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秋
摘要:初中學生正處在成長的關(guān)鍵時期,叛逆心理在此階段逐漸顯露,這段時期也是其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重要階段,由此可見,對他們展開德育工作的關(guān)鍵性。班主任作為學生在生活、學習等各方面接觸最為頻繁的人,要在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滲透德育教育,改變說教式德育模式,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手段,助力于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提升,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關(guān)鍵詞:初中 班主任 班級管理 德育工作
陶行知先生說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lǐng),也無甚用處。并且,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lǐng)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庇纱丝梢?,班主任需要高度重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助力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良好建構(gòu),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本文結(jié)合筆者的教育工作實踐,對當前初中班級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并著重提出具體的德育教育策略,希望能為教育從業(yè)者提供參考。
一、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德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1.德育教育流于形式
由于應試教育理念影響深遠,在許多初中班主任眼中,班級管理工作主要是為提高學生成績服務(wù),對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既沒有深入細化,也沒有采取科學合理的對策,總體上形式大過實質(zhì)。
2.德育教育體系不夠完整
從現(xiàn)階段的初中班級管理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德育教育體系不夠完整,德育工作在班級管理中較為分散。再加上班主任的工作非常忙且精力有限,所以僅是針對個別學生的個別情況做出目標化德育教育,并沒有形成比較完整的班級德育教育體系,德育工作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3.德育模式較為單一
德育教育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極為關(guān)鍵,同時德育教育方法也會對班級管理成效形成直接影響。但從當前現(xiàn)狀來看,班主任開展的德育工作依舊沿用傳統(tǒng)方式,如刻板說教、生硬指責等。這些不僅無法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反而有可能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不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這種過于單一的德育教育模式,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自然會影響到學生接受德育的積極性,形成惡性循環(huán)。
二、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德育工作的開展策略
1.打造人性化管理模式,充分尊重與信任學生
陶行知先生說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比诵曰芾砟J奖闶腔趯W生意見的充分尊重,對學生的建議多采納,引導學生充分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為他們分配管理“角色”以及賦予一定的決策權(quán),通過班級管理參與感的提升提高學生對班主任工作的支持度與配合度,進而打造出更加和諧友愛的班級環(huán)境,使班主任與學生構(gòu)建良好關(guān)系。比如,班主任在班干部選舉過程中,不能完全由自己指定,而需要采取匿名投票的方式,給予每人一票的選擇權(quán)利,或者是讓學生“毛遂自薦”。歸根到底是要本著學生自愿的原則,做出公平公正的決策。如此一來,不僅每個人都有競選班干部的機會,也能保證最終人選“服眾”。當然,選好班干部之后,還要設(shè)定一定時間的試用期,讓全班學生配合監(jiān)督,密切觀察班干部在試用期中的表現(xiàn),然后和學生一同商定試用是否合格,用事實說話。這種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表示出了對學生的充分信任與尊重,大大提高了班級管理工作效率,也為德育教育創(chuàng)設(shè)了良好環(huán)境。
2.融合情感教育,提高德育教育實效性
班主任需要對學生快速熟悉與充分了解,對不同學生的興趣喜好、學習成績、思想意識等方面的表現(xiàn)牢記于心。當學生剛剛來到陌生環(huán)境時,一般都需要一定時間去適應周圍陌生的老師、同學與氛圍,此時班主任不僅要通過面對面交流等做法去了解學生,也要引導學生之間積極溝通與交流。同時,在德育工作當中,還需要融合情感教育,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對學生的了解程度,也能讓學生感到被尊重與認可。陶行知先生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彼?,班主任應當對學困生保持關(guān)注,切不可在言語上對其進行直接否定,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對于犯錯的學生,也要避免當眾對其批評,需要私底下師生面對面去和藹交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接受班主任的批評,從而積極反省自己的錯誤。在情感教育的融合下不斷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3.樹立集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
初中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經(jīng)常會組織各種形式的班級活動,希望通過活動讓學生勞逸結(jié)合,也能夠從不同方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實現(xiàn)德育教育目標。學生是班級活動的核心人物,班主任一定要為其提供表現(xiàn)空間,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使其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當然,班級活動的順利開展需要所有學生具備集體意識,所以需要在其中滲透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guān)系,從而不斷強化班級凝聚力。如此一來,不僅能夠提升班級管理工作效率,也能提高初中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水平。同時,班主任也可定期開展班級內(nèi)部活動。比如,班級文藝匯演、小型情景劇表演、乒乓球比賽等活動,在活動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榮譽感與自信心,提高德育教育實效性。
4.重視思想滲透,以身作則,立德育榜樣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初中班主任一定要找準時機滲透德育教育,確保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以及提升自身道德素養(yǎng)。所以,班主任可利用主題班會滲透德育教育,優(yōu)選德育宣傳教育片以及發(fā)生在身邊的真實案例,促使學生堅定信念,樹立遠大理想。同時,班主任也要充分認識到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青春叛逆階段,情緒有著一定的不穩(wěn)定性。一方面是因為學生自我意識逐漸發(fā)展,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學生有些許不自信,極易出現(xiàn)自卑問題。所以,教師在德育工作中需要高度關(guān)注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情況,可采取“心理檔案”的做法進行針對性管理,保證思想滲透的適用性。在德育工作開展中,如果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產(chǎn)生了情緒波動,班主任一定要及時為學生疏導,避免負面情緒積壓時間過長,影響到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除此之外,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需要為學生樹立德育榜樣,最主要的便是要以身作則,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初中階段的學生有著非常強的性格可塑性以及模仿性,很容易受到教師一言一行的影響,所以教師需要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引導其逐步提升自身道德素養(yǎng)。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班主任需要高度重視德育工作的開展。這不僅關(guān)系著教育工作質(zhì)量,也會對學生道德素養(yǎng)形成深遠影響。班主任需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作為基礎(chǔ),發(fā)揮積極引導作用,助力學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質(zhì),樹立正確價值觀念,促使其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蘇萬琴.淺析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開展的策略[ J ].課程教育研究,2019(50):179-180.
[2]康健軍,陳佳慧.走進學生心靈,打開學生心扉——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藝術(shù)[ J ].亞太教育,2019(11):30.
[3]滿建德,趙金蓮.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J ].當代教研論叢,2019(11):98.
[4]王建林.新形勢下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分析[ J ].課程教育研究,2019(42):224,227.
[5]程守民.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如何開展德育教育工作[ J ].華夏教師,2019(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