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仙
(山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31)
路基排水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單位排出地表水、地下水而選擇的一種有效方式。若是地表水或者是地下水滲入市政道路路基,就可能會造成路面、路基出現(xiàn)塌陷或者是翻漿等問題,從而影響到市政道路的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甚至還會引發(fā)道路交通事故,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須掌握路基排水施工技術原則與要點,通過一系列措施保證路基排水施工質(zhì)量。而路基排水施工技術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技術,加之市政道路工程項目的現(xiàn)場地理環(huán)境與水文條件也比較復雜,路基排水施工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設計計劃方案進行,同時排水設計計劃方案的水平也會對路基排水施工效果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1]?;诖?,在市政道路路基排水施工前,應綜合分析與研究道路工程各項影響因素,編制科學、合理地路基排水施工設計計劃方案,然后嚴格按照方案進行施工,從而才能夠切實保證市政道路路基排水施工質(zhì)量。
首先,在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排水施工結束之后必須保證路基排水效果滿足標準要求,能夠有效防止因地表水或是地下水大量滲入而產(chǎn)生的路基、路面沉陷以及路基翻漿等問題。其次,施工前需要編制科學、合理地路基排水施工技術設計計劃方案,同時綜合分析市政道路工程實際狀況選擇與之匹配的排水設施,以切實提升排水效果。
市政道路路基排水施工基本處在自然環(huán)境下,很容易受到溫度與天氣等要素的影響,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排水施工前必須綜合分析現(xiàn)場情況,然后采用合理的施工技術方法。與此同時,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排水施工往往會涉及到地下作業(yè),現(xiàn)場需要進行照明,由此施工技術人員才可以注意施工細節(jié),有效提升施工質(zhì)量[2]。此外,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可以應用的路基排水施工技術比較多,如邊溝排水、暗溝排水、滲溝排水等施工技術。
在市政道路工程地基排水施工中可以采用的技術類型比較多,比如邊溝施工、排水溝施工以及截水溝施工等技術,不同的排水施工技術有著各自的技術要點與質(zhì)量標準。
(1)邊溝施工技術。邊溝主要建立在道路挖方地段或填土比較低的地段,針對邊溝出水口設計需要綜合分析現(xiàn)場氣候環(huán)境條件,若是選擇梯形邊溝則應將排水口的間隔控制在500 米以內(nèi),而降雨量相對集中的區(qū)域需要將邊溝排水口的間隔控制在300 米以內(nèi);若是選擇三角形邊溝則應將排水口的間隔控制在200m 以內(nèi),由此才能夠保證地基排水效果,同時避免邊溝水流溢出[3]。在路基邊溝排水施工前,需要對現(xiàn)場施工條件進行深入調(diào)研,結合工程現(xiàn)場土質(zhì)、氣候條件等編制科學、可行的邊溝排水施工計劃方案,從而才能夠切實發(fā)揮出地基邊溝排水作用。
(2)排水溝施工技術。排水溝需要結合道路工程具體排水量設計溝橫斷面尺寸與類型,一般排水溝要比邊溝的橫斷面尺寸略高,而排水固類型的選擇應通過分析道路工程現(xiàn)場地質(zhì)條件而定,若是工程現(xiàn)場是土質(zhì)地段,應選擇梯形排水溝,若是石質(zhì)地段則應選擇矩形排水溝,對于排水溝的寬度和深度至少要超過0.5m。針對土質(zhì)排水溝而言,其邊坡坡度的設計應該控制在1:1 至1:1.5[4]。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保證排水溝呈現(xiàn)直線型,而轉彎位置需要保證弧線半徑高于10m。針對排水溝的施工長度要結合道路工程實際情況而定,通常要控制在500m 以內(nèi)。若是排水溝必須沿著道路兩側布設,應該使其和路基之間的距離控制在3m 以上。
(3)截水溝施工技術。在截水溝設計之前需要對工程現(xiàn)場環(huán)境展開實地調(diào)查,然后選擇最佳的截水溝位置,從而切實發(fā)揮出攔截流水的作用;針對截水溝的溝底寬度設計需要以現(xiàn)場流水量為依據(jù),使流水可以有效排出;針對截水溝的邊坡和路基之間的距離,應重點考慮工程現(xiàn)場的土質(zhì)情況,若是土質(zhì)正常則將距離控制在5m 之上,若是為黃土土質(zhì)則距離應至少高于10m,并且必須完成截水溝防滲處理。而在排水溝具體施工時出水口應與排水設施有效銜接,同時必須牢固穩(wěn)定,截水溝的長度一般小于500m,截水溝的出水口一般選擇在天然水溝或是橋涵進水口位置。
地下排水的主要目的是及時排出地下水,從而保證道路路基的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目前,地下排水技術基本分為暗溝施工、滲井施工以及反濾層施工等技術。
(1)反濾層施工技術。此種技術主要分為粒料反濾層技術與土工布反濾層技術等,粒料反濾層施工技術的關鍵點在于材料的選用,最佳材料是形狀、大小相對均勻的碎石或者是砂礫,并進行分層填筑;而土工布反濾層主要選擇縫合形式施工,同時土工布搭接寬度至少達到100m[5]。此外,土工布材料的強度必須滿足標準規(guī)定,其中土工織物強度詳見表1。
表1 土工織物的強度
(2)暗溝施工技術。結合市政道路工程現(xiàn)場具體情況,選擇在道路路基的兩側或者是一側邊溝下建立暗溝,具體施工程序是準備工作、測量放樣、劃定地下水范圍、挖井溝、鋪蓋板、填砂礫等。在暗溝施工之前需要根據(jù)實地調(diào)研結果完成暗溝、出水口的設計。而在碎石鋪設過程中需要選用直徑在30mm 至50mm 區(qū)間的卵石或是碎石,厚度大約為1.5cm,由此才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出攔截地下水的作用。
(3)滲溝施工技術。該施工技術包含的類型比較多,比如填石滲溝、洞式滲溝以及管式滲溝等(如圖1 所示),所以在滲溝施工之前必須確定選擇的滲溝類型,然后才可施工。針對地下水量比較多的區(qū)域,應選擇洞式滲溝施工技術,其不但可以實現(xiàn)順暢排水,也可以提高排水效果。但是洞式滲溝施工必須保證填料的頂面比地下的水位要高,同時滲溝的頂部需要完成封閉處理,避免泥沙流入到反濾層或者是地表水流入滲溝,一般封閉層的高度至少需要達到500mm。滲溝施工技術流程是準備、測量放樣、開挖溝槽與驗槽、填鋪滲溝材料、夯實。
圖1 滲溝類型
(4)滲井施工技術。此項技術的應用必須注意下述幾個方面:①科學設計滲井尺寸,通常滲井尺寸需要控制在50cm 至60cm 區(qū)間,而滲井的深度必須保證能夠把地表水或者是淺層地下水引入到透水層;②選擇最佳的滲井填充料,主要可以使用碎石、卵石以及砂礫等,其中滲井下透水層應該使用碎石或者是卵石,而滲井的上防水層則使用砂礫,所以必須認真、仔細篩選滲井填充料,且不同填充料間絕不可以混雜,由此才可以發(fā)揮出滲井的作用;③通過建立反濾層,將地下水中的雜質(zhì)過濾掉,從而避免滲井出現(xiàn)堵塞問題,實現(xiàn)順暢滲水。
路基排水是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的有效方式,有關部門必須科學、合理地應用路基排水施工技術?;诖?,要綜合分析市政道路工程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路基排水施工技術,并編制可行的施工技術方案,從而才能夠提升排水效果,保證路基質(zhì)量,實現(xiàn)道路的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