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廣禮
摘要:本文采取現場調查、文獻資料、個案分析等方法,從理論上分析冬泳運動對運河文化發(fā)展的影響,選取中國大運河(臺兒莊)國際冬泳節(jié)多年的發(fā)展為個案進行實證分析,為中國大運河沿線城市開展冬泳運動帶動運河文化的繁榮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依據,為傳承和發(fā)揚運河文化,使冬泳這項體育運動融入到運河文化中,提升大運河冬泳運動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提供參考。
關鍵詞:冬泳;運河文化;影響
運河文化其本質就是通過商業(yè)的發(fā)展,促進人流、物流發(fā)展,商業(yè)的發(fā)達促進了各行各業(yè)的興起和繁榮,各行各業(yè)的繁榮又促進了運河航運的發(fā)達,從而整體帶動了整個運河沿岸各個地方的文化發(fā)展。
一、研究方法
本篇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數據分析法、調查法、訪談法、個案論證等方法開展研究。根據研究的需要,筆者先是對中國期刊網刊登的相關文章和素材閱讀分析,到有關圖書館查閱大量資料,多次到棗莊段臺兒莊古運河實地考察,之后又多次走訪棗莊市體育局和臺兒莊景區(qū)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聽取他們講述從2015年關于臺兒莊古運河首屆中國棗莊國際冬泳節(jié)開始,一直到連續(xù)舉辦第六屆冬泳節(jié)的發(fā)展歷程。
(一)文獻資料
對“冬泳運動對運河文化的影響”進行網絡檢索查閱,發(fā)現在百度知道有70條內容,主要是介紹冬泳方面的知識,百度文庫有相關內容61條。通過知網檢索,得到冬泳和運河文化方面的資料及重要文獻952篇,以冬泳運動對運河文化的影響為關鍵詞,沒有檢索出相關資料。利用維普、萬方數據庫,檢索出相關資料及重要文獻400多篇,其中有關運河文化的研究較多,運河文化和冬泳結合起來的不多,這從側面印證了本文的前沿性及創(chuàng)新性。
(二)實地調查法
對在臺兒莊運河上開展冬泳運動的情況展開調查,得出如表1數據:
筆者走訪運河沿岸城市冬泳協(xié)會,了解到運河沿岸城市開展冬泳活動情況,也了解到一些我國冬泳運動開展情況;參加中國大運河(臺兒莊)國際冬泳節(jié),現場同世界各國參加冬泳運動的愛好者交流,了解世界各國冬泳開展情況,積累相關資料,為研究留下第一手資料。
(三)案例分析
利用大運河的資源優(yōu)勢,通過走訪大運河沿岸城市冬泳協(xié)會的冬泳人,對能夠在大運河及古河道上開展冬泳運動的城市數量、參與的人數、活動的內容、影響力等調查走訪,為研究者提供依據。
二、結果與分析
(一)國際冬泳運動開展情況
在國際上,冬泳運動的組織體系和俱樂部運行較為成熟,很多國家的冬泳運動協(xié)會和俱樂部有著幾百年的歷史。冬泳堪稱勇敢者的游戲,現在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冬泳愛好者躍入冰冷刺骨的寒水中鍛煉。
在俄羅斯,冬泳開展很久,很多冬泳愛好者,從自己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通過冬泳培養(yǎng)孩子的耐寒性。英國人主要通過冬泳俱樂部活動的開展,促使更多的人喜歡上冬泳。捷克人從小就喜愛冬泳,各種冬泳活動深秋開始,一直持續(xù)到第二年春。日本的冬泳運動與他們的成人節(jié)相聯(lián)系。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國,是全球冬泳活動最為豐富多彩的地區(qū)。加拿大的溫哥華于2010年1月1日迎來了第90屆冬泳節(jié)。美國紐約城的北極熊冬泳俱樂部成立于1903年,100多年的歷史享譽歐美及世界各地。
(二)我國冬泳運動開展情況
我國冬泳開展的晚,有文獻記載的第一次冬泳運動是成都市猛追灣游泳場于1965年嘗試開展的冬泳活動,當時政府給予一定的扶持,以“安全第一”的原則開展了那次冬泳運動。直到1990年冬泳運動才開始推廣普及,拉開我國冬泳運動的序幕,此后冬泳運動被國家體育總局納入國家群眾體育活動項目,參加的人才多起來。
時間進入到二十一世紀,冬泳運動已成為全國人民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全國各地紛紛劃定冬泳基地,成立冬泳協(xié)會。據不完全統(tǒng)計,僅北京就擁有冬泳基地26處,加上天津14處,山東省70處,江蘇95處,中國香港43處等全國游泳基地總計多達1175個。北京、濟南大明湖、臺兒莊古運河、河北張家口、哈爾濱、黑龍江等城市在每年的冬至或者小寒前后都舉辦冬泳節(jié),參與者少則三五百人,多則上千人,影響力比較大,多數城市還有來自俄羅斯、美國、德國、阿根廷等國家冬泳運動者的身影。
(三)京杭運河沿岸城市冬泳運動開展情況
經過實地調查了解,運河沿岸城市冬泳運動近幾年發(fā)展速度較快,參與的人數逐年增多。在聊城運河文化博物館南面的冬泳場地,經常有冬泳人下水運動。濟寧市“運河之都戶外游泳跳水隊”,有三十多人常年在京杭大運河濟寧段開展跳水、游泳運動。在泗陽大運河畔,四十多名冬泳愛好者經常聚一起,暢游大運河。杭州艮山運河公園自然水域也有幾十人的冬泳愛好者冬季暢游。微山縣冬泳協(xié)會、徐州市冬泳協(xié)會、宿遷市冬泳協(xié)會、淮安市冬泳協(xié)會、揚州市冬泳協(xié)、蘇州市冬泳協(xié)會以及嘉興市冬泳協(xié)會等運河沿岸城市的冬泳協(xié)會也利用運河的水文化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冬泳運動,培養(yǎng)一批運河冬泳愛好者。
(四)棗莊市臺兒莊大運河冬泳運動開展情況
棗莊群眾游泳運動基礎較好,1990年就有群眾自發(fā)開展冬泳活動的組織并成立了棗莊市冬泳運動協(xié)會,冬泳活動運行較為規(guī)范,在國際、國內群眾性冬泳比賽中獲得了諸多榮譽,吸引了更多冬游泳愛好者加入進來。
棗莊市與國際冬泳組織接軌較晚,從2015年開始承接國際冬泳比賽活動,截止到2020年已經在古運河上承辦了六屆“中國大運河(臺兒莊)國際冬泳節(jié)”,連續(xù)舉辦六年來從參加國家數量、代表隊、運動員、比賽項目、表演項目等都逐年增多。高效的賽事組織和接待工作、冬泳運動良好的群眾基礎、臺兒莊優(yōu)美的辦賽環(huán)境、大運河深厚的文化底蘊,都得到國內外冬泳愛好者的充分認可。2016年1月,國際冬泳聯(lián)合會提出,把臺兒莊古運河確定為2016/2017賽季·冬泳世界杯舉辦地。
三、結束語
大運河文化是一個多元的文化內涵,其中體育文化是運河文化資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冬泳運動又是體育文化中發(fā)展速度非??斓囊环N體育文化活動,其影響力越來越廣泛,參與的人數逐年增多。臺兒莊國際冬泳節(jié)連續(xù)舉辦六年中,各項指標逐年增加,世界各國的冬泳愛好者參與的熱情越來越高。來自全國各地及世界各國的冬泳愛好者帶動冬泳運動對運河歷史文化的傳承,帶動了區(qū)域社會歷史的變遷,對大運河區(qū)域的民俗、文學藝術、體育運動的國際化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臺兒莊在運河上舉辦的冬泳世界杯,在國際上影響極大,通過冬泳運動促進世界體育文化的交流。其不僅以冬泳運動為載體,搭建了一個國際舞臺,又進一步帶動運河體育文化加速轉化為旅游資源,有利于大運河文化在世界范圍內快速傳播,能夠創(chuàng)新運河文化新業(yè)態(tài),實現運河文化的持續(xù)發(fā)展,為運河沿線城市借助冬泳運動促進大運河文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及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黃思超.運河文化發(fā)展對城市影響的認知和啟示[J].漢字文化,2019 (19):173-175.
[2]陳丹丹.我國冬泳運動現狀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6 (07):38-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