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琴
【關鍵詞】全程心理護理;剖宮產;初產婦;疼痛;心理狀況
前言? ?分娩是一個女性正常生理過程,但由于分娩具有一定風險和疼痛感,產婦尤其是初產婦在分娩期間容易出現(xiàn)生理和心理上的應激反應。而剖宮產產婦出于對手術創(chuàng)傷、術后疼痛、麻醉副作用等情況的擔憂,常有焦慮、緊張、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影響產婦的內分泌,也易造成肌肉緊張,增加疼痛感,不利于產后恢復[1]。在初產婦分娩期間,良好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能夠幫助產婦掌握相關分娩知識和育兒知識,調節(jié)其身心狀態(tài),提高分娩質量[2]。本研究對剖宮產初產婦采用全程心理護理干預,觀察其對產婦產后疼痛、心理狀況的影響,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以2016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行剖宮產的78例初產婦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對其進行分組,常規(guī)組與護理組各39例。常規(guī)組年齡20~32歲,平均(28.60±2.13)歲;孕周37~41周,平均(39.60±1.04)周。護理組年齡22~33歲,平均(28.71±2.29)歲;孕周37~41周,平均(39.32±0.96)周。兩組孕婦的一般資料差異較小,有可比性(P>0.05)。納入標準:產婦≥20歲,具有良好理解能力和交流能力;產婦知曉研究,愿意參與并配合相關工作;排除標準:有聽力障礙、精神疾病、嚴重妊娠并發(fā)癥及其他嚴重疾病者。
1.2方法
常規(guī)組行一般剖宮產護理,產前講解注意事項,做好手術準備,產后予以飲食指導、清潔指導、體征觀察等。護理組在常規(guī)基礎上應用全程心理護理干預:
①術前:加強與產婦和家屬的交流,了解產婦文化程度、性格、心理情況及其對剖宮產的認知,并引導產婦說出對剖宮產的疑問和顧慮,如:對疼痛和麻醉副作用的擔憂等,針對其個體情況予以對應的醫(yī)學知識講解和心理疏導??刹捎脠D冊、視頻等資料向產婦與家屬講解剖宮產知識,溫和耐心地解答產婦問題,指導產婦通過調節(jié)呼吸方式、聊天、看電視等方式放松心情,緩解產婦的焦慮、恐懼心理,增強其信心。
②術中:保持手術室內空氣清新,溫濕適宜,陪同產婦進入手術室后與其保持交流,介紹主治醫(yī)師及其他醫(yī)務人員。醫(yī)護人員之間也可進行輕松的聊天交流,營造輕松的氛圍,降低產婦陌生感、緊張感和不安感。講解術前各項準備操作,以獲取產婦配合,若感覺產婦較為緊張,則需予以言語鼓勵、安慰、表揚,也可通過肢體接觸予以精神支持,指導產婦放松身心,配合醫(yī)師完成手術,并講解術中可能出現(xiàn)的牽拉和不適感,以免產婦緊張。
③術后:告知產婦手術十分順利,新生兒情況良好,并讓新生兒與產婦皮膚接觸,增強產婦的信心、幸福感和滿足感。返回病房后詳細講解生活、飲食、清潔等方面注意事項,指導產婦練習母乳喂養(yǎng),激發(fā)其母性。告知產婦麻醉效果消退后可能存在疼痛感,講解疼痛原因、預計疼痛程度、預計持續(xù)時間等。同時囑家屬注意陪伴,予以更多的關注、關心和精神支持。指導產婦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緩解疼痛,積極與產婦談論育兒知識,以轉移其對疼痛的注意力,必要時予以藥物止痛。
④出院指導:進一步強化產后相關知識教育和宣傳,并指導產婦喂養(yǎng)嬰兒的方法,囑咐產婦出院后按時服用抗感染藥物,保持心情舒暢、營養(yǎng)均衡。產后1月護理人員電話隨訪,了解產婦身體恢復情況,并囑咐家屬多關心、照顧產婦,并幫助產婦照顧胎兒,使產婦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和關愛,有利于產婦產后恢復。
1.3觀察指標
比較產婦產后6h、產后12h、產后24h的疼痛感,并記錄疼痛時間。以VAS評分法進行評估,按產婦疼痛程度記0~10分,0分表示無痛,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采用焦慮自量表(SAS)、抑郁自量表(SDS)評估產婦剖宮產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兩個量表均為25題,總分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產婦心理狀態(tài)越差[3]。
1.4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用t比較,P<0.05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產婦疼痛感及疼痛時間的比較
護理組產婦產后6h、12h、24h疼痛評分均低于常規(guī)組,疼痛時間短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1。
2.2兩組產婦心理狀態(tài)的比較
護理組產婦產前、產后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2。
分娩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生理過程,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產婦在分娩時可以選擇順產和剖宮產。近幾年,剖宮產率越來越高。剖宮產雖然能夠解決妊娠難產的問題,但是剖宮產屬于創(chuàng)傷性操作,或多或少都會對產婦生理和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特別是針對一些初產婦,由于她們缺乏分娩知識和分娩經驗,在面對剖宮產時通常應激反應較嚴重,術前常有焦慮情緒,引起身心緊張,睡眠不佳,進而影響神經-內分泌,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等變化,增加剖宮產手術風險[4]。而術后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也可放大軀體上的疼痛和不適感[5]。因此,對剖宮產初產婦應用心理護理十分重要。
全程心理干預指醫(yī)院的相關護理人員從心理學的角度,對初產婦行為意識和心理狀態(tài)進行科學的評估,緩解初產婦術前存在的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從而使初產婦能夠保持輕松、平和的心態(tài)接受剖宮產手術,這樣能夠有效降低產婦手術風險,也能夠減輕產婦疼痛程度,使產婦能夠順利的完成分娩[6]。產婦入院后,護理人員要及時的想產婦介紹醫(yī)院和病房的基本環(huán)境。盡量使產婦消除對醫(yī)院的陌生感。同時護理人員要耐心的與產婦及其家屬進行交流、溝通,讓產婦知道分娩疼痛是一種正?,F(xiàn)象,不用過于緊張[7]。并讓產婦知道手術是在麻醉狀態(tài)下進行,術中不會有疼痛感,可以放心的進入手術室,醫(yī)護人員告訴患者要以平和的心態(tài)待產,手術過程中有專門的護理人員陪伴,多鼓勵產婦,給予產婦心理上的安慰,緩解產婦術中疼痛感。產后的護理主要是抗感染護理、疼痛護理、飲食護理和新生兒護理方面,這個階段主要是囑咐產婦注意營養(yǎng)均衡,盡量下床活動,疼痛難以忍受的情況下可以服用止痛藥物,但是注意服藥期間禁止哺乳[8]。對新生兒的護理主要是指導產婦正確泌乳,指導產婦怎樣科學護理新生兒,消除初產婦產后焦慮心理。并鼓勵家屬多與產婦交流,多理解和幫助產婦,預防產后抑郁的產生。有關研究顯示,全程心里護理能夠有效降低產后出血,增加產后48h內泌乳量,同時增加新生兒的Appgar評分,有效促進產婦產后恢復,應用于初產婦剖宮產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中,將心理護理貫穿產婦剖宮產全程,術前依據(jù)產婦個體情況予以分娩知識講解和心理疏導,關注產婦心理狀態(tài),指導其調節(jié)情緒,能夠使產婦對剖宮產產生正確認知,降低緊張、焦慮感。本研究結果中,護理組產婦在產前、產后的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常規(guī)組(P<0.05),可見全程心理護理對于調節(jié)產婦心理狀態(tài)有確切效果。術中產婦在麻醉作用下通常無明顯疼痛感,但在環(huán)境影響下,仍容易產生緊張情緒,引起體征波動。護理人員需營造輕松、舒適的手術室氛圍,主動與產婦交流,予以產婦鼓勵和安慰,從而使產婦的情緒平穩(wěn)、愉悅,有助于手術順利進行。產后及早進行母嬰接觸,能夠激發(fā)產婦母性,增加幸福感;同時關注產婦心理狀態(tài),囑家屬加強陪伴,與產婦交流育兒心得,能夠轉移產婦對疼痛的注意力,改善其心情,從而減輕術后疼痛感。本研究結果中,護理組產婦術后不同階段的疼痛評分均低于常規(guī)組,疼痛時間短于常規(guī)組(P<0.05),說明心理干預能夠減輕產婦疼痛,加快恢復速度。
綜上所述,對剖宮產初產婦應用全程心理護理干預,有助于減輕其分娩期間的焦慮、緊張、抑郁情緒,也能夠很好的減輕產后疼痛、保證手術順利完成,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田景.分娩期全程心理護理干預對初產婦產程與分娩結局的影響[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8,29(05):832-833.
[2]肖會能,呂德平.聚焦解決模式在剖宮產初產婦心理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18,33(03):320-323.
[3]郭珊珊,查甫兵,王坤,等.焦慮與抑郁自評量表在殘疾人心理狀況調查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9,29(09):10-13.
[4]須瓊英,何曉艷,楊新,等.激勵式心理護理對擇期剖宮產初產婦生理和心理應激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9,46(03):551-554.
[5]岳睿博. 心理護理聯(lián)合健康教育在剖宮產產婦護理中的應用[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8,27(05):915-916.
[6]梁曉玲.觀察全程心理護理對剖宮產初產婦疼痛及心理狀況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0,18(3):243.
[7]趙春利.觀察全程心理護理對剖宮產初產婦疼痛及心理狀況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8):258.
[8]梁超惠.正性暗示語言聯(lián)合助產士全程陪伴在高齡初產婦剖宮產術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9,28(21):4003-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