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菁
最近發(fā)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年到達海洋的塑料達到了1100萬噸。照這個趨勢發(fā)展下去,到2040年,這個數字幾乎翻3倍,達到2900萬噸,把這些塑料平攤在全球的海岸線上,每米就有50公斤。這意味著,未來三十年內海洋將成為巨大的垃圾場,而海岸線也不再是能度假休閑的地方。
海洋塑料污染是所有環(huán)境問題中最突出的。聯合國甚至用“一場必須進行的戰(zhàn)爭”來形容應對海洋塑料污染。
塑料對海洋生物和它們的棲息地造成了嚴重破壞。鳥類因誤食塑料袋喪命,魚類和哺乳動物被廢棄漁網所困。洋流將垃圾堆成“大垃圾帶”,最大的垃圾帶有8萬噸垃圾,面積是法國的3倍。那些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對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的危害就更大了。
01攔截者(Interceptor),2019 by The OceanCleanup
要對付海洋塑料污染,除了清理已有垃圾,防止更多塑料進入海洋同樣重要。
為此,荷蘭非營利組織The Ocean Cleanup推出了河道清理產品“攔截者”(Interceptor)。它由一個類似駁船的裝置和一個浮動屏障構成。垃圾將隨著水流通過屏障進入到裝置里,從水中分離,由傳送帶傳送到一個接駁車上,再被傾倒到另一艘駁船上的垃圾箱中。裝置里所有電子設備,如傳送帶、接駁車、燈、傳感器、數據傳輸器,均由太陽能供電?!癐nterceptor”可以聯網,一旦垃圾箱裝滿,它會自動通知當地的操作人員。該產品的設計可以大規(guī)模生產。
該組織稱,“Interceptor”每天能清除5萬公斤的垃圾——在最優(yōu)條件下可達10萬公斤。目前,印度尼西亞的金卡蓮排水道(Cenkareng Drain)和馬來西亞的巴生河中,已經分別部署了一套這樣的裝置。
01
02
02-03大澳燈(TaiO Light),2018 by Studio Florian and Christine
Studio Florian and Christine工作室是一家目前常駐香港的多學科設計工作室,由Christine Lew和Florian Wegenast組成,二人均畢業(yè)于英國中央圣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2018年,該工作室開展了一項名為“海洋廢料創(chuàng)新計劃”的研究,思考如何將廢舊材料再利用到當代設計產品中,大澳燈(Tai O Light)就是在這一過程中創(chuàng)作的。
大澳燈的主體材料尼龍,來自廢棄的漁網。研究中,該工作室發(fā)現,大多數漁網實際使用壽命只有7到14天。因為尼龍這種最常用于漁網的材料,短時間內相當穩(wěn)定,但在紫外線和海水中暴露時間過長時,會快速老化。而廢棄的尼龍線最終會變成微塑料,造成海洋污染。
除了可持續(xù)設計,工作室還在探索如何保存?zhèn)鹘y(tǒng)工藝的價值,以及如何將它融入到現代制造工藝中。這款燈由3D打印機打印而成,3D打印的長絲由Fishy Filament提供,同時融入了漁網編織技術。在工作室看來,尼龍制成的3D打印長絲和蠟棉漁網,這兩種看似不同的材料,彼此之間具有獨特的契合性,“這導致我們嘗試將漁網編織和3D打印相結合以創(chuàng)建一個混合設計產品,該產品既能展示傳統(tǒng)工藝的美,又能顯出現代設計創(chuàng)新。
“考慮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及最近震驚世界的新冠病毒大流行,我認為我們正處于一個別無選擇的時刻”,荷蘭策展人Anouchka van Driel對《第一財經》雜志說,她最近忙于一場關于環(huán)保的展覽,這場名為《另辟物徑》的展覽正在沈陽的K11購物中心舉行,海洋塑料污染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議題。
“我們的生產體系和經濟運行方式需要改變,如果不想讓地球變得無法修復,除了往可循環(huán)和可再生的方向去努力,我們別無選擇?!?/p>
如同這場展覽所呈現的,海洋塑料越來越受到環(huán)保主義者和設計師的關注,他們設計各種產品,從鞋子、衣服、桌子到汽車,以提高人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并且嘗試提出解決方案。
在環(huán)保主義積極的踐行者里,海洋公益機構Parley for the Oceans是活躍的一個。這個由設計師Cvrill Gutsch于2012年創(chuàng)立的非盈利組織,收集、回收海洋塑料垃圾,將它們重新開發(fā)成富有吸引力的材料,并以“Ocean Plastic”品牌出售。眾多品牌和它合作,比如阿迪達斯。
03
另一家來自荷蘭的海洋垃圾清理公司The Ocean Cleanup也備受矚目。創(chuàng)始人Boyan Slat在2013年創(chuàng)辦這家公司時,只有19歲。他的海洋清理計劃在當時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5年后,他的公司真的開發(fā)出了一臺垃圾清理裝置“System 001”,一個巨大的U型的浮動系統(tǒng)。該設備在2018年9月啟動,但在運行過程中損壞了,經過升級后,該項目又得以重新開始。
但批評也一直存在。一個普遍的指責是,這些消除海洋塑料的努力,頂多能引起人們對海洋問題的關注,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許多人不相信海洋塑料真的能被收集。Parley for the Oceans也部署了漁船來攔截塑料,但事實上,它攔截的垃圾里,有70%到80%都不是來自海洋,而是來自垃圾堆積的海岸。
Slat的海洋清理計劃也遭到質疑。進人海洋的塑料很難有效地捕獲,因為它們大多已分解成長度只有幾毫米的顆粒,研究表明,只有3%的塑料會漂浮在水面或附近。這還沒有將設備對海洋生物的影響、船只的燃料消耗這些因素考慮進去。
04 UltraBOOST Uncaged Parley運動鞋,2016bv阿迪達斯×Parley for fhe Oceans
這款鞋的鞋面由95%的海洋塑料和35%的可回收聚酯纖維構成,鞋帶、鞋跟、鞋墊等部分也都是用回收的廢棄塑料加工而成。編織鞋面的紗線由Parley Ocean Plastic提供。
2015年,阿迪達斯就和Parley for the Oceans合作發(fā)布了一款概念跑鞋,鞋面上的綠色網面由回收的刺網制成,其余的鞋面則是由在馬爾代夫周圍收集的廢塑料制成的。時任阿迪達斯全球執(zhí)行董事Eric Liedtke在聯合國總部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談上向人們展示了這雙環(huán)保概念鞋。不過這款鞋并沒有公開發(fā)售。
04
05
更有人擔心,其他人之所以做這些事,是將環(huán)保當作了一種營銷手段。
Gutsch、Slat確實想產生影響,不過在最近的采訪中,Gutsch也承認,Parleyfor the Oceans的做法是一項品牌宣傳活動,“一面旗幟”,“也是一個象征”。
因為現實是,回收的塑料比原始塑料要貴8到10倍,它們不是原始塑料在經濟上可行的替代品。而且塑料在回收后,質量會進一步下降。
是的,回收不是長期的解決方案,甚至,塑料回收可能會助長塑料經濟。尋找真正可持續(xù)的替代材料,比如海藻、菠蘿葉、食用菌菌絲等,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塑料污染問題。Gutsch正計劃啟動一項研究,希望利用綠色化學和生物制造技術來尋找塑料的替代品。
但在我們找到新材料前,在舊技術向新技術轉換的過程中,可持續(xù)是需要繼續(xù)努力的方向。實際實施和集成到日常產品的設計與生產周期中需要很長時間,距離真正的循環(huán)經濟還很遙遠,談論再多也不過分——尤其是對公眾而言,針對消費方式的討論還不夠多。
“總的來說,我認為在當今世界,環(huán)境是設計師在整個過程和工作中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他們應該對各種因素提出質疑,例如:我使用的材料會對環(huán)境產生什么影響?我的材料從哪里來?該產品用完后會怎樣?這也是當今所有設計教育中都應包含的東西,否則我們無力承擔?!盇nouchka van Driel說。
05 The CaDsule沙漏,2019 by?Brodie Neill
沙漏里一定要裝沙子嗎?
當然不是。這款沙漏的沙子就變成了微塑料,它們是設計師從自己長大的塔斯馬尼亞州的海灘上收集的。他試圖用這個沙漏,讓人們意識到海洋塑料污染問題的嚴重性。
沙漏的頂部和底部繪有地圖,代表南半球和北半球,塑料的來源會被標記其上。在之后的版本,買家可以指定沙漏里塑料的來源。設計師希望提醒人們,全球各個角落都充滿了塑料,拯救地球的時間有限,一不小心,我們的海灘和海岸線將布滿微型塑料,它們就是未來的沙子。
這個沙漏在米蘭設計周期間首度亮相。自2016年推出Gyro桌以來,這位設計師一直在用海洋塑料創(chuàng)作。Gyro桌是一款圓桌,桌面由回收的海洋塑料碎片鑲嵌而成。次年,他推出了一系列使用海洋回收塑料制成的家具Ocean Terrazzo。
06
06 Beach Huts,2016 by Spark
海洋塑料大部分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一種不可生物陴解的塑料,常用于制造塑料瓶和酸奶罐等物品。
設計師已經用它設計了各種各樣的產品,如果是用來建造房子呢?
建筑公司Spark提出了這個想法。它希望在新加坡的海灘,用HDPE建造一系列海灘小屋,這些小屋看上去就像一只只巨型的松果。
這是可行的,將HDPE分類、切碎,然后將顆粒倒入帶狀的模具中并重新加熱,制成瓷磚,覆蓋在建筑物的外部。該公司表示,這與使用瓦片來蓋簡單房屋的方式非常相似。
它承認HDPE不可能成為主要的建筑材料,但為設計師提供了很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