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舜
奧迪Q7, 開啟了奧迪Q 系家族SUV時代的一個產(chǎn)品,尤其第一代奧迪Q7非常成功,近全尺寸的車身,外觀渾圓大氣,雖然設計簡約,但豪華氣勢十足,曾經(jīng)是豪華SUV領域的標桿產(chǎn)品。但遺憾的是,第一代奧迪Q7延續(xù)十年,迭代周期過長,且在其它豪華品牌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并沒有很明顯的提升,在第一代產(chǎn)品的末期其市場競爭力就不斷下降。雖然在2015年推出了第二代奧迪Q7,但并沒有重返輝煌,反而持續(xù)銷量慘淡。
糾其原因,首現(xiàn)就是設計上。第一代Q7外觀霸氣而穩(wěn)重,看上去就是一位社會大哥形象,曾經(jīng)是身份、地位和實力的象征,符合事業(yè)有成但性格沉穩(wěn)的大哥們。但第二代Q7為了吸引年輕用戶群體,采用了時下流行的年輕化設計風格,看上去更加時尚而精致,但就像一位穿著精致西裝,性格不顯的中年紳士,不但少了原有豪華SUV霸氣的厚重感,更是沒有了豪華的貴氣。雖然整體設計看上去無可挑剔,但也沒有吸引人的亮點。
為了扭轉Q7在豪華SUV市場上的失利。奧迪也終于在2019年推出了研發(fā)多年的全新旗艦車型Q8,并且在隨后全新的奧迪Q7也隨之升級,進行了一次堪比換代的大改款,外觀、內飾包括動力全部進行了更新,中期改款后的奧迪Q7于3月20日在國內上市。
全新奧迪Q8于2019年10月份在國內上市,毫無疑問,“8”這個數(shù)字在奧迪產(chǎn)品譜系中都意味著旗艦,但當這款車第一次出現(xiàn)在面前,讓人眼前一亮的同時,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是驚訝,因為它并沒有走傳統(tǒng)觀念中旗艦的路線, 比如寶馬X7和奔馳GLS。簡而言之,就是它不夠大,車身長度甚至比Q 7 要短, 似乎不符合傳統(tǒng)觀念中旗艦的形象,反而劍走偏鋒,以獨特的半SUV轎跑風格設計,重塑了奧迪Q家族全新的旗艦理念。
奧迪Q8的長度和高度都小于Q7, 但寬度增加約3cm,結合前臉被壓扁拉長的八邊形進氣格柵,敦實的視覺效果,營造出撲面的運動古風格。前部最顯著的設計特點是分體式矩陣LED大燈,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部主要為日間行車燈和近光燈,整體狹長,日間行車燈采用三維設計,由七個短段和兩個長段組成,時尚鋒銳; 下部的遠光燈則采用熏黑式設計,高檔感凸顯。整套燈組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極具辨識度,再一次捍衛(wèi)奧迪燈廠之名。
前進氣格柵造型的改變,反映出奧迪Q系設計語言的進化,第一代的Q7是四邊形設計,到第二代換成了六邊形,而現(xiàn)在的Q8更是升級為菱角更加豐富的八邊型,并被改款的Q7借鑒采用,但樣式略有不同。作為奧迪前格柵設計語言的一個進化過程,不知道未來會不會出現(xiàn)十邊型甚至十二邊型,但菱角的增多,也確實帶來更豐富的視覺感官和更立體的視覺效果。
車身側面,有別于傳統(tǒng)SUV設計風格的Q7,Q8采用時下流行的溜背轎跑風格設計,但又不像其它coupe車表現(xiàn)的極致,反而尋求了介于傳統(tǒng)SUV和轎跑溜背之間的平衡設計,一方面塑造出Q8的與眾不同, 另一方面,也從實用角度保證了后排乘客以及后備箱的實用空間。所以,雖然Q8的軸距比Q7要短,但因為沒有第三排座椅,第二排乘坐空間反而要比Q7大得多,且頭部空間非常充裕。而無邊框車門的設計,也成為豪華SUV領域內的獨樹一幟,車門開啟時不經(jīng)意流露出的張揚和運動,絕對是打動尊貴豪華SUV車主的細節(jié)所在。
車尾燈組與前部相呼應,并采用貫穿式設計,拉長了視覺效果寬度的同時,帶來十足的科技感和豪華感??v觀整個外觀設計,非常的鋒銳、動感、協(xié)調,在打破豪華轎跑SUV常規(guī)設計理念同時,以堪稱驚艷的設計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案。
進入奧迪Q8車內, 全數(shù)字化的科技范兒撲面而來,相比老款Q7就像完全跨越了一個時代。車內所有的功能都大體集成在三大塊液晶屏上,首先就是傳統(tǒng)儀表臺位置的12.3英寸的虛擬駕駛艙設計,可投影全景導航地圖,功能豐富;中控臺上方10 . 1英寸顯示屏為信息娛樂和導航系統(tǒng),以及駕駛模式選擇。后者共有七種不同模式,頂配的Q8/Q7配備空氣懸架,在不同駕駛模式,懸架的高低也會隨之變動;而下方的8.6英寸顯示屏替代原來的物理按鍵,主要管理空調系統(tǒng)以及各種舒適功能。尤為值得一提:雖然中央兩塊為觸控屏幕,但操作時有著傳統(tǒng)物理按鍵的反饋,據(jù)奧迪工程師介紹,為了實現(xiàn)這種觸控反饋,奧迪專門組織了設計團隊歷時半年來實現(xiàn),種種細節(jié)體現(xiàn)著奧迪對科技的極致追求。
進入奧迪Q8車內,全數(shù)字化的科技范兒撲面而來,相比老款Q7就像完全跨越了一個時代。
奧迪Q7和Q8都誕生于大眾的MLBevo平臺,同平臺的車型還包括蘭博基尼Urus、賓利添越、保時捷卡宴、以及大眾途銳,包括發(fā)動機也會共用,但因動力和底盤調校各異,不同品牌也展現(xiàn)出不同的駕駛風格。
帶著期待和疑問,交替駕駛兩款車型:Q8作為外在運動屬性明顯的跨界SUV車型,它會不會展現(xiàn)出明顯的運動特性?
雖然這兩款都是3.0T車型,但現(xiàn)款的Q7使用的是大眾代號為EA8 37的3.0T機械增壓,數(shù)據(jù)是243kW、440N·m,但Q8使用的是最新的代號為EA839的 3.0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扭矩達到了500N·m , 動力水平有了明顯提升, 改款后的Q7也采用了后者。但官方給出的兩輛車的0~100km/h加速時間都是6.2s,從實際表現(xiàn)來看,差別確實并不明顯。
Q8開起來依舊是很奧迪的風格,非常容易上手, 雖然是一款運動型SUV,但它并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激進和運動范兒,反而十分安逸,毫不暴躁。但是,如果你需要運動SUV的駕馭快感,只需深踩油門,或者直接調整到運動模式,被內斂的激情就充分得以釋放,只不過沒有寶馬X6或者卡宴那種夸張的排氣聲作為外在性格的彰顯。這也是奧迪SUV一直以來堅持的中庸之道,你需要的它都有,但并非主動的張揚,它的性格由手握方向盤的你來決定。
此外, 奧迪Q8全系還標配4 8V輕混系統(tǒng),這套輕混系統(tǒng)也同樣應用在改款的Q7上, 它的作用并不是像傳統(tǒng)混動車型可以用于車輛動力的加持,而是在制動和滑行過程中回收能量,改善車輛燃油經(jīng)濟性。在車速為5 5km/h~160km/h之間,當駕駛者收回油門時,發(fā)動機可以自動關閉,最長可以慣性滑行40s,但除了儀表盤的轉速顯示,車內完全感受不到發(fā)動機由關閉到啟動的過程,整套輕混系統(tǒng)同發(fā)動機的協(xié)同非常流暢和高效。據(jù)悉,輕混系統(tǒng)的加入,可以降低車輛每百公里0.7L的燃油消耗量。
早先, 以托森差速器為核心的奧迪quattro四驅系統(tǒng)被公認為S U V車型中越野性能最強大的代表。但從第七代quattro開始,奧迪棄用了使用數(shù)十年的托森中央差速器,中央差速器核心改為冠狀齒輪和多片離合器,屬于半機械式結構,日常公路駕駛為冠狀齒輪傳遞動力,前后分配為40:60,但根據(jù)前后輪附著力情況,這套系統(tǒng)可以通過多片離合器進行前后動力的靈活分配, 前輪動力分配可在15%~70%之間,后輪可以在30%~85%分配。雖然這套四驅的核心在越野性能方面不如第一代Q7使用的以托森差速器為核心四驅系統(tǒng)可靠,但它具備更全面的適應能力。畢竟無論是Q7或Q8都很少面對極端路況,而對于豪華SUV車主來說,也不會在乎它的越野性能是否穩(wěn)定可靠,但它一定要有這樣的能力。
其實早在第二代Q7之前,也就是2014年奧迪就已經(jīng)開始研發(fā)設計Q8,可能因為設計團隊把精力全部放在Q8之上,所以第二代Q7并不算成功,全新改款的奧迪Q7也已經(jīng)在國內上市,雖然它能否再續(xù)輝煌我們還不得而知,但奧迪Q8的成功,已經(jīng)顯而易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