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師嚴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行,體育鍛煉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排球作為球類運動的一種,非常受到學生的喜愛,但是排球訓練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應變能力要求較高,再加上排球技能難度較大,因此在展開排球訓練時教師要注重優(yōu)化教學方法,采取循序漸進的模式,提高學生的排球訓練興趣,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排球運動習慣。本文針對目前排球訓練中的常見問題,提出了排球訓練時的創(chuàng)新策略,促進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提升,提高身體素質。
關鍵詞:排球;訓練;技能;身體素質;體育鍛煉
陽光體育的教育理念背景下,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體育素質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情感態(tài)度,將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作為基礎出發(fā)點,引導學生主動積極的加入到體育鍛煉中來。排球訓練在體育項目中的難度系數較高,常常會在訓練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對體育鍛煉的進程產生不利影響,阻礙了學生排球技術的提升,教師要針對其中出現的問題制定針對性較強的教學策略,營造輕松的排球訓練氛圍,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一、排球訓練中的常見問題
(一)排球訓練興趣不高
排球訓練在體育運動中是相對較難的運動,尤其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有一定的要求,學生中一些體質較弱、運動不靈活、身高較小的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本就不高,而面對難度較大的排球訓練,甚至會對排球訓練產生抵觸心理,缺少排球訓練的興趣。在一切事物的學習中,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排球訓練也需要學生產生興趣才能全身心的參與其中展開訓練,因此排球訓練常見的問題中,學生的興趣較低是師生共同面對的首要問題[1]。
(二)排球訓練中缺少合作意識
排球是一項各方面要求都很高的運動,包括排球技術、戰(zhàn)術、靈敏度、反應能力等方面,而且排球運動是非常注重“合作”的集體運動項目,由于學生中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受到自身個性特點的影響,缺少合作意識,因此在排球訓練的初學階段進展較慢,影響了排球訓練的興趣和效率,實際排球訓練過程中,無法實現學生之間的良好合作,使團隊內部的矛盾被激化,阻礙了訓練的進程。而排球比賽是非常需要團隊合作意識的配合的,只有隊員之間的高度配合,才能將團隊合作精神展現出來,提高排球的技能水平。
(三)排球訓練的效率較低
目前排球訓練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排球訓練的效率較低,質量不高,例如排球場地不規(guī)范,教師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等,使得學生之間缺少溝通和交流,排球訓練過程中同組人員在比賽過程中對接球的對象未明確,擊球時間差模糊,以及學生不具備正確判斷落球點的能力,總體來講,排球訓練缺少正確的示范和引導,學生排球訓練的成效較低。
二、排球訓練的創(chuàng)新應對策略
(一)設計游戲模式,鼓勵學生進行反復練習
排球訓練的過程中教師一味對排球知識進行機械式的講解,使得排球訓練枯燥無味,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排球訓練方法和技能,設計合理、簡單的小游戲展開排球訓練,提高排球訓練的趣味性。首先引導學生了解游戲的要求和流程,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到排球游戲中的興趣,將游戲貫穿于整個排球學習和訓練過程中,寓教于樂,在游戲中學生的訓練興趣被激發(fā),強化了學生排球訓練的主動性,有效提高排球訓練的質量和效率[2]。
(二)組建排球興趣小組
組建排球興趣小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排球訓練的興趣,主觀能動性被充分調動,學生加強了排球訓練,有效提升排球技能,強化體育素養(yǎng)。由教師對排球興趣小組進行統(tǒng)一組織和管理,定期舉辦排球相關的趣味活動,獲取校方支持,在期末對參加排球興趣小組的學生實行加分獎勵,開展各項排球文化學習展,創(chuàng)建排球專題的訓練活動等,多元化的活動形式下,學生對排球訓練的興趣大大提升,不斷分享和交流排球文化,在互動中提高戰(zhàn)術,全面發(fā)展運動素養(yǎng)。
(三)組織趣味競賽活動
排球訓練不僅限于課堂內,還要融入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讓學生真正喜歡上排球這項運動,教師可在課內外生活中組織和開展排球訓練的實踐和排球競賽,引導學生參與其中,主動進行排球訓練,定期舉辦班級之間的趣味排球競賽,評選出“排球標兵”,由排球成績較好的學生展開“排球幫扶”,學生帶學生,充分利用起晨間、午間和放學后的時間段,讓學生自由展開排球比賽訓練,提高排球技能水平和體育素養(yǎng)[3]。
(四)設置多層次的訓練
由于學生個體的體育素質各有不同,每個學生個體之間存在明顯的素質差異,因此教師在開展排球訓練活動的過程中,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提高排球訓練效果,針對每個體育素質層次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訓練,使每個層次水平的學生都能夠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得到一定程度的排球訓練。落實到具體的排球訓練項目中,教師在開展排球訓練時,要對訓練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設置,采取分層次的訓練方法,根據具體的訓練任務來進行層次劃分,使各個層次的難易程度各種不同,再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和不同的體育素質,展開有效的指導訓練。教師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成長情況、身體素質情況、興趣愛好,可設定低、中、高三個難度的訓練標準,提高學生個體的戰(zhàn)術能力,促進排球技能和體育素質的提升[4]。
(五)融入生活化訓練
學生生活和排球訓練之間是有著緊密關聯(lián)的,教師在開展排球訓練活動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實際的訓練需求,將生活化的訓練方法融入其中,真正將排球運動融合到學生生活中,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排球運動的樂趣,提高對排球的訓練興趣,主動參與到排球訓練活動中來,綜合提升排球訓練的成效。教師展開排球生活化訓練教學的過程中,充分挖掘學生的生活元素,提高排球訓練的趣味性,注重設計排球和生活的關聯(lián)性,切實發(fā)揮生活化訓練的重要作用,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基礎。例如,教師可以在開展生活化排球訓練活動過程中,為學生播放相關的電影視頻,包括《排球女將》等,在觀看電影時,引導學生了解其中的排球知識以及電影中運動員對排球的熱愛情感,激發(fā)學生在生活中對排球訓練的參與積極性。
(六)借助CAI創(chuàng)新訓練方式
我國正處于現代化信息快速發(fā)展的新時代,排球訓練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配合下,采取CAI技術,也就是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夠對排球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重要的輔助作用,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排球興趣和運動習慣。在排球訓練中引入CAI技術,利用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支撐,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訓練方式,全方位觀察學生的排球訓練狀態(tài)和其中存在的問題,為學生播放優(yōu)秀運動員的示范教學,將其融合到排球訓練課堂中,提升排球訓練的專業(yè)性,提高學生的排球運動技能水平,充分發(fā)揮教師的職能和責任心,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指導,提高排球訓練活動的綜合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5]。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的新時期,體育鍛煉受到了愈發(fā)多的關注,排球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將排球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互融合,根據學生個體的特點,激發(fā)其排球訓練的興趣,營造良好的排球訓練氛圍,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采取科學的教學方式,使排球訓練更具趣味性,針對排球訓練中常見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制定更符合學生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排球訓練策略,提高學生的排球技能和學生整體的體育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華劉明.排球向前傳球初級訓練的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國學校體育,2019 (02):72.
[2]高玉勤.排球訓練中常見問題分析與應對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8 (27):71-72.
[3]楊柳青.小學排球訓練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8 (12):229-230.
[4]陳曉楓.體能訓練在排球技術提高中的應用研究分析[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36 (01):209-210.
[5]翟學祥.小學排球訓練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4 (12):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