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無效婚姻 主要不足 立法建議
作者簡介:常文,江蘇泰有律師事務所主任。
中圖分類號:D923.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8.186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快速發(fā)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思想日益發(fā)生變化,婚姻關系也比以往迎來更多的困難和挑戰(zhàn),并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在2001年的《婚姻法》修正案上,全國人大首次確定了無效婚姻制度。這是婚姻立法的重大進步,不僅填補了我國無效婚姻制度的空白,完善了我國婚姻法律制度,對婚姻的成立有了進一步保障,減少了現(xiàn)實中的婚姻糾紛,同時也為維護婚姻當事人的正當權益提供了依據(jù)。但是,從司法實踐來看,由于立法方面的缺失致使司法實踐中裁判不一,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司法公信力和婚姻家庭法治建設的進程[1]。
所謂無效婚姻就是指由于違反法定要件而自始不產生法律效力的已締結婚姻。在無效婚姻中,男女兩性的婚姻行為是非法的,既不符合結婚要件,更不具有法律效力。
(一)無效婚姻的類型
根據(jù)我國《婚姻法》的規(guī)定,婚姻無效的情形具體分為四種:其一,重婚的; 其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其三,婚前患有醫(yī)學上認為不應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其四,未達法定婚齡的。
第一,重婚的。具體是指已經擁有配偶的人又和他人登記結婚的行為,或者明知他人已經有配偶,仍與他人登記結婚的行為。即已經有了一個婚姻關系,又與他人締結第二個婚姻關系。其具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一是法律上的重婚。二是事實上的重婚。事實上的重婚也是目前引發(fā)離婚最常見的原因。重婚是違反婚姻法一夫一妻原則的違法犯罪行為,構成重婚罪的,不僅婚姻無效,而且還必須承擔刑事責任。
第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包括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從遺傳學的角度來考量,近親結婚會大大提高隱性遺傳病的概率;近親結婚的某些多基因遺傳病的發(fā)病率高于非近親結婚;近親結婚的孩子早期死亡率和畸形率也比較高。也就是說,近親結婚很容易集中雙方的弱點和缺點,極大的提高遺傳病的發(fā)生率,損害下一代的健康,影響家庭幸福。
第三,婚前患有醫(y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不應當結婚的疾病通常指的是傳染類、遺傳類及精神類等特殊的疾病,其共同點是對配偶或是后代產生不良影響。禁止患有嚴重疾病的男女結婚,對于維護個體的家庭和諧、社會的穩(wěn)定、保護下一代健康等長遠利益來看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順應時代發(fā)展趨勢的。
第四,未到法定婚齡的。根據(jù)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男性結婚時年齡不得早于二十二周歲,女性結婚時年齡不得早于二十周歲。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只要結婚時年齡未達到法定婚齡,就沒有結婚的主體資格,其構建的婚姻關系就屬無效。
(二)婚姻無效的法律后果及無效事由補正
根據(jù)我國《婚姻法》的規(guī)定,重婚、近親婚、患有不適合結婚的疾病、未達法定結婚年齡,婚姻自始無效。而這四種婚姻的效力是否能補正?當事人或是有資格申請的利害關系人在無效事由消失的情況下,是否能向法院申請婚姻無效?如果不能認定婚姻無效,則認為無效婚姻可補正。 如果可以認定婚姻無效,則認為無效婚姻不可補正。雖然,最高人民法院已經以司法解釋的方式規(guī)定了無效婚姻是可以補正的,但是在學界對于無效婚姻補正問題一直存在爭議。
對于重婚的,如果事后原配偶死亡或者離婚,那么重婚導致的無效婚姻是否可以轉為有效婚姻? 贊同者認為,從最高人民院司法解釋(一)的文理上解釋無效婚姻是可以補正的,自配偶死亡或離婚時,重婚的非法關系就可以轉為合法;反對者認為,無效婚姻可否補正,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因重婚違反了公序良俗,褻瀆了純潔而美好的情感,其所導致的無效婚姻應不存在阻卻事由,屬于絕對無效。我們支持第二種觀點。不論重婚者是仍然存在兩個婚姻關系,還是只剩下一個婚姻關系,都應當宣告婚姻無效,構成犯罪的,還應予以刑罰制裁,以此來顯示法律的公正、嚴明,同時也給人警醒。
對于婚前患有醫(y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疾病的無效婚姻,雖然學界也有不同觀點存在,但我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分別對待:婚后尚未治愈的不能被補正,婚后已治愈的則可以被補正。因為立法規(guī)定不應當結婚疾病的無效婚姻本意就是為了防止其他人受到嚴重的傳染病危害,結婚前患有不適合結婚的疾病,如果在婚后已得到有效治療并已痊愈,就沒有禁止的必要了。即使根據(jù)《婚姻法》第十條,也是尚未治愈的疾病婚姻才屬于無效。婚姻中應該是治愈了身體的同時也就治愈了婚姻的無效事由,該無效婚姻理所應當?shù)乜梢匝a正。
對親屬婚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是否可以補正。有觀點認為,如果當事人之間保證婚后放棄生育下一代,不違背法律規(guī)定的“優(yōu)生優(yōu)育”的禁止目的,無效婚姻可以被補正,不再得以申請宣告婚姻無效。但我們認為,法律是嚴肅的,執(zhí)行標準也應該統(tǒng)一,如果僅憑當事人的事前承諾或是保證就能給予豁免,那勢必會引起公共認知的混亂,同時法律的漏洞也會被越來越多人利用,相關法條也就會失去存在的價值。
(三) 完善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的法律后果
大家都知道,立法活動其實就是立法者在一定的立法理念基礎上,對于不同群體利益進行衡量的結果。我們前文已論述過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涉及的公共權益和私人權益并不相同,將其法律后果適用同一條文,不加以區(qū)分顯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應該充分考慮婚姻的性質和實際生活,結合國情適當借鑒國外先進立法,對自始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區(qū)別對待[4]。首先,應該取消可撤銷婚姻的溯及力,減少可撤銷婚姻中無過錯方(比如說可撤銷婚姻中的無辜方和子女)的意外風險。締結違法婚姻、實施違法行為的是父母雙方或一方,子女沒有任何錯誤,然而卻因此受到種種不利影響,這對于子女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其次,對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的財產分割方式加以調整。應當充分考慮雙方當事人的主觀意志和責任程度,作出與之相匹配的分割方案。最后,取消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的稱謂,不分婚生子女或非婚生子女,將所有子女都稱為子女,將無效婚姻當事人所生的子女在法律上視同為婚生子女[5],從而更好地保護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存續(xù)期間所形成的事實關系,更合理地解決其財產、子女問題。
(四)建立健全無效婚姻的弱勢群體救濟制度
公平正義為良好的法律所主張,也只有通過良好的法律才能實現(xiàn)。在無效婚姻與可撤銷婚姻當中,弱勢群體以無過錯當事人及其子女居多。因而,給予弱勢群體保護和救濟,減少其因婚姻無效而帶來的精神和財產損失無疑是公平正義的。從社會立法實踐來看,各國的立法也大都經歷了一個由只注重制裁慢慢發(fā)展到制裁與救濟并重的過程。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健全無效婚姻賠償制度,用法律的形式明確規(guī)定:對人民法院、婚姻登記機認定婚姻無效的,受害一方有權向另一方提出民事賠償?shù)囊骩6]。這不僅可以起到預防違法婚姻,懲處無效婚姻過錯方,增加其違法成本;同時還可以防止違法糾紛大量發(fā)生,起到穩(wěn)定法治秩序的作用,從而進一步體現(xiàn)法律的公平、公正原則。建立無效婚姻損害賠償制度可以采取非過錯方可主張賠償?shù)脑瓌t,若是雙方皆有過錯,則采取過錯相抵的原則。無論是采取非過錯方主張賠償?shù)脑瓌t還是采取雙方過錯相抵的原則,物質損失和精神損失皆可請求損害賠償。
婚姻是男女雙方共同前行的基本動力,更是社會穩(wěn)定進步的基石。穩(wěn)定的婚姻關系,有利于促進家庭健康發(fā)展,更有利于促進社會快速進步。大量無效婚姻的存在,與倫理道德相違背,也必然會對社會產生著極大的危害性。因此,應該在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立法的基礎上,針對《婚姻法》的漏洞與不足,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我國的無效婚姻制度,使其法定事由、申請主體、法律后果以及救濟制度更加完善、更加合理,并且能更好地體現(xiàn)法律的人文關懷精神,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社會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廖夢舟.論我國可撤銷婚姻和無效婚姻制度的完善[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0(3).
[2]孫利娟.我國無效婚姻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思考[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6).
[3]黃丹丹.無效婚姻轉正的法治出路[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
[4]劉余香.我國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求索,2011(4).
[5]肖必恒.論我國無效婚姻制度[J].人民論壇,2011(5).
[6]王小英.試論我國無效婚姻立法的缺陷及完善[J].法學雜志,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