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 ?要】學生表達能力主要包含書面表達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低學段的語文課程閱讀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身心成長情況、思維特點與興趣愛好等,通過針對性的閱讀指導,使學生能夠在全面的學習過程中進行較好的表達能力鍛煉。本文從現(xiàn)階段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對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yǎng)進行了不同角度研究,旨在通過相關研究成果提高閱讀教學的開展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表達能力;小學語文
一、引言
學生的表達能力作為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工作的重點培養(yǎng)項目之一,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需要教師對其引起重視,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情境創(chuàng)設以及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使學生能夠在全面的教學培養(yǎng)過程中得到較好的表達能力鍛煉。
二、表達能力的相關概述
小學低學段的學生,由于文字積累、學科思維與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在文字表達、表達兩方面存在敘述不清、缺乏表述邏輯與文字應用能力較差的情況,使得語文課程的學習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從教學的角度上看,隨著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的持續(xù)推進,使得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需要關注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文字表述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教師在當前的教學背景下,需要關注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yǎng),通過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模式優(yōu)化等方式,確保學生能夠在當前較好的教學指導下獲得較好的表達能力培養(yǎng)。[1]
三、重視閱讀過程中的詞匯積累與邏輯訓練
閱讀活動對于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起到詞匯量積累、文字表述方式模仿以及深化內容理解等方面的作用。閱讀活動還可通過朗讀的方式,使學生結合文章的邏輯結構訓練自身的表述方式。不同類型的文章,其突出的核心思想不同,表述方式也存在一定差異。比如在《富饒的西沙群島》的文章中,其核心思想在于描述地方特色,并在描述中表達自身對景物的情感。而在《司馬光》一課中,其文章的核心思想在于講解司馬光行事果斷,砸缸救人的故事,在偏向故事性的文章中,其敘述的方式具有一定的邏輯結構,通過閱讀學習的方式,教師可引導學生在進行口頭說明時,結合邏輯上的順序進行描述,比如由近至遠或由遠及近、由里到外或者從外至里。此外,在詞匯量的積累上,閱讀文章所能積累下的詞匯量較多,不同類型的文章,其主要的形容詞、名詞以及描述方式等都存在一定差異,在表達能力中,詞匯量是影響學生能夠順暢、準確表達事物或者事件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幫助學生建立表達邏輯
根據(jù)小學階段的學生的平均認知水平,在思維導圖的表達能力培養(yǎng)工作中,需要對其進行專項設計,確保學生能夠從思維導圖的理論劃分、重點闡述內容、思維遞進模式等方面較好理解表述所涉及的思維邏輯。從語文表達的教學指導上看,通過該方面的教學指導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與表達能力等,可采用多種的活動形式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其在相應的訓練活動中發(fā)揮想象,不再拘泥于固定的交流模板,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表達能力、理解能力與詞匯運用能力等。[2]一般情況下,設計思維導圖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即:
第一,突出核心部分。小學語文的學科知識體系中都具有較為明顯核心部分,根據(jù)課文類型的不同、中心思想的不同,思維導圖的核心設計需要進行相應的制定,通過簡短的文字描述,使課文突出核心內容。以此使學生在進行表達的過程中,能夠結合課文對主要內容的描述方式,以此使語言的組織邏輯愈加完善。
第二,模塊劃分明確。思維導圖在知識模塊的劃分工作中,需要確保其有序性,并且能夠層次分明進行理論內容的闡釋,使學生能夠根據(jù)思維上的遞進關系進行理論內容方面的理解。
第三,尊重學生的思維特性。思維導圖具有強烈的個人思維特點,在前期表達的指導工作中,教師可對學生進行思維導圖構建上的示范,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維導圖方面的構建,即自主進行表達的思維模式構建。
五、組織多種表達活動
表達能力的活動形式主要分為自主性與互動性,前者主要通過學生進行自主表達,如演講模式、自我介紹模式等;后者主要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或者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進行表達能力方面的鍛煉。不同學生在交流活動中,其對話能力、表述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可能存在部分學生溝通不暢等情況。
在學生進行口頭表達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建立良好的教學引導模式,即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描述情況給予中肯、鼓勵的教學評估,以此鼓勵和引導學生大膽進行表達。
比如,在自我介紹的表達訓練活動中,教師可組織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環(huán)境、興趣愛好以及家庭人數(shù)等進行介紹。通過此種形式訓練學生勇于進行表達的習慣以及表達的思維邏輯訓練。此外,還可引導學生通過相互間的交流進行基于課文學習的辯論活動,如課文辯論會等形式,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表達的邏輯性與熟練性。
結語:
綜上,教師在當前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教學工作中,需要重視閱讀指導過程中的學生表達能力培養(yǎng),通過教學模式、方法等方面的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確保學生能夠在當前的閱讀學習過程中鍛煉較好的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陳葉.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成功:中下,2017:96.
[2]蘇定江.語文教學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J].新教育(海南),2017: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