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素雯
摘要:在新形勢下的家校合作中,存在不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學過于形式化和隨意化,以及缺乏有效的溝通途徑等問題。因此,教師有必要更新教學思想和教學策略,并探究有效的家校溝通途徑,使學生能夠接受全面的教育。本文探究了當前家校合作存在的問題,闡述了新形勢下家校溝通的新思路。
關鍵詞:新形勢? ?家校溝通? ?新思路
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學校已經不再滿足于在校內對學生進行教育,還將視野擴展到了家庭教育上。如此一來,學校必須探究家校溝通的新思路,讓家長能夠輔助學校進行教學,使家校溝通更為有效。筆者認為,當學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時,能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一、新形勢下家校合作的問題
首先,家校溝通具有隨意性,缺乏一定的計劃性和針對性,導致一些教師不知道怎樣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沒有取得良好的溝通效果;其次,很多教師認為與家長溝通不是自己的主要職責,導致家校溝通成為一種形式化的任務;最后,當下的家校溝通是單向交流,家長配合教師的教學任務,家長收到通知參加家長會,家長與教師缺乏雙向溝通,導致家校溝通不能夠發(fā)揮有效的作用。
二、新形勢下家校溝通的新思路
1.搭建家校共育平臺
要想使家校溝通更有效,筆者認為,學校要注重家校共育平臺的構建,找到一個家校溝通較為穩(wěn)定的途徑,促進學校與家長的有效溝通。
首先,學??梢源罱彝ソ逃笇е行模闪⒓议L委員會,創(chuàng)建家長委員會辦公室,建立較為明確的規(guī)章制度,使家長委員會的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職位和職責,從根本上保障家校溝通順利進行。
其次,學校可以建立多種形式的家校合作共同體。如家校學習促進團、家校溝通隊、家校教師聯(lián)合團等,以此維系家校合作的關系,實現有效的家校共育。
最后,學??梢越Q群、微信公眾平臺等,保障學校、教師、家長之間的溝通,讓家校合作更加有效。
總之,實現有效的家校溝通的首要途徑就是注重家校共育平臺的構建,讓學校和家長能夠在家校共育的平臺上較好地溝通與交流。
2.豐富互動活動內容
豐富的活動能有效拉近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距離,所以學校應該注重家?;踊顒樱S富家?;踊顒拥膬热?,讓家長和學校能夠在活動中心實現有效交流,從而提升家校溝通的有效性。
如學??梢蚤_展“雙向訪問”的活動,引導教師和家長進行互訪。一方面,教師訪問學生家長,可以使教師與學生家長進行真誠的溝通,并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從而全面了解學生;另一方面,學生家長訪問學校,可以使家長了解自己孩子所在的學校,了解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內容。如在舉辦一些大型活動時,學??梢匝埣议L參加活動,了解學校,增進學校、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
總之,學校應該注重互助活動內容的豐富性,讓家長能夠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了解學校,從而實現家校的有效溝通。
3.完善家校互評機制
評價是家校溝通的一部分,學校在日常管理中應該注重家校互評機制的構建,讓家校溝通能夠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在每個學期,學校都可以組織評比“好教師”和“好家長”的活動。為了保證評比更加公平、全面,學校可以從多個方面制訂評比“好教師”和“好家長”的門檻。當然,學??梢詫⒃u比問卷以電子版的形式發(fā)給班上的每個家長和教師,讓他們能夠互評。問卷結束后,學校會進行問卷統(tǒng)計,選出“好教師”和“好家長”。最后,學??梢栽诩议L會上開展表彰大會,給予評選出來的家長和教師一定的獎勵。筆者認為,這種教學方法能促使家長和教師更好地溝通,讓家長和教師更好地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從而使學生在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下更主動地學習知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教育是社會發(fā)展的重中之重,學生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夠成長為棟梁之材,為國家做貢獻。因此,全社會需要關注教育,學校和家庭需要有效的溝通與合作。筆者相信,通過有效的家校溝通,一定能夠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焦昆,岳丹丹.家校溝通的有效性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5).
[2]歐玉松.構建家校合作學習共同體的內涵、意義及措施[J].教學與管理,2013(21).
(作者單位: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qū)作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