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聯(lián)國
摘要:游泳運動屬于以體能為主導的速度型和耐力型項群,且技術單一、固定。體能作為核心要素,關系到游泳運動員的技術表現(xiàn)和成績的提升。耐力素質(zhì)是游泳運動員要不斷強化的一項素質(zhì),傳統(tǒng)的耐力訓練的有效性不足,間歇練法成為一種新的方法,以多元訓練形式被應用到耐力訓練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訓練效果,耐力素質(zhì)得到改善。
關鍵詞:游泳運動員;耐力素質(zhì);間歇練法;創(chuàng)新應用
一、引言
對于游泳運動員而言,想要提升成績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游泳運動的訓練過程較為復雜,訓練周期較長,且要持續(xù)的保持規(guī)律性的訓練,形成可行的訓練方案,堅持科學的訓練方法。嚴格按照科學的訓練體系和訓練方案,強化運動員的自身綜合素質(zhì),最終目的是強化訓練的有效性,控制好訓練強度,以靈活的方式達到訓練目標?!伴g歇練法”的提出,對游泳運動員的耐力素質(zhì)提升將產(chǎn)生積極作用,靈活的安排訓練方法,最終發(fā)揮訓練有效性。
二、游泳運動員耐力訓練中“間歇練法”的應用
游泳項目本身以技術為驅(qū)動,體能是基礎與核心。然而不同的運動項目體能特征鮮明,游泳運動更是對運動員的體能有著嚴格的要求。特別是在高水平的對抗中,運動員的耐力素質(zhì)是取勝的關鍵。“間歇練法”作為一種有效的耐力訓練方法,多元訓練方法要妥善安排,從而發(fā)揮出耐力訓練的有效性。
(一)有氧慢速間歇訓練
有氧慢速的間歇訓練,指的是在開展游泳訓練的過程中,以慢速進行,并且間歇時間要短于練習所用的時間,在心率得到基本恢復之后則進入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慢速訓練中,主要是用于對運動員的心血管系統(tǒng)的機能進行鍛煉,使得運動員的有氧耐力得以提升和強化。在采取的訓練方法上,以1000米的蛙泳為例,將其分為20組50米完成,并要求每組的時間要控制在45秒左右完成,間歇的時間為10秒,在完成每一次的技術練習后當心率恢復到140次/每分鐘左右開始進行下一組的訓練[1]。
(二)快速間歇訓練
與慢速間歇訓練不同,快速間歇訓練強調(diào)的是有氧和無氧混合供能的訓練,游進的距離相對較短,且對速度方面有著較高的要求,強調(diào)運動員以全力加速完成練習,間歇時間較長,當心率完全恢復之后,進行下一個階段的訓練。該間歇訓練方法,對運動員的耐力素質(zhì)是一次全面的鍛煉。在具體訓練中,依舊是以1000米蛙泳為例,將其分為20組50米完成,并要求每組的時間要控制在40秒左右完成,間歇的時間為40秒,在心率恢復到120次/每分鐘后進行下一組訓練[2]。
(三)一定范圍內(nèi)的間歇訓練
間歇訓練有多種形式,一定范圍內(nèi)的間歇訓練,強調(diào)總時間,即間歇時間+游進時間。在這種情況下,游進時間和間歇時間不再做具體的規(guī)定,而是采取總時的衡量方式,合理的控制彈性的間歇時間。如在游泳運動員的訓練中,20個50米的自由泳,每50米采用固定的訓練時間安排,總包干為1分20秒。
(四)變換間歇時間的訓練
變換間歇時間的訓練,顧名思義就是在對游泳運動員進行間歇訓練的過程中,調(diào)整每一個訓練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訓練時間。相同的訓練距離,不同的間歇時間,能夠強化訓練效果。依舊是以1000米自由泳為例,將其分為10個100米,每一次的100米訓練都要求在1分20內(nèi)完成,并在完成之后進入到下一次的訓練時,中間的間歇時間控制在1分鐘,在以后的每一個訓練間歇,都減少5秒,強度的提升,也將放大和強化間歇練法的應用價值[3]。
(五)變換距離的間歇訓練
變換距離的間歇訓練方法,指的是對間歇時間具體控制,在距離方面進行變化。在變換距離的間歇方法的訓練方法中,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形式,分別為上梯形(50米-100米-150米-200米)、下梯形
(200米-150米-100米-50米)和梯形(50米
-100米-150米-200米-150米-100米-50
米)。最終以變換距離的間歇訓練,達到良好的應用效果[4]。
三、游泳運動員耐力訓練“間歇練法”的應用效果
(一)運動員肺活量提升
對于游泳運動員開展耐力訓練“間歇練法”,以靈活的訓練方式,使得運動員的肺活量得以提升。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量,是衡量運動員耐力素質(zhì)的一項關鍵性的指標。采取多元的耐力訓練“間歇練法”,身體長時間受到水壓、阻力以及浮力等要素的影響,運動員的呼吸肌將發(fā)生改變,呼吸功能得到改善,肺活量明顯提升。在這種情況下,一定程度上表明游泳運動員的耐力素質(zhì)得以提升。
(二)心率快速恢復
在“間歇練法”的訓練中,對心率方面本身就有著一定的要求,在循環(huán)往復的訓練中,運動員的心率自然得到調(diào)節(jié)。在長期的堅持“間歇練法”之后,心率能夠快速恢復,表明運動員的身體機能狀態(tài)良好,對運動員的耐力素質(zhì)提升效果明顯。
(三)對運動員肌酸激酶、血尿素、血睪酮指標、血紅蛋白的影響
從專業(yè)化的視角出發(fā),運動員的肌酸激酶、血尿素、血睪酮指標、血紅蛋白等要素,都直接影響著游泳運動員的耐力素質(zhì)。通過“間歇練法”的應用與具體嘗試,根本目的是確保訓練價值得以充分展現(xiàn)。從所得出的結(jié)果也可以看到,該方法的嘗試和使用使得運動員的肌酸激酶、血尿素、血睪酮指標、血紅蛋白水平都明顯改善,效果顯著,證明了該方法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黃秀鳳,張艷.青少年游泳運動員體能訓練策略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9 (11):86-87+33.
[2]俞金剛.肌肉耐力訓練對青少年游泳運動員成績的影響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9 (03):94-95+99.
[3]朱偉民.游泳運動體能訓練特點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 (24):42-43.
[4]林菲.間歇練在游泳運動員耐力提升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8,16 (07):2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