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明
摘要:顏色對一個人是多么重要啊,它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影響到人的衣著、居室布置、對生活用品的選擇等等。好的色彩感覺能提高人的生活品位,從兩歲多爸媽們就可以和寶寶一起玩顏色,讓寶寶在涂畫中培養(yǎng)色彩感覺,同時也能培養(yǎng)寶寶的繪畫興趣!相信有不少的爸爸媽媽都在為寶寶的"涂鴉"行為感到撓頭。一方面,怕寶寶滿世界亂畫,畫得家里花花的、身上臟臟的、媽媽忙忙的,媽媽往往是一邊收拾爛攤子,一邊企盼著寶寶能少點一時興起;另一方面,希望寶寶能多畫畫寫寫,不要壓抑寶寶的天性,讓他自由發(fā)揮,好好發(fā)展寶寶的繪畫天分。
關鍵詞:影響;幼兒;理解;圖書;內容;因素
寶寶一降臨,迎接他的就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紅的、黃的、藍的、彩的。也許剛開始寶寶對這一切“熟視無睹”,因為剛出生的寶寶世界是黑白的。隨著寶寶視覺系統(tǒng)的發(fā)育成熟,到三四個月就有了對色彩的感受力。寶寶會通過認識色彩、感知色彩,來享受美的世界。
年輕的爸爸、媽媽也要抓住這最早時期,帶寶寶認識顏色,培養(yǎng)敏銳的色彩感覺,這對寶寶的智力發(fā)展和培養(yǎng)繪畫興趣都大有裨益。不過,寶寶對顏色的認識是逐步變化的過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爸爸媽媽經過不斷訓練和培養(yǎng)。專家在這里告訴你寶寶認知色彩的過程,并指導一些正確的辦法。
寶寶出生0-4個月
1、在寶寶剛出生的0-4個月里,他的視覺還不敏銳,對彩色概念模糊,反而對黑白很敏感。過度絢麗色彩的刺激,可能令寶寶更不安。所以要在寶寶床周圍放放一些黑白幾何圖案,黑白人物頭像,棋盤圖形等等,吸引寶寶追視。
2、這段時間,寶寶床頭的床飾和懸掛物色彩,以紅、黃、藍三原色為主,使寶寶一睜開眼,就能看到有一個彩色的環(huán)境,但又不至于過雜過多,以免擾亂寶寶本不成熟的視覺系統(tǒng)。
3、親密家庭成員的衣著,包括寶寶衣著,床單等,應多些色彩變化,最好不同的色系、色調都要有,讓寶寶看到不同顏色,以免因長期看同一色系,引起視覺遲鈍。柔和,溫暖的顏色最適合此時的寶寶。
寶寶出生4-12個月
4個月開始,寶寶進入了彩色世界,視覺神經對彩色的東西非常敏感。這時候,爸爸媽媽就要重點對寶寶進行色彩感知度和認識度的培養(yǎng)了。
1、現(xiàn)在開始,把寶寶的生活空間布置成多彩的世界。在寶寶的居室里貼上一些色彩調和的畫片掛歷,在寶寶的小床上經常換上一些顏色溫柔的床單和被套,甚至墻壁上畫上七色彩虹都是很美妙和溫馨的。
2、在寶寶的視線內擺放些色彩鮮艷的彩球、塑料玩具、彩色圖案的布書等,如果是能發(fā)出聲響的彩色玩具,寶寶會更喜歡。這不僅對寶寶進行視覺刺激,也對大腦發(fā)育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3、到6、7個月大的時候,寶寶已經能盯著某種顏色或轉動頭部看到別的顏色時,爸爸媽媽要經常指著這個玩具對寶寶說:“這是紅氣球”,“那是小白兔”,“這是黃花”等用語言加以描述,加深寶寶對顏色的感知。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都是寶寶色彩認知的好道具,隨時隨地都可進行培訓。
你家的寶寶是不是經?!皝y涂亂畫”,你有沒有和孩子一起探討他畫的東西呢?你理解你的寶寶在干什么嗎?
一般來說,3歲左右的孩子正處于涂鴉期末期或象征期初期,又該如何指導與對待寶寶的藝術探索呢?
涂鴉末期是“命名涂鴉”時期,具體來說,此時孩子其實是先以涂鴉的心情隨意涂抹,之后開始關注紙上所畫的圖形、線條,開始將二維的圖象與熟知的實物對號了?;蛟S,他會開始告訴你:“媽媽,我畫了一個雞蛋,我畫了一朵花,我畫了太陽……”其實這僅僅是他的想象,而非有目的創(chuàng)作。此時爸爸媽媽最好的態(tài)度就是認可孩子的聯(lián)想,并且和孩子討論他們的畫,用語言補充、說明和發(fā)展畫面。這樣的討論會在孩子的心里逐漸建立一種事物間豐富的關系,這對孩子將來的思維發(fā)展與表達能力都有好處。而且無論是對繪畫還是對語言,都是一種積極而有意義的積累。不過一定要記住,討論的目的僅僅是為了使孩子對涂鴉后的形象加以關注和聯(lián)想,并初嘗創(chuàng)造的喜悅,而并非畫出可以辨認的圖畫。
跟孩子一起探討。和涂鴉期不同,象征期是孩子開始有目的創(chuàng)造形體的時期了。顧名思義,“象征”就是以簡單的符號代表復雜形象。比如一條單線就代表了整個手臂、手掌、手指。一條長長的線,也許就代表了一列火車。而且最初的符號都是孩子們以自己的體驗角度、心智認識發(fā)明的。不論多混亂的畫面,只要你有耐心挖掘,寶藏就在里面,而最為寶貴的也正是這份溝通和理解的過程。爸爸媽媽如果能真正成為孩子們作品的欣賞者,孩子就一定會成長為你心目中的“大師”。
畫畫就是游戲。畫畫對于成人來說是一種美術造型活動,而對于寶寶來說,這種造型活動的最初,其實僅僅是一種游戲。當寶寶1歲多剛剛能夠握住筆時,他們并非把筆視為成人心目中的筆來使用,在他們看來,筆如同其他玩具一樣,僅是玩法不同。畫道道、點點兒都是在玩兒。還有助于小肌肉群的發(fā)育和手眼協(xié)調能力的增強。
了解孩子更重要。寶寶繪畫能力的發(fā)展是有順序與階段性的。國內外許多學者都對學前兒童美術能力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進行過研究。其中美國學者凱洛格就對約100萬張兒童畫進行了研究與歸納,使我們清晰地看到,幼兒繪畫的發(fā)生是從最初的涂鴉線到圓形,再到圓形的組合,然后是畫人,最后再畫人以外的其他東西這樣一個成長歷程,而且不分國界與性別,所有身心正常發(fā)展的兒童,其美術能力發(fā)展的順序都是驚人一致的。從研究中我們認識到。
兒童的美術能力發(fā)展是有順序與階段性的,每一階段各有其典型的表現(xiàn)特征。而且和身心的發(fā)展相吻合。因此,每一階段的表現(xiàn)內容、能力狀態(tài)很難通過教學進行超越。作為父母了解了孩子這些表現(xiàn)特征,會更好地理解寶寶,更有針對性地設計適合孩子的美術活動,客觀合理地對待他們的作品與表現(xiàn)。
以上簡單的說明,咱們先要學會尊重孩子美術能力的發(fā)展,珍視孩子的美術表現(xiàn),才能用心體會小天使們的形象語言。
參考文獻:
[1]《讓幼兒的繪畫閃現(xiàn)創(chuàng)新的光芒》[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2]《中國幼兒教育周刊》[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3]沈建洲;《幼兒美術教育探析》[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4]《嬰幼兒美術能力的發(fā)展》徐曉燕? ? ? ? 幼兒教育? ? ?2005年 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