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綺詩
【摘 要】《3~6歲幼兒學習和發(fā)展指南》中指出:“要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作的快樂?!币虼耍腥さ拿佬g活動的開展,不僅能有效地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力,還能讓幼兒從中獲得快樂的體驗。
【關鍵詞】中班;藝術領域;手工
一、設計意圖
在一次健康活動《保護牙齒》中,幼兒知道吃過多甜食會導致牙齒變黑、黃,甚至產生蛀牙,因此,擁有一口白白的健康的牙齒成為了每個幼兒的愿望,以此為契機,筆者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設計了本次活動“小白牙”。紙是幼兒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經常接觸的,選擇“紙”為本次活動的主要材料。在本次活動中,筆者讓幼兒通過撕、貼紙的技能表現不同牙齒,并感受撕貼活動帶來的快樂。
二、活動目標
(1)嘗試用撕貼的方式大膽表現不同牙齒的造型。
(2)體驗撕貼活動帶來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閱讀過繪本《我要我的牙齒》、已開展撕貼畫《有趣的臉》。
(2)材料準各:課件、音樂、手工紙若干張、卡紙18張、固體膠18個、鏡子18面、大牙刷。
四、活動過程
(一)以繪本《我要我的牙齒》引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生共同回顧繪本主要內容。
(二)欣賞與觀察,感受不同牙齒的造型
1.通過參觀“牙齒展覽館”,重點引導幼兒觀察不同人物的牙齒造型。
交流談論: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牙齒?哪口牙齒最吸引你?
2.出示鏡子,觀察自己與同伴的牙齒,進一步了解牙齒的造型。
3.小結:牙齒都是白色,因為每個人的咀嚼習慣和牙齒生長不同會出現有很多不同的形狀,但都是上面一排下面一排,整整齊齊一個接一個排列著。
(三)出示材料,教師講解操作步驟
1.教師介紹材料,簡要講解操作步驟
2.提出操作要求
(1)用撕貼的方式表現與眾不同的牙齒和夸張的五官。
(2)保持畫面及桌面干凈整潔。
(3)作品完成后自由欣賞、交流。
(四)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表現不同牙齒的造型及人物夸張的五官。
(五)欣賞作品,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
1.作品展示,組織幼兒評選“最美小白牙”作品。
2.師幼共同評價作品。
(六)構建簡單情節(jié),活動結束
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愛護牙齒的重要性及方法。
五、活動分析
本次活動采用“激發(fā)興趣——自由觀察——獲取經驗——自主操作——作品評選”的指導模式,通過觀察圖片、照照鏡子、師生討論,引導幼兒逐步了解牙齒結構從而進一步探究小白牙的操作方法。
(一)氛圍輕松,積極參與
在活動中,幼兒的表現十分積極主動、輕松自然,通過欣賞“牙齒展覽館”和照牙齒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自主發(fā)現、感受、創(chuàng)造,并大膽地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幼兒得到了樂趣,活躍了思維,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二)動手動腦,大膽創(chuàng)作
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讓幼兒自己動手撕貼紙張,使其充分展現自己的創(chuàng)造才能,展開豐富的想象,運用已學會的技能大膽創(chuàng)作出不同的牙齒造型和夸張的五官。
(三)自主評選,樂于表達
評價的環(huán)節(jié)采用了“最美小白牙”的評選活動,讓他們“看一看、選一選、貼一貼”,使評價活動變得更有趣,從而激發(fā)其欣賞的興趣,極大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其根據自己的選擇,積極交流、表達投選喜歡作品的原因,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并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
(四)綜合性強
本次活動筆者融合了科學常識,讓幼兒自由地觀察和發(fā)現,明白每個人的牙齒形狀、大小,甚至顏色都會有所不同,為他們的創(chuàng)作做基礎。
六、結語
幼兒園手工活動的有效開展,為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思維力、想象力提供了很大的發(fā)揮空間,也為教師與幼兒互動溝通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作為當代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在手工活動中科學有效地指導幼兒進行觀察和創(chuàng)造,鼓勵幼兒大膽地探索,制作出充滿想象的作品,讓手工制作活動真正意義上的為幼兒健康快樂服務。
參考文獻:
[1]楊怡雪.中班幼兒手工活動的實踐思考[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