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濬鍶
(沈陽建筑大學,遼寧沈陽 110000)
隨著當代生活中家庭構成和生活方式日益多樣化,個人的住宅形態(tài)也沒有固定的答案。住宅設計中的一個特性就是它并不總是簡單明確地得出唯一恰當?shù)姆桨竅1-3]。
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說過“人是萬物的尺度”。人與人自身尺寸是設計的標尺,是最符合人感覺的空間尺寸[4-6]。依據(jù)人體尺寸為標準,物體及空間的形狀大小和規(guī)模才能有秩序地被整理、分類和構成。住宅作為人類舒適生活的容器,無論是決定家人聚集關系的客廳大小,還是決定用于休息的臥室大小,人體尺寸與人的動作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設計目標要與人體尺寸相匹配。這種搭配可以是靜態(tài)匹配,例如人坐在沙發(fā)上,靠在欄桿或依偎在一處空間里。同時也存在著動態(tài)的匹配,當人進入一幢建筑的門廳,爬上一段樓梯或者穿過建筑物的房間都存在此類匹配。第三種匹配是一部分空間如何適應人的需求,如何維持適當?shù)纳缃痪嚯x以及對人的私人空間如何進行控制。這些匹配影響著人的感覺以及在空間中的行為。
無論是設計新住宅,還是對現(xiàn)有住宅進行改造,設計師都努力在活動的需求與為活動提供空間的建筑性質(zhì)之間創(chuàng)造相互適合的關系[7]。一些活動之間可能需要緊密聯(lián)系或者彼此需要相互鄰近,而其他活動由于隱私的原因需要一定的距離或互相隔離。一些活動可能要求能較容易地進入,而其他活動可能需要控制進出。一些活動可能需要日光或自然通風,而其他活動可能不需要在外墻窗戶的附近進行。一些活動可能有具體的空間要求,而其他活動可能會更加靈活一些,或者能夠和其他活動共用某個空間。
設計住宅前,設計師要充分了解房主的基本信息、理想的居住方式以及真實的設計訴求等。通常,房主并無成型的設計建議,只能給出一些模糊的、雜亂的、腦中想象的片段,這些片段就是偏好??梢蕴崛殓姁鄣念伾?、特別的風格、特別的愛好。而有些房主會在與設計師溝通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想要怎樣的居住方式。所以,設計師不僅要認真聽取對方的需求,還要根據(jù)聽到的許多片段信息,整理并思考后為對方提出居住建議。在此基礎上不斷溝通,互相理解,才能完成使用者希望的、真正滿足其需求的住宅。
施羅德住宅的房主是一名母親和她的三個孩子。施羅德夫人希望孩子們能盡量和她以及來訪者們有更多的機會相處,從而有更多的生活體驗(圖1)。為此,設計師里特維爾德沒有按照傳統(tǒng)方式,分開大人和孩子住居的空間,而是將客廳與飯廳設計在一個大空間里,使用可移動式的隔斷隔出夫人的臥室和孩子們的臥室。施羅德夫人的另一個需求是一層的部分房間要用于出租。里特維爾德將通常設在一樓的客廳和飯廳挪到二樓,使得這棟住宅雖然身處住宅小區(qū),卻不必擔心視線問題,可以打開更多的窗戶,讓建筑整體成為開放性的空間。設計上除了建筑的大門以外,還有直接出入租用房間的入口,并且每個房間里都帶有廚房,可以單獨供水供電。施羅德住宅設計的成功在于滿足了使用者“少隔閡,多通達”的設計需求和對共享開放精神的追求,所以才會形成各空間連成一體且各個空間都相對平等的設計。
客廳是住宅中最典型的公共空間。其不像臥室或飯廳,人們在客廳的行動沒有特別的規(guī)矩。在今天的住宅設計中,客廳的設計已經(jīng)成為住宅設計的代表。那么,什么樣的客廳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其一是客廳的位置選擇??蛷d要成為住宅中公共開放的空間,其可以放在家里正中央的位置,也可以是與入戶口直接連接的位置,甚至不一定非得是室內(nèi),可以是中庭,可以是屋頂,也可以是伸出去的平臺[8]。作為設計師需要根據(jù)使用者真實的需求進行多種方式的考慮。阿爾托的夏季別墅中,因為使用者只在氣候較好的夏季有使用需求,阿爾托認為屋外才是最舒適的場所,遂將主要客廳設在中庭(圖2)。露天的院子四周用圍墻圍起,即使在室外也有被安全包圍的舒適感,形成庭院式的舒適客廳。
圖1 施德羅住宅示意圖
圖2 客廳設計示意圖
圖3 臥室設計示意圖
其二是滿足舒適交流的需求。客廳的設計看似都滿足舒適溫馨與溝通交流的需求,但實際上每個家庭成員都擁有自己的獨立房間,加之手機等電子用品帶來的信息沖擊,分散隔閡了家人之間溝通,使得本該是家人歡聚的客廳正逐漸失去了它的價值。但無論生活方式怎樣變化,人與人之間始終需要交流與陪伴。設計師應該通過改變客廳沙發(fā)布局等方式滿足不同親密關系之間對話的需求。流水別墅中的客廳[9-10],就是一個非常舒適的聚集空間(圖2)。這間客廳由沿窗邊特制的長沙發(fā)、石頭堆砌的暖爐和書架構成,它的舒適不僅取決于恰如其分的空間大小和家具等構件的擺放,而且取決于設計有核心的部分,起到了將使用者們匯聚的目的。先有聚集才可能產(chǎn)生之后的親密交流,暖爐是該空間的核心亮點,讓人們愿意聚集在一起并且感到舒適,加之沙發(fā)布局的靈活處理,滿足了人與人之間不同對話方式的需求。
據(jù)說人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臥室里度過[11],臥室是住宅空間中必不可少功能區(qū)。與客廳不同,臥室是一個人或兩個人使用的私密性空間。它的主要目的是睡眠,需要安靜和放松的環(huán)境,通常會設計在房內(nèi)靠里且離大門最遠的地方。此外,臥室也是使用者可以獨自放松的地方,可以讀書、聽音樂,沉浸在個人世界里,需要兼顧書房的功能又要與之不同,所以設計上要格外注重舒適度和私密度的具體把握。設計師應該根據(jù)使用者的動作需求,在床的周圍應該留出合適的空間,準備床頭的小桌或臺燈等家具。另外,還要考慮好衣服或書籍的儲物方便,防止個人的物品占用到客廳這種家人共同使用的地方。除此之外,不作畫蛇添足,影響使用的氛圍。雅各布住宅臥室的天花板比客廳要低,空間雖小卻很安逸(圖3)。從窗戶可以看到中庭的景色,備有書架、書桌、衣柜等,除了睡覺的時間以外,白天也可以一個人安靜地度過,氛圍安靜而舒適。再比如賴特設計的洛倫·波普住宅(圖3),臥室的大小,床、衣柜、窗戶的位置均設計巧妙,例如床的各部分既有獨立的功能又能組合在一起,組合后就是帶走儲物功能的床等,非常值得參考。
做飯這一操作,有時候需要一天三次,所以廚房這一場所應該嚴格按照人體工程學進行設計,避免給操作者帶來身體負擔。例如操作臺面等高度都與身體疲勞程度有著很大的關系,雖然每個人的身高不盡相同,但近年的操作臺高度在850-900mm,進深在600-650mm左右。另外,還需要考慮的諸如吊柜高度與身高關系、空間的封閉程度、形式與使用者行為特點和飲食習慣等具體的需求。
飯廳是家人聚集較多的場所之一。飯廳的主要目的是就餐,雖然要考慮上菜是否方便,但是如果飯廳能看到做飯時廚房的雜亂環(huán)境,也頗影響就餐環(huán)境。所以要仔細考慮飯廳和廚房之間的關系,無論遠近,都是飯廳與廚房之間應有的距離。雅各布住宅的飯廳設計在廚房的旁邊,在這一空間打造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朝東打開的窗戶和沿窗定制的長沙發(fā),使用者可以沐浴在早晨的暖陽下舒適享用早餐,白天可坐在長沙發(fā)上眺望庭院。做好的飯菜可以馬上端到飯廳,同時也讓飯廳具有充足的空間和令人放松的就餐環(huán)境(圖4)。
入浴這一行為除了清潔身體以外,還有消除一天疲勞、放松精神的心理意義。為此,越來越多的家庭會選擇浴缸、淋浴及洗浴臺的組合形式。除此之外,考慮到清潔的需要,浴室與衛(wèi)生間的干濕分離、地漏的位置等處理關系也很重要。所有建筑中,可能沒有比薩伏伊別墅[12]的主臥室和與浴室連成一體更有名的了(圖4)。它與臥室之間只用一個窗簾隔開,天花板上打開一塊天窗,能夠讓陽光從外射入,很有室外的感覺。而且,整間房間沒有隔斷,連成一體,十分開放,浴槽旁邊還專門制作了舒適的躺椅,這些細節(jié)都很有獨到之處且充滿樂趣。薩伏伊別墅這棟建筑改變了人們傳統(tǒng)的住宅觀念,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入浴觀念。
當代社會使用者越來越重視儲物空間的設置。如若儲物設計的不合理,物品就會沒有容身之處,空間就會變得凌亂。設計師可以利用好空間中邊邊角角的空間,還可以通過巧妙地運用折疊、隱藏、下沉等手法進行設計并與室內(nèi)風格達成統(tǒng)一[13]。另外,設計儲物家具最重要的是要符合放入里面的物品大小和設計在取放方便的位置。需要根據(jù)使用者的行為習慣與人體尺寸進行具體設計,否則儲物將變成用來藏東西的地方。母親之家又名“狹長的小房子”(圖5),其設計貼合當代年輕人的蝸居生活,在儲物設計上下大功夫,尋找縫隙空間用于儲物,或與其他功能兼用等,以保障儲物所需要的空間。比如隔開客房的臥室與客廳的拉門背后就設計了儲物柜,這道拉門同時也用作儲物柜的柜門。從這些細節(jié)中不難看出設計師對使用者生活的體驗和觀察。
圖4 飯廳 & 衛(wèi)生間設計示意圖
圖5 儲物空間設計示意圖
室內(nèi)設計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屬于視覺設計,因此不可避免的需要考慮美學,美感韻律。具體分為以下六點,其一是空間功能上的合適比例尺度。功能可以正常運轉(zhuǎn)的設計,當然與使用者的目的及使用者的生理尺寸和功能尺寸直接相關。為了理解和最終實現(xiàn)住宅空間的功能和目標,必須仔細分析此空間中使用者及其真實的活動的需求。其二是視覺上多樣性的統(tǒng)一。例如客廳設計中,地毯、沙發(fā)、桌椅、裝飾擺件等各個具體的要素之間在材質(zhì)、風格、色彩、規(guī)律等視覺效果上要是統(tǒng)一的、整體的,不能雜亂無章,沒有主次。其三是圖底關系的認知?!佰镗詾槠?,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贝藶槲覈枷爰依献釉趦汕Ф嗄昵皩Α坝信c無”、“實與虛”的哲學作了開創(chuàng)性的論述。深刻揭示了空間的意義。在圖底關系的認知上,也應該從空間的三維關系進行思考,最后反映成圖底關系。其四是三維構圖里韻律、和諧、平衡。這就需要運用黃金分割法則、對角線法則、三分法則等確定下來或是約定俗成的美感規(guī)律等精準構圖。其五是室內(nèi)構件適度的朝向。構件應該朝向向陽的、良好的視野或者朝向室內(nèi)視覺焦點,起到分隔空間、暗示重點等作用。其六是空間內(nèi)的構件應合理的選擇、搭配形狀、色彩、質(zhì)感和圖案[15]。
人的喜好和價值觀千差萬別,只要房主滿意度高,可以說任何形式的住宅都能夠叫做優(yōu)秀住宅。但是居住者具有“時間觀念”的心理,即住宅設計具有一定特殊性,一旦裝修完成后可能很多年都不會發(fā)生改變,這是住宅設計與服務性場所設計的顯著差別。因此在住宅設計過程中,一方面要保證住宅設計的時代感,帶給居住者一種全新的居住體驗,滿足其當前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隨著居住時間的延長,居住者極易在心理上產(chǎn)生一種厭倦感,對當初住宅設計效果產(chǎn)生一定想法,設計師應具有預感的前瞻性。即便是在多年以后,居住者依然對住宅設計感到滿意,激發(fā)其情感共鳴,從而達到理想的住宅設計效果。要想設計這樣的住宅,首先需要打破思想的條條框框,自由想象“人希望住在怎樣的建筑中”,并為這一想象做準備,最終形成預感。
住宅設計是為了提高室內(nèi)空間的使用功能,以便于使用者在空間內(nèi)更便捷、舒適與愉悅地完成任務和開展活動。在住宅設計中,根據(jù)使用者偏愛、功能需求、美學韻律和行為導向等因素,將被需要的目標組織成三維的空間模式。這些模式所產(chǎn)生的元素之間的關系最終決定了一個空間的視覺品質(zhì)和功能的舒適性,并且響使用者對它的感知與使用,觀點、情緒和個性。因此,真實反映人的需求所確定的設計目標,才能最大化地完善空間功能,增加美感并提高居住者的心理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