能促進閱讀理解的學法。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二的第五單元《Music》為例進行說明。
本單元的話題是Music,閱讀內容是關于一個著名的美國樂隊Monkees的組建和成名的過程。
1.加大輸入,豐富語言圖式
要了解一個樂隊,當然也要了解必要的音樂知識,擴充圖式建構。這個單元在設計Warm up時,先營造一個氛圍,盡可能利用電腦、圖片等教學用具,充實圖式模式。
問題設置: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if you are free today?
Do you like music? Who is your favourite musician?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music?
這一思考的過程不但激活了相關的圖式,也對課文的處理進行了預熱,同時也可以預測課文內容,發(fā)揮想象力,把思路引導到文章主體的脈絡上,印證之前猜測的圖式是否正確。
2.循循善誘,激活內容圖式
圖式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積累的知識含量,它有助于讓人在面對新事物時有獨到的想法和思維活動。課文內容按章節(jié)分為夢想、怎樣成立樂隊、蒙基樂隊的發(fā)展三部分。處理時設置各類細節(jié)問題,構建文章語言圖式。各部分處理如下:
第一部分:設置兩個問題,這些問題未必能找到明確的答案,但可以根據學生的經驗和知識建構問題,激活固有的知識模式圖式,創(chuàng)造新的圖式。
(1)What’s the function of Para.1?
目的:這一段起到的作用是總起和介紹。每個人都有夢想,可以即興提問,暢談夢想,最后引出文章里幾個年輕人有著組成樂隊這樣一個夢想。
(2)Why do so many people want to be famous as singers or musicians?
目的:順著之前的話題,太多的人有著自己的夢想,想要成名的原因除了個人的興趣愛好外,有些人只是為了功利。依據在哪里?找出課文原話:Because a lot of peopl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becoming rich and famous.(很多人把名和利看得很重)引導學生用辯證和理智的態(tài)度看待成名,升華情感教育。
第二部分:將成名或組樂隊的四大步驟設置成表格形式,這樣可以一目了然,迅速掃讀課文,找出內容。這部分要求根據原文查找信息點,體現了圖式的選擇作用,也是對先前圖式預期作用的印證,更是對輸入要激活材料的選擇。
(3)多加練習,熟悉圖式理論
閱讀結束,并不代表任務結束,還要思考怎樣利用讀到的文章增加信息,擴充圖式,幫助自己理解更高級的信息。也可以在教授的過程中,給學生灌輸一定的閱讀技巧,任何體裁的文章都有內在的邏輯層次,讀此類的記敘文,關鍵是要掌握基本要素。
What:
When:
Where:
Why:
Who:
A climax or a surprise ending:
圖式的基本步驟是推論—構建—整合。通過前幾步的閱讀活動,學生已對文章有了整體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充實了語言圖式和內容圖式,且在熟悉的形式圖式基礎之上,對文章做出判斷、推理和預測。課文最后兩段的內容處理如下:根據時間脈絡和關鍵詞有效復述文章,儲存鞏固圖式。
圖式理論表明,學生語言、內容和形式圖式知識積累越多,越能適應各類文章的閱讀。那么根據這一理論,可以采取相應的方法來激活或增加學生的圖式,提高其閱讀能力,輸出這一過程也鍛煉了學生聽、說的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多讀各類題材的文章,熟悉文體,從中獲取大量的形式圖式。
五、結語
閱讀過程是學生在一定的教育背景、社會環(huán)境、學習動機和語言知識的作用下,對文字進行感知和理解的過程,最終閱讀的內容成為學生的思想和知識,存于大腦中,建構成新的圖式。陶行知主張試驗精神,將三種圖式理論應用到日常閱讀中,定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董燕萍.心理語言學與外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胡春洞,戴忠信.英語閱讀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3]黃曄.圖式理論指導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