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嬌
眾所周知,文言文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由于文言文的詞匯晦澀難懂,且其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和哲理,因此,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文言文有一定的難度。在開展高中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多個角度促進學生積累文言文基礎知識,為學生文言文的后續(xù)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形式,加強學生對文言文的整體把握,提高學生的文言文語感,使學生能夠融會貫通文言知識。
一、提高學生興趣
在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文言文知識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晦澀難懂,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喪失學習信心,導致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學習興趣低下和學習勢頭不足等現(xiàn)象。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就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充分提高學生文言文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的熱愛之情,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高效學習。廣大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突破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中主動吸收文言文知識,使得枯燥、呆板的文言文知識變得生動有趣。
如在學習蘇軾的《赤壁賦》這篇文言文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朗讀文章,共同翻譯這篇文章,并對文章中的重點詞匯進行討論,通過這樣的形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文言文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另一方面,提高了文言文教學的趣味性,降低了文言文學習的門檻。隨后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搶答,哪一個小組能夠準確并且快速地翻譯出相應的詞匯,哪個小組就會獲得勝利。通過這樣的形式,一方面,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積極的學習勢頭,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詞匯和翻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在課堂開展中被充分激發(fā)出來,使枯燥無味的文言文翻譯和文言重點詞匯的學習變得有趣起來。最后,教師要對在課堂中表現(xiàn)優(yōu)秀和積極的學生提出表揚,通過這樣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促進學生高效學習。
教師在課堂上要扮演管理者的角色,關注各個學習小組的合作動態(tài),及時幫助和鼓勵那些怠惰消極的學生,從而促進高中文言文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
二、積累基礎知識
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往往由于基礎知識薄弱等原因導致學生的后續(xù)學習難以展開。為了突破學生學習的瓶頸,教師要在文言文的基礎知識學習上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在文言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指出文言文知識的重點和難點,著重講解考試容易考到的文言文基礎內容,對詞匯、翻譯、語法、句式進行深入講解。通過這樣的形式,就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文言文知識,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舉一反三,掌握更多的文言文知識。如在學習《鴻門宴》這篇文言文時,當中有一句話:“項伯殺人,臣活之?!边@里的“活”是一個動詞,意思是“使……活”,是“活”字的使動用法。通過對“活”這個字的講解,可以促進學生對文言詞義的進一步理解,使得學生正確掌握使動用法的特點,能夠使學生在面對其他文言文時,將使動用法融會貫通,更加準確地把握文言詞匯的含義。
同時,教師也可以給學生講解關于文言文作者的背景資料,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的生平經歷,通過這樣的形式使得學生更加深刻地把握文言文的內在感情,促進學生對文言文的整體把握。如在學習《蘭亭集序》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關于作者王羲之的生平經歷,通過這樣的形式展現(xiàn)作者當時的所思所想,促進學生對這篇文言文思想情感的整體把握。公元353年,作者王羲之邀請了四十一位好友、高官,在山陰蘭亭飲酒作詩,由王羲之為他們所寫詩篇作序。所以,《蘭亭集序》這篇文章不但描繪的是自然景色優(yōu)美和好友相聚的歡愉心情,還在其中表達了作者對生死的坦然、對命運的感慨。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就能夠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不斷把握詞匯和語法,更重要的是能夠體會到文言文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這樣的形式也能夠促進高中文言文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幫助學生在文言文課堂教學中獲得更大的進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綜合素養(yǎng)。
三、體驗文章情感
文言文的知識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具有枯燥難懂的特點,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勢頭,教師要在課堂中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文言文知識。在相應的教學情境中,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汲取知識,更加深刻地理解古人的所思所想和行為方式。同時,運用聲音、圖像、視頻等多媒體形式刺激學生多感官共同投入到文言文的學習當中來,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文言文的內在情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學習《荊軻刺秦王》這篇文章的過程中,為了促進學生對這一文章的學習效果,教師就可以先運用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播放電影《荊軻刺秦王》中相應的片段,讓學生了解太子丹派荊軻去刺殺秦王的理由和荊軻去刺殺秦王當時的想法、態(tài)度,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太子丹、荊軻和秦王這三個人物之間的關系,能夠幫助學生更準確地認識這幾位歷史人物,進而促進學生對《荊軻刺秦王》這個故事的理解,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把握這篇文言文的思想內涵,幫助學生了解這一段歷史。
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就能夠對文言文學習充滿興趣,并且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文言文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同時,為了促進學生對文言文思想情感的學習和體驗,教師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播放相應的文言文朗誦片段,讓學生體會到文言字詞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促進學生對文言文內在意蘊的理解。教師運用影視片段的形式,可以幫助學生熟悉文言文的內容,促進學生審美情趣的提高,加強學生對文言字詞的理解,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知識的整體把握。
綜上所述,在開展高中文言文教學時教師要下足功夫,找到更多、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能夠更好、更快地學習文言文知識,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教師要運用新穎多樣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在文言文課堂上的參與程度,使得學生不但能夠提高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能夠豐富基礎知識,促進學生對文言文思想情感和對古人生活形式的的共情性體驗。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用多樣化的方法,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最終提升高中文言文課堂教學的實效。
作者單位:甘肅省張掖市實驗中學(7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