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寅
高中音樂鑒賞課新課標中提到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所以審美體驗這樣的教育理念已經(jīng)被確立。然而,若想更好的達到這個要求,必須要具備"聽覺"。這里所說的聽覺并非普通的生理聽覺,而是音樂的聽覺,也就是常人所說的樂感,音樂智能屬于八大智能之一,由此可見它是我們人類本身就已具備的能力,如果想要將其發(fā)掘卻是與后天的努力學習和訓練分不開的,所以既要訓練音樂的耳朵,又要訓練音樂感覺,這里主要說一下關于音樂耳朵形成的一些方法,由此不得不談到一門音樂基礎理論課--視唱練耳。
視唱練耳實際上是一門音樂基礎課,但是很多學生都會對它感到頭疼,因為它包含了很多音樂中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節(jié)奏,曲調,和聲,以及力度,速度,調式,曲式,織體等等。如果沒有人告訴你一首曲子包含了哪些東西,那么我們就要以耳朵為媒介,從初聽到感覺,最后找到答案。這種單憑聽就能找到答案的音感還屬于比較高一些的層次。就初級階段的訓練方法來看,鍛煉視唱練耳可以有效的鞏固音樂理論,幾門基礎學科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只有樂感而沒有理論知識做輔助也是不行的。
這里首先得討論一下音樂基礎課視唱練耳的教學方法。視唱練耳,顧名思義就是指視譜即唱的識譜能力,淺顯地說練耳則是考驗記譜等方面的技能。視唱和練耳之間的學習密不可分,根據(jù)筆者從學習到教學多年的情況來看,最初可以接觸到的視唱學習對于提高練耳能力能夠起到輔助的作用,而當練習到后期則是練耳在輔助視唱學習。這兩項內容接下來要分開探討一下。
一、視唱方面:
在視唱中有兩種唱名法:
(1)首調唱名法。基于調式的唱法亦即將大調主音的Ⅰ級音唱做do。就是說,首調唱名法中,Do的位置和高度是可以變換的,也就是移動的do,但調式音級唱名是不變的,這種唱名法比較考驗眼力,若想將二十四個大小調唱遍,必須是對于五線譜音符所在位置上已經(jīng)具備很高識別能力的人。
(2)固定調唱名法。這是以絕對音高為基礎,無論什么調式doremi等各音在五線譜的位置始終不變,如果因調式出現(xiàn)變化音,也只能以固定調唱名法唱出,這樣就比較注重于音準的練習。不管哪種唱名法,想要掌握它們的話就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練習再練習,但是練習也是有方法的,同時也需要我們教師對于學生施加正確的引導,對于基礎的練習無非是練習唱音階,一段時間后開始加入音程度數(shù)關系的查找方法,通過模唱以及練唱帶有度數(shù)針對性的回旋音階。首先把音與音之間在腦中的概念形成出來,因為音樂是種感覺,也是門科學?;A的音階唱好了,對于以后的聽覺訓練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才說最初是由唱來帶動我們耳朵的靈敏。除了基礎的音階以外,還需要提一下的是在樂感中,每個人的強項也有不同。因為在音樂感覺中,有些學生音感比較好,但節(jié)奏感較差,這種學生聽音沒問題,但聽記節(jié)奏可能就不太好,節(jié)奏節(jié)拍以及音樂記憶力等方面每個人也是分布不均,因此從細來看的話,就算是一個專業(yè)音樂工作者,也不可能是全能型選手。但是它在音樂基礎課中的要求并不是非常高,所以學生通過練習還是可以達到基本的要求。雖然學習音樂講究一定的天賦,但俗話說勤能補拙,通過練習也是同樣可以達到一個專業(yè)音樂生的要求的。這些區(qū)別也需要對于不同學生做不同的強化訓練,通過針對性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基礎課中得到全面發(fā)展,也同樣需要觀察來得到每個學生不同的信息。此外課下讀一些生譜用來練習也是必要的,通過音程關系挨個音的找,方法雖然笨,但是久而久之自然就會形成固定的音高概念。
二、音樂聽力方面
有關練耳課中的一些個人見解,我認為音樂初學者所接觸到的練耳課中的練習大約包含了這幾項:聽記單音、音組、和聲音程、聽記和弦、節(jié)奏、旋律、二部聽寫等等。個人認為初學者最易上手的就是唱音階,這也是幫助音樂生初學時找到樂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練習音階而言,必須要有樂器做為輔助,最好是鍵盤樂器,這樣練習才能事半功倍。另外還需要說一點的是,電子類樂器用來參與視唱練耳教學是效果最好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們知道,鋼琴經(jīng)常需要調音,所以音高不是絕對的準確,跟一臺走音的琴練習自然會起到反效果,因此選擇樂器時最好是電子琴或是數(shù)位鋼琴用來練習最好。關于練習方面,我們重點來探討一下音感。聽記單音這一項是學好之后一切練耳的基礎,主要考驗樂感,聽音時可以教學生利用標準音a采取模唱的方式來找到所聽到的那個音,如果后期學習遇到變化音則要憑借首調唱名法找到與標準音之間的音程度數(shù)關系來確定聽到的音高,至于練習固定調唱名法的學生則完全要靠耳朵對音高的固定概念了,因此勤加練習是必不可少的。聽記旋律音組的方法比單音稍難一些,聽不好的學生要了解關鍵在于以前面一個音做為基音來找下個音的方法,要記住音高位置,實際上這一項也只是聽記單音的延伸。之后要練習的聽記和聲音程有些學生就很容易出錯了,因為要聽兩個音,有很多學生連一個音都找不到。實際上聽記和聲音程要講究一些練習的方法,比如說聽記音程度數(shù)之間的關系,這樣的練習不以標準音做為參照,而是直接去辨別音程度數(shù)關系,大三度、小三度、純四度、純五度等等。這些聽辨的方法對于音感稍好的學生來說稍加練習即可,對于稍微差一些的學生則要帶他們感受音程間是協(xié)和還是不協(xié)和的?關于這些問題也同時涉及到了樂理知識,所以在學習視唱練耳的同時也必須加入樂理這方面的課程,這樣才能理論練習實際,二者互通,相輔相成。當音程練習到一定階段時開始加入和弦聽記。當然,這也是在了解了樂理中關于和弦的定義之后才能聽寫的。聽辨和弦性質相對來說是聽記和聲音程的升級版。雖然高中階段聽辨帶有實際音高的轉位和弦不是很多,但是更加考驗學生的音樂耳朵,和練習和聲音程的方法相同,利用聽記和聲性質的練習來強化,同時感受和弦的色彩是暗淡的還是飽滿明亮的,然后利用標準音尋找和弦中根音、三音、五音,只要能夠聽到其中一個音的實際音高,確定了它在和弦中的位置,然后依靠性質關系來進行推敲,即可確定和弦的性質,同時利用聽到的那個音所在的位置將其余幾音記出,這種方法也要和樂理結合起來練,如果學生不懂得各種和弦的性質關系內部構造,即使聽出其中一兩個音也無法將和弦記的準確,因此理論知識方面要很牢固才行。這些都是音感方面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