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安濤 何文毅 潘清華 汪艷霞
(1 貴州大學(xué) 茶學(xué)院,貴州 貴陽 550025;2 貴州大學(xué) 茶葉工程與技術(shù)中心,貴州 貴陽 550025)
花茶是由具有香氣的鮮花與茶坯拌和窨制而成,利用鮮花吐香和茶坯吸香來達(dá)到茶引花香,增益茶味的目的[1]。我國花茶種類很多,茉莉花、桂花、玫瑰花、臘梅花等都已用作花茶窨制,其中茉莉花茶、桂花茶、臘梅花茶等都廣受消費者歡迎,茉莉花茶產(chǎn)銷量最大,約占窨茶用香花總量的80%[2]。
臘梅[Chimonanthuspraecox(Linn.)Link],別名蠟?zāi)?、蠟花等,屬于臘梅科臘梅屬,是原產(chǎn)于我國一種古老的珍貴花木,在我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栽植歷史[3]。臘梅在冬季開花,花期較長,從11 月份直到次年3 月,盛產(chǎn)于四川、貴州等地。臘梅用途廣泛,除作為觀賞栽培外,還是一種環(huán)保植物,它能抗多種有害氣體。臘梅花茶具馥郁的香氣,其香似梅,清雅芬芳、穩(wěn)定持久[4]。臘梅的藥用價值也很高,其根、葉、花均可入藥:其根、莖有散瘀消腫、活血順氣的功效;葉可治瘡疥紅腫疼痛;花為治心煩口渴,清涼解暑生津藥;花蕾煉制的花油治燙傷效果明顯,花還可以提取香精和做花茶[5]。
張偉、楊桂芳等人研究了窨制時間、次數(shù),茶坯含水量,配花量等對臘梅花茶感官品質(zhì)和主要理化成分的影響[6];陳學(xué)林對臘梅花茶窨制技術(shù)進(jìn)行了試驗研究確定了適窨花種、鮮花開放度以及窨制溫度、時間、次數(shù)等相關(guān)工藝參數(shù)[7]。臘梅花茶的開發(fā)具有較大優(yōu)勢:(1)獨特的生理習(xí)性。臘梅栽培普遍,冬天開花,花期長,采收量大;先開花后生葉的臘梅花采收方便;(2)可增加冬季清閑的茶農(nóng)經(jīng)濟(jì)收入[8]。目前臘梅花茶的加工主要參照茉莉花茶加工工藝,冬季不利于茶坯吸香,工藝有待提高[9]。本研究從臘梅花開放程度、配花量、窨制方式等影響花茶品質(zhì)的重要因素研究探討臘梅花茶加工工藝,以豐富茶葉種類,提高臘梅花茶品質(zhì),為花茶加工提供一定理論基礎(chǔ)。
以湄潭翠芽作為茶坯、不同的開放程度新鮮素心臘梅花制作臘梅花茶。
1.2.1 實驗儀器
電子天平、鋁盒、恒溫干燥箱、干燥器、電熱恒溫水浴鍋、分光光度計、粉碎機(jī)、電子秤、篩子、烘干機(jī)等。
1.2.2 試驗藥品
酒石酸鐵、鹽酸、堿式醋酸鉛、9N 硫酸、磷酸鹽緩沖液、茚三酮等。
分別試驗窨制方式、臘梅花開放程度、配花量等因素對臘梅花茶品質(zhì)的影響。窨制條件:溫度25℃,濕度70%~90%,干燥溫度70~90℃,干燥至茶葉含水量5%左右。不同處理具體參數(shù)如下表1 所示:
表1 不同處理具體參數(shù)
1.3.1 不同窨制方式
分別以密閉(處理1)、敞開(處理2)的方式,相同的配花量(10%)臘梅花開放程度(半開放)臘梅花50 克,與500 克湄潭翠芽窨制28h。
1.3.2 不同臘梅花開放程度
分別以花蕾期(處理3)、半開放(處理4)和全開放(處理5)臘梅花50 克,與500 克湄潭翠芽,密閉窨制28h。
1.3.3 不同配花量
分別以配花量5%(處理6)、10%(處理7)、15%(處理8),開放程度為半開放的臘梅花,與500 克湄潭翠芽,密閉窨制28h。
1.3.4 臘梅花茶感官品質(zhì)分析
由5 名專業(yè)評茶員,按照國家標(biāo)準(zhǔn)進(jìn)行感官審評[10-11]。分別對不同處理臘梅花茶的外形(形狀、色澤、整碎和凈度)、湯色、香氣、滋味和葉底這五項因子進(jìn)行審評。采用的審評方法是通用法(花茶的審評方法),即采用3g 試樣150ml 開水沖泡4 分鐘。采用百分加權(quán)平均法,品質(zhì)分?jǐn)?shù)按照外形20%、湯色5%、香氣35%、滋味35%和葉底10%的比例進(jìn)行審評,并計算得分。以評茶術(shù)語和評分記錄審評結(jié)果。
1.3.5 臘梅花茶品質(zhì)成分測定
從感官審評中選擇各項因子最優(yōu)、分?jǐn)?shù)最高的處理和茶坯,分別測定最佳臘梅花茶和茶坯中茶葉水分含量、茶葉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咖啡堿含量、氨基酸含量品質(zhì)成分含量,從而得出茶坯與最佳臘梅花茶品質(zhì)成分的變化。
理化檢測方法
① 水分含量測定:GB/8304-87
② 水浸出物含量測定:GB/8305-2013
③ 茶多酚含量測定:GB/8313-2018
④ 咖啡堿含量測定:GB/8312-2018
⑤ 氨基酸含量的測定:GB/8314-2013
以不同的窨制方式(密閉、敞開),不同開放程度臘梅花(花蕾期、50%開放、全展),不同比例的配花量(5%、10%、15%)制作臘梅花茶,分別對各處理臘梅花茶進(jìn)行感官品質(zhì)比較分析,結(jié)果如下表2 所示:
表2 不同加工工藝臘梅花茶感官品質(zhì)
由表2 可知:設(shè)置單一變量,在配花量(10%)、臘梅花的開放程度(半開)相同的情況下,密閉(處理1)和敞開(處理2)外形均是扁平光滑、色澤翠綠、尚勻整、凈,處理1 評分略低于處理2,分別為90 和91 分;湯色均黃綠明亮,分?jǐn)?shù)均為92 分;香氣以密閉的窨制方式效果更好,處理1 臘梅花茶花香馥郁鮮靈、香氣持久,處理2 花香尚濃,評分分別為95 和91 分;處理1 和處理2 滋味均醇厚回甘,但評分上處理1 為95 分,略高于處理2 的 92 分;葉底均翠綠明亮,處理1 評分87 分,略低于處理2。但是評分總分,處理1 為最高,達(dá)到93.05 分。由此可見,在臘梅花的開放程度(半開放)、配花量(10%)相同的情況下,密閉和敞開窨制臘梅花茶品質(zhì)均較好,但密閉窨制方式讓臘梅花茶感官品質(zhì)更佳。
設(shè)置單一變量在配花量(10%)、窨制方式(密閉)相同的情況下,分別以花蕾期(處理3)、半開放(處理4)、全開放(處理5)的臘梅花進(jìn)行窨制,結(jié)果顯示外形均是扁平光滑、色澤翠綠、尚勻整、凈,處理3 和處理4的評分為91 分,略高于處理5 的90 分;處理4 和處理5 湯色均黃綠明亮,評分均為92 分,而處理3 為黃綠尚亮,評分為90,略低于處理4 和處理5。在香氣上處理4 的香氣最好,評語為花香馥郁鮮靈、香氣持久,評分為95 分,處理5 的次之,評語為花香馥郁鮮靈、持久,評分為93 分,第三是處理3,評語是略帶花香,評分為89 分;滋味處理4 醇厚回甘,評分為95 分,處理5 醇厚回甘,評分為94 分,處理3 為醇和,評分為88 分;三者葉底均為翠綠明亮,但處理3、4 的評分略低,為87 分,處理5 的評分為88 分。最后得分最高的為處理4,分?jǐn)?shù)為93.25 分,處理5 次之,分?jǐn)?shù)為92.15 分,最后是處理3,分?jǐn)?shù)為88.95 分。所以得出:在窨制方式(密閉)、配花量(10%)相同的情況下,臘梅花的不同開放程度為半開放的臘梅花茶感官品質(zhì)最佳,花蕾期的臘梅花茶略佳,全開放的臘梅花茶略差。
設(shè)置單一變量在臘梅花的開放程度(半開放)、窨制方式(密閉)相同的情況下,分別以5%(處理6)、10%(處理7)、15%(處理8)的配花量進(jìn)行窨制,結(jié)果顯示在外形均為扁平光滑、色澤翠綠、尚勻整、凈,但處理6與處理8 的得分為91 分,處理7 的得分略低,為90;在湯色上處理7 和處理8 均黃綠明亮,評分均為92 分,而處理6 的要略差,評語為黃綠尚亮,評分為90 分;在香氣上處理7 為花香馥郁鮮靈、香氣持久,評分為91 分,處理6 的次之,評語是透素,評分為88 分,處理8 的最差,評語是花香馥郁、略帶水悶,評分為84 分;滋味審評中最佳的是處理7,評語和分?jǐn)?shù)分別是醇厚回甘、95 分,第二是處理6,評語和分?jǐn)?shù)分別是醇厚略帶生青、88 分,得分低的是處理8,評語和分?jǐn)?shù)分別是醇厚略帶水味、87 分;三者葉底均為翠綠明亮,但處理6、7 的評分略高,為87 分,處理8 的評分為86 分。綜上得出最佳的配花量為10%的臘梅花茶,評分為93.05 分,其次是配花量為5%的臘梅花茶,評分為89.3 分,最后是配花量為15%的臘梅花茶,評分是86.9 分。所以得出:在窨制方式(密閉)、臘梅花的不同開放程度相同的情況下,配花量為10%的臘梅花茶感官品質(zhì)最佳,配花量為5%及10%的略差。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不同工藝做出的臘梅花茶的外形和葉底基本一致,采取單一變量不同的窨制方式(密閉、敞開),臘梅花的不同開放程度(花蕾期、半開放、全開放),不同比例的配花量(5%、10%、15%),從感官審評的評語和評分來看,窨制方式為密閉、臘梅花的不同開放程度為半開放、配花量為10%臘梅花茶感官品質(zhì)最佳。
從2.1 各處理臘梅花茶感官品質(zhì)結(jié)果看,窨制方式為密閉,臘梅花的開放程度為50%,配花量為10%的臘梅花茶品質(zhì)最佳。最佳品質(zhì)臘梅花茶內(nèi)含成分變化測定結(jié)果如下表3 所示:
表3 不同加工工藝臘梅花茶品質(zhì)成分含量
水浸出物是指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用沸水萃取茶葉中的可溶性物質(zhì),水浸出物的質(zhì)量分?jǐn)?shù)一般為30%~47%[12],水浸出物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茶湯的濃淡和厚薄,反映內(nèi)含成分的多寡,與茶葉品質(zhì)成正相關(guān)。由表3 可以看出,窨制后臘梅花茶水浸出物含量較高,超過一般茶水平,窨制后,水浸出物含量顯著提高,從47.62%提高到55.76%,提高了8.14%,可見臘梅窨制明顯增加了茶葉的內(nèi)含物質(zhì)。
茶多酚是茶湯滋味濃度以及湯色的決定因素,是綠茶的重要品質(zhì)成分,其含量必須控制在一個適當(dāng)?shù)姆秶畠?nèi),在20%~25%時綠茶品質(zhì)較佳[13]。從表3 可以看出,處理4 的茶多酚含量為20.11%,而茶坯茶多酚含量為25.02%,臘梅花茶茶多酚含量變化不顯著。由于是茶花混合窨制,窨制過程中難免會發(fā)生一些氧化反應(yīng),茶多酚的含量下降在所難免,但是茶多酚的含量還是保持在20%~25%,說明成品臘梅花茶的品質(zhì)較好。
綠茶咖啡堿的含量一般在2%~4%,從表3 可看出,處理4 以及茶坯的咖啡堿含量為3.15%和3.28,含量居中,最優(yōu)成品臘梅花茶的咖啡堿稍有降低,經(jīng)SSR 法兩者差異顯著,咖啡堿含量降低后茶葉口感苦澀味減少。氨基酸是茶葉中具有氨基和羧基的有機(jī)化合物,是茶葉中的主要化學(xué)成分之一,其構(gòu)成茶湯鮮爽滋味的主體成分,很多研究結(jié)果表明,綠茶中氨基酸的質(zhì)量分?jǐn)?shù)與品質(zhì)成顯著的正相關(guān),氨基酸質(zhì)量分?jǐn)?shù)高,綠茶品質(zhì)就好[14]。由表3 可知處理4 和茶坯的氨基酸含量均較高,達(dá)到了3.12%和2.85%,處理4 略高于茶坯的氨基酸含量,提高了0.27%。說明臘梅窨制增加了茶葉的鮮爽滋味。
很多研究表明,酚氨比可以較好地反映綠茶的滋味品質(zhì)。一般,只有在茶多酚與氨基酸含量均高且比值較低時,滋味才濃而鮮爽;當(dāng)茶多酚含量低、氨基酸含量高時,酚氨比雖然較低,但是味淡而鮮爽;當(dāng)茶多酚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酚氨比較高時,則味濃而苦澀[15]。由表3 可知,茶坯的酚氨比為8.78,酚氨比較高,茶多酚含量高而氨基酸含量較低,所以滋味較苦澀。處理4 酚氨比為6.45,酚氨比較低,茶多酚含量低而氨基酸含量較高,所以滋味較鮮爽,可見臘梅窨制明顯增加了茶葉的鮮爽滋味。
從感官審評來看,窨制方式為密閉、臘梅花的不同開放程度為50%、配花量為10%做出來的臘梅花茶感官品質(zhì)最好,得分最高,為93.25 分,外形扁平光滑、色澤翠綠、尚勻整、凈,湯色黃綠明亮,香氣為花香馥郁鮮靈、香氣持久,滋味醇厚回甘,葉底翠綠明亮,各項感官品質(zhì)結(jié)果都比其他處理要高。以敞開的方式窨制花茶,花香不夠明顯、鮮靈。以開放程度為花蕾期、全展的臘梅花制作的臘梅花茶湯色、香氣不及50%開展制作的臘梅花茶。配花量為5%、15%做出的臘梅花茶感官質(zhì)量要差于配花量10%制成的臘梅花茶。
從內(nèi)質(zhì)審評方面,最佳臘梅花茶水浸出物、氨基酸含量稍微的升高,而茶多酚、咖啡堿以及水分含量降低,特別是水分含量降低較明顯,其余的內(nèi)質(zhì)成分變化不大。最佳成品臘梅花茶的內(nèi)含成分十分豐富,水浸出物含量為55.76%、茶多酚含量為20.11%、咖啡堿含量為3.15%、氨基酸含量為3.12%;茶坯的水浸出物含量為47.62%、茶多酚含量為23.61%、咖啡堿含量為3.27%、氨基酸含量為2.85%。水浸出物的升高使得臘梅花茶的內(nèi)含成分更加豐富,氨基酸的提高使得臘梅花茶滋味更加鮮爽,茶多酚、咖啡堿含量的降低也能讓臘梅花茶的苦澀味減少。
茶葉品質(zhì)由感官和內(nèi)含品質(zhì)共同決定,最佳臘梅花茶和茶坯的水浸出物含量均較高,茶多酚等內(nèi)含物質(zhì)豐富,所以其滋味鮮爽濃烈。最佳臘梅花茶茶多酚、咖啡堿經(jīng)過窨制后均降低,而氨基酸含量提高,在香氣滋味中,由于茶多酚、咖啡堿含量降低,氨基酸含量的提高,所以最佳臘梅花茶花香馥郁鮮靈、醇厚回甘。
綜合以上可以得出,在密閉的窨制方式中配花量為10%、臘梅花的開放程度為50%的加工工藝制作的臘梅花茶品質(zhì)最佳。本次實驗主要是研究出一種臘梅花茶的加工工藝,臘梅花茶的香氣口感尤為重要,從感官審評的結(jié)果看,最優(yōu)的處理已經(jīng)達(dá)到我們的要求,所以此款臘梅花茶可大力推廣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