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娜孜·吐爾遜
【摘?要】 目的:分析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過程中使用短期胰島素泵對于患者治療效果與胰島β細胞分泌情況造成的影響。方法: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醫(yī)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隨機選取45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在三餐前進行胰島素的注射,研究組采用短期胰島素泵的方式進行干預,對患者治療效果與胰島β細胞分泌情況進行分析與比較。結果: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在空腹與餐后2h狀態(tài)下的血糖指標均出現(xiàn)下降趨勢,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在空腹與餐后2h狀態(tài)下的血清C-肽指標均出現(xiàn)上升趨勢,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在血液相關指標方面,研究組在甘油三酯、總膽固醇、糖化血紅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方面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組間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結論: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通過短期胰島素泵的合理使用,有利于促進患者治療效果與胰島β細胞分泌水平的優(yōu)化,對于患者健康具有積極價值。
【關鍵詞】 2型糖尿病;治療方法;胰島素泵;臨床效果
文章編號:WHR2020054003
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方法上,傳統(tǒng)療法主要通過皮下胰島素注射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然而,實踐表明,該療法的治療效果有待進一步提升[1]。針對這一問題,經過研究,有學者表示,通過胰島素泵對患者進行胰島素的持續(xù)泵注,有利于患者治療水平的有效提升與優(yōu)化[2]。本研究分析了短期胰島素泵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及胰島β細胞分泌的影響,現(xiàn)將研究內容整理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者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醫(yī)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隨機選取45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中男11例,女12例;患者年齡37~60歲,平均(45.57±2.45)歲;研究組男14例,女8例;患者年齡40~61歲,平均(44.71±2.33)歲;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在治療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應積極做好患者飲食與運動計劃的制定,以便保障患者合理飲食與足量運動,同時,應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對其胰島素的用量進行調節(jié)。
1.2.1?對照組?在三餐前進行胰島素注射,主要干預內容如下:由醫(yī)療人員根據(jù)患者體質情況進行胰島素的使用劑量調整,并在患者一日三餐前使用注射器對患者進行皮下輸注干預。
1.2.2?研究組?采用短期胰島素泵的方式進行干預,主要干預內容如下:由醫(yī)療人員根據(jù)患者體質情況制定胰島素的使用劑量,在患者臍部兩側進行胰島素泵的放置,設備型號為優(yōu)泵PH300型。通過胰島素泵,經導管與埋置針頭對患者進行胰島素的持續(xù)泵注干預。
1.3?觀察標準
本次研究中,研究者將患者血糖水平、血清C-肽指標以及血液指標作為主要評價標準,其中,血液指標包括甘油三酯、總膽固醇、糖化血紅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者選取統(tǒng)計軟件SPSS 20.0對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研究對象血糖指標情況
治療前,兩組血糖指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糖指標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數(shù)據(jù)見表1。
2.2?研究對象血清C-肽指標情況
治療前,兩組血清C-肽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清C-肽指標均有所上升,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數(shù)據(jù)見表2。
2.3?研究對象血液指標情況
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甘油三酯、總膽固醇、糖化血紅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均出現(xiàn)下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組間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數(shù)據(jù)見表3。
3?討論
作為臨床中常見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在我國的患者數(shù)量相對較高。相關調查顯示,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日常飲食結構的轉變,該病的發(fā)病率處于上升趨勢,從而不利于國民健康的有效維系[3]。研究人員指出,該病在中年人群中較為常見,從發(fā)病機制的角度分析,該病與患者胰島β細胞分泌情況之間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有效推動患者胰島β細胞分泌情況的合理優(yōu)化并實現(xiàn)細胞功能的恢復,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工作的開展具有積極的意義與價值[4]。近年來,相關研究表明,在2型糖尿病治療過程中,通過胰島素泵的使用,有利于推動患者治療質量的合理提升與優(yōu)化[5]。
研究表明,與傳統(tǒng)皮下注射相比,采用胰島素泵對患者進行持續(xù)性胰島素泵注有利于提升患者治療效果與胰島β細胞分泌情況的合理優(yōu)化,對于患者健康保障具有積極作用。
綜上,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工作中,為了合理提升患者治療質量,醫(yī)療人員應采用胰島素泵對患者進行胰島素的短期泵注干預。
參考文獻
[1] 陳冬云,陳宇浩,莫婉梨,等.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對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臨床研究[J].罕少疾病雜志,2019,26(06):41-43.
[2] 陳偉偉,王玉芬,車琦.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對初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9,22(06):763-765.
[3] 鐘燕,邱成旭,謝芳,等.初發(fā)2型糖尿病早期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與頸動脈內膜厚度的相關性研究[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9,15(06):32-33.
[4] 周廣舉,崔佳樂,李宜臻,等.胰島素短期強化治療后不同治療方案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其相關指標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2019,14(12):1813-1817.
[5] 甘賢澤,董萍,周蒨,等.3餐前短效胰島素加甘精胰島素和胰島素泵短期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9,40(10):47-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