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燕
【摘?要】 目的:探討心理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本院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64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護理,觀察組聯(lián)用心理干預。結果:觀察組術前1d、麻醉誘導前0.5h及術后第2d的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后,兩組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及心理功能評分明顯升高,觀察組更高(P<0.05)。結論:心理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有較好的護理效果。
【關鍵詞】 心理干預;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焦慮評分
文章編號:WHR2020054005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一種臨床廣為開展的手術,因具有創(chuàng)傷小、切口愈合美觀、恢復快等多種明顯的優(yōu)勢,受到患者和醫(yī)生的認可[1]。但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患者術后疼痛以及術前焦慮的護理干預也逐漸引起臨床上重視,對患者開展心理干預的重要性也日益受到關注。本研究對心理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效果進行了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本院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64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齡24~67歲,平均(48.13±7.25)歲;體質(zhì)量43~92kg,平均(64.29±8.24)kg;單純膽囊內(nèi)有細小結石患者8例,膽囊結石伴慢性膽囊炎患者10例,膽囊結石伴急性膽囊炎患者14例。對照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齡24~67歲,平均(47.19±6.34)歲;體質(zhì)量43~92kg,平均(64.38±7.26)kg;單純膽囊內(nèi)有細小結石患者7例,膽囊結石伴慢性膽囊炎患者10例,膽囊結石伴急性膽囊炎患者15例。兩組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護理,包括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生命體征監(jiān)測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用心理干預:1)術前心理干預:大多數(shù)患者缺乏對腹腔鏡手術的了解,容易出現(xiàn)害怕和懷疑的心理,術前護士要詳細和系統(tǒng)地了解患者的就診一般資料和性格、心理狀態(tài)、日常生活習慣等情況,評估患者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前的心理狀態(tài)。根據(jù)其個體情況與患者進行深入的溝通,理解患者的想法,不斷強化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的力度,用細致、耐心、熱情的態(tài)度傾聽患者的疑慮和需求,認真為患者分析患病的可能原因。采用個人訪談、書面材料和集體教育等方法,講解所患疾病的飲食護理、治療知識、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科學性及先進性、術前的準備工作、術后的恢復問題等,使其對手術的操作途徑、過程、手術特點和術后并發(fā)癥等有簡單的了解,從而可以正確認識疾病。手術前指導患者進行一些身心放松的訓練,根據(jù)患者的喜好進行聽音樂、與他人聊天等,以分散注意力,積極進行手術;2)術后心理干預: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護士需要加強關心患者,當患者麻醉蘇醒后,需要馬上告訴其手術已經(jīng)成功完成,以打消其害怕和憂慮的心理。另外,術后患者會出現(xiàn)肋痛、惡心、噯氣、嘔吐等現(xiàn)象,患者由此容易出現(xiàn)不良心理,護士要認真與患者溝通,詳細解釋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幫助患者正視臨床癥狀。家屬作為患者的重要支柱,護士同時需要把患者的手術情況、飲食護理、預后等情況及時告訴家屬,指導家屬積極的配合,為患者提供和諧與溫馨的護理氛圍。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術前1d、麻醉誘導前0.5h及術后第2d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記錄兩組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及心理功能等生活質(zhì)量評分。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對比用t檢驗,組間率的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術前1d、麻醉誘導前0.5h及術后第2d的SAS評分比較
觀察組術前1d、麻醉誘導前0.5h及術后第2d的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及心理功能評分比較
護理后,兩組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及心理功能評分明顯升高(P<0.05),觀察組明顯更高(P<0.05)。見表2。
3?討論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主要是以修補和切除等方式來達到治療膽囊疾病的效果,術后創(chuàng)口常會出現(xiàn)痛感,甚至出現(xiàn)并發(fā)癥,使得患者對手術產(chǎn)生焦慮情緒,害怕無法忍受手術的疼痛,擔心手術不成功而導致其他的并發(fā)癥等[2]。臨床上常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情緒焦慮,嚴重時會引起心悸、失眠、心率加快和血壓升高等現(xiàn)象,甚至已經(jīng)失去了治療的信心,不利于機體的恢復。多項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圍術期極易發(fā)生焦慮情緒,影響患者的心率、適應感和血壓等,特別是老年患者的手術耐受性較低,圍術期的焦慮情緒更易不利于麻醉的順利實施[3]。隨著現(xiàn)在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開始普及,心理護理作為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給予情感支持的一種重要輔助治療手段,已經(jīng)成為外科手術治療的一個重要部分。心理干預指的是醫(yī)護人員包括??漆t(yī)師、心理醫(yī)師和護理人員運用專業(yè)的心理學知識,有步驟、有計劃的對于患者已經(jīng)存在的或者潛在的心理需求、心理問題、心理狀態(tài)進行心理關懷,而致發(fā)生預期目標改變的過程。心理護理與技術護理不同,其主要通過護理人員或者醫(yī)師的言語、態(tài)度、行為等途徑,對患者的感受以及認知產(chǎn)生影響,進而達到提高生活質(zhì)量、減輕痛苦、促進身心健康的效果。本研究結果觀察組術前1d、麻醉誘導前0.5h及術后第2d的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心理干預能明顯降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前1d、麻醉誘導前0.5h及術后第2d患者的焦慮評分,還能明顯改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及心理功能。
綜上所述,心理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有較好的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 許柳琴,陳瑜,郭秋蘭,等.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與傳統(tǒng)護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1):1008-1010.
[2] 孫秀芹.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與傳統(tǒng)護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的應用研究[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04(68):13380-13381.
[3] 楊月.護理干預對降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負性心理的影響[J].黑龍江醫(yī)學,2016,40(10):95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