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帥謙
摘要:武術散打是我國體育事業(yè)多元化發(fā)展中凝聚的又一顆瑰寶,是具有高度對抗性、觀賞性和歷史淵源的體育項目。隨著散打運動水平的發(fā)展,散打運動員不僅要具備專業(yè)的技戰(zhàn)術能力,也應該具備優(yōu)秀的體能素質,根據散打運動特點打造一套科學的、契合的體能訓練體系是推動散打運動快速發(fā)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在剖析散打運動特點的基礎上,針對性地提出了創(chuàng)新散打體能訓練體系的初步構想,以期為散打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武術散打; 體能訓練; 技術
一、引言
武術散打是具有高度對抗性、觀賞性的搏斗運動,比賽雙方在特定規(guī)則下使用摔、踢、拿等手段來制服對方,隨著武術散打在我國逐漸流行,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對武術散打傾注更大的關注度,對運動員的運動水平要求也水漲船高。優(yōu)秀體能是形成高水平運動技能的基礎,體能訓練對散打運動員技能、素質和身體形態(tài)的改善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從散打運動的特點出發(fā),構建兼具專業(yè)性和前瞻性的體能訓練體系對散打運動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二、理解訓練要點,夯實運動員力量素質
創(chuàng)新武術散打體能訓練體系,不能簡單地照搬其他運動項目體能訓練方法,而應該充分分析和論證散打的運動特點,散打的技法主要有步法移動、摔法、拳腳等,具有很強的對抗性,既要運動員保持相當的專注度,也要運動員具備瞬時的爆發(fā)力,以求一擊必中,制勝得分[1]?;诖?,其體能訓練體系在體現項目運動特點基礎上,也應該為運動員訓練比賽中的需要構建前瞻性視野。
散打運動員戰(zhàn)勝對手的要義可以概括為“快準狠”,其中“狠”,要求運動員具備優(yōu)秀的力量素質,可以說,力量是打敗對手的基本保證。如前所述,散打體能訓練在借鑒基礎上更要創(chuàng)新,體現專業(yè)性和前瞻性,其力量訓練體系重在實用,這點與健美運動追求外在美有著本質不同。
散打運動員需要通過四肢肌肉提供力量完成快準狠的擊打動作,需要這些部位肌肉的核心力量提供有力支撐,如果訓練不達標,不僅會降低攻擊速度與頻率,還容易誘發(fā)各類運動損傷[2]。因此,散打體能訓練一定要凸顯力量訓練的地位和重要性,結合運動特點,對運動員大肌肉群開展訓練能取得不錯效果,這樣,要求運動員多進行平推、深蹲、臥推等練習能夠有效鍛煉大肌肉群。此外,多對運動員開展一些肌肉控制練習,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控制和施展肌肉力量,對于提升實戰(zhàn)水平也很有幫助。
三、把握運動核心,提升運動員速度素質
如前所述,“快”也是散打運動員戰(zhàn)勝對手的重要法寶,所謂快,就是要求運動員在完成動作的速度上做文章,出拳和出腿動作速度越快,在實戰(zhàn)中更容易取勝[3]。散打運動中,運動員需要掌握的速度素質主要有動作速度,即快速完成動作的能力;反應速度,即在外界刺激下,中樞神經系統(tǒng)誘發(fā)本能條件反射的速度;位移速度,即移動速度,包括進攻和防守兩個方面。
散打運動速度素質訓練方法很多,但每一種訓練方法都應該針對具體的速度素質設計,以動作速度為例,根據其訓練要求做一些前瞻性設計就很有必要:首先進行快速空擊練習,運動員扎好馬步,在教練員口令下以最快速度反復完成左右直拳動作;固定靶練習,為提升訓練難度和效果,可要求運動員帶上綁腿增加負荷,以最快速度反復擊打陪練手持的腳靶。移動靶練習,具有更高的訓練難度,訓練時,陪練雙手持腳靶不斷變化位置,節(jié)奏有快有慢,運動員快速感知位置并做出擊打動作。當然,散打運動員速度素質訓練內容非常廣泛,諸如反應速度、位移速度也應該強化練習,也是教練員應積極創(chuàng)新的訓練領域。
四、正視防護需求,鞏固運動員抗擊打能力
散打運動員在激烈的對抗中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對手的“暴擊”,如何在反復的暴擊中不提前倒下,需要在日常訓練中提前做好功課,一定程度上,抗擊打能力更強的那一方在比賽中不至于先亂陣腳,因而具備更大的勝算,抗擊打是指人體系統(tǒng)抗受外界擊打的能力,也是散打運動員必須具備的重要體能素質之一。
在日常訓練中,教練員應該重視對散打運動員的抗擊打訓練,主要訓練方法如下:自我擊打練習,該法在訓練的時間和空間上具有很好的靈活度,就是運動員在器械輔助下或者徒手條件下擊打散打比賽中容易受到攻擊或者容易受傷的部位,如手臂、腹部、胸部以及頭部等位置,此外還可以通過撞擊沙袋等進行強化練習。二是在同伴輔助下的互相擊打練習,即兩人一組相互擊打練習或者仿照比賽時的動作和情境擊打對方,還可以在器械輔助下開展強化練習,比如用腳靶擊打對方腿部、背部和腹部等位置或帶上手套擊打對方胸腹部和面部等位置。需要指出的是,抗擊打練習要做好防護,避免意外受傷情況出現。
五、結語
隨著散打運動在我國的蓬勃發(fā)展,運動員之間的技術水平在不斷提升,差距在不斷縮小,未來冠軍支撐可能會更多地體現在運動員的體能水平上,但由于散打運動發(fā)展時間不長,體能訓練體系仍然有很多值得創(chuàng)新和改進的地方。但是,只要堅持按照專業(yè)向和前瞻性要求構建散打運動員體能訓練體系,就能夠創(chuàng)造出一套充分契合散打技術特點的體能訓練體系,為散打運動更好地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朋.散打運動大級別運動員小肌肉群訓練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4 (12):61-63.
[2]張培申.體能訓練新方法在綿陽師院武術散打隊中的應用[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 (1):160-162.
[3]王思樂.安徽省部分武校武術散打代表隊運動員體能訓練的調查研究[J].運動,2012 (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