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民間舞蹈節(jié)目作為弘揚我國傳統(tǒng)民間文化的重要表演形式,其承載了貫穿古今的重要使命。因此,情緒和情感作為舞臺效果和表演水平的重要影響因素,它們是否能良好的運用于舞臺將嚴重關系到感染力和表演效果的提升?;谝陨峡陀^事實,本文將對舞臺民族民間舞表演中的情緒和情感的關系和應用進行概述、分析,旨在切實為廣大民族民間舞蹈表演者提供思路和參考,助力于我國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播。
關鍵詞:民族民間舞;情緒;情感;關系;運用;舞臺表演
中國作為擁有眾多不同民族的文明古國,千百年來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交融、休戚與共、彼此影響造就了中華民族今日的絢麗篇章。與此同時民族民間舞蹈應運而生。作為民族智慧、辛勞的高度結晶,它承載了我國歷史文化的積淀,它濃縮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它表達了我國文化底蘊和風土人情。民族民間舞蹈千差萬別、百花齊放,它凸顯了個民族、各地區(qū)之間千差萬別的自然風貌、習慣迥異的當?shù)仫L俗、各有千秋的生活歷史,它是大自然精雕細琢的藝術品、是文化演變的歷史結晶,它是我國歷史文化最生動的展現(xiàn)[1]。近年來,隨著黨和國家將提升文化自信作為我國精神文明建設重要任務提上日程,社會各界對于我國傳統(tǒng)文化保護、弘揚及傳播投入了更多的關注度。因此,廣大民族民間舞蹈表演者更應當充分意識到肩上的重任,在不斷精進自身業(yè)務能力的同時,將情感和情緒的運用完美的添加到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之中,增加舞臺效果,提升感染力,讓舞蹈的內(nèi)涵更好的展現(xiàn)出來,讓每一場民族民間舞蹈的都能最大化的呈現(xiàn)舞臺效果和文化傳播力[2]。
1 舞臺民族民間舞表演中情緒與情感概述
情緒作為感情反應的過程具有情境性和易變性。不同于情緒作為腦的活動過程,情感則更多代表感情的體驗和感受,相比較情緒而言,情感更為深刻,具有更強的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它是在長期的外界作用下逐漸形成的,但是情感的表達又離不開情緒,它需要情緒來體現(xiàn),因此二者雖然不盡相同卻也密不可分,相互依托。如果民族民間舞蹈者在舞臺表演是能充分運用好情緒與情感的表達,將舞臺上的表演付諸于感情,讓每個動作、每個人物表現(xiàn)得更加鮮活有生命力,那么將最大程度調(diào)動臺下觀眾的熱情和內(nèi)心的起伏,將更有誘惑力的把每位觀眾帶入到表演中來,將更有滲透力的把舞臺民族民間舞表演的主題和內(nèi)涵傳達給每位觀眾[3]。將一般的情緒與情感與藝術進行融合,將促使其同樣具有藝術性,同時也更加促進民族民間舞表演這項藝術的傳播。
在舞臺民族民間舞的表演中,其情感和情緒的表達及時通過舞蹈者的形體語言來表現(xiàn)得,舞中有情,情中起舞,其優(yōu)美的舞姿、若仙若靈,給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當舞蹈配樂與優(yōu)美的舞姿相融,時而高亢時而舒緩,收放自如。當鋼刀在手,嘹亮軍號響起,舞蹈者們即是颯爽英姿。當富有民族特色的音樂聲響起,抖肩甩袖、身軀輕盈、切換自如。富有情緒和情感的舞蹈是有生命的、有靈魂的,是可以打動人心、感染觀眾的,是真正能體現(xiàn)舞蹈魅力的。
當然我們也應當充滿理解演員們的艱辛,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每一位舞蹈者都是將自身最光鮮亮麗的一面留給觀眾,其背后的汗水、淚水、甚至血水,只有在臺下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自己品味、舔舐[4]。尤其在特殊高海拔高原地區(qū)的舞蹈們。正如我們都了解的,常人在高海拔高原地區(qū)即使不做任何動作都會因為高原反應身體出現(xiàn)諸多不適,更別說要在高寒、高海拔地區(qū)跳舞,這是一件極其不容易的事情,其本身就帶有感染力和影響力,這本身就是一種精神和情感的傳遞。不僅如此,對于30歲以上的舞蹈者們更是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30歲常常是人生的分水嶺,對于舞蹈演員更是如此,30歲面臨著身體機能開始下降,面臨著人生道路上更多的分叉口和必須做出的選擇,面臨著更多年輕人的崛起和自身各方面條件的下滑。因此對于在特殊高海拔高原地區(qū)舞蹈演員30歲以上的舞者社會各界也應當給予更多的理解、關懷和照拂。
2 舞臺民族民間舞表演中情緒和情感的重要作用
2.1 深化舞蹈立意
正所謂藝術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它是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高度結晶,它是民族文化發(fā)展的最真實的記錄,它是少數(shù)民族中勞動人民書法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不管是祈神拜祖、奮勇殺敵、還是寄托美好生活向往的各民族特有舞姿,其每個動作和旋律都是少數(shù)民族真實生活情形的體現(xiàn),帶有濃重的生活氣息。表演者在舞臺民族民間舞蹈表演時要將其所蘊藏的內(nèi)涵民族認同感在充分理解之后通過自身情緒和情感的有效運用,并結合自身扎實的舞蹈功底展現(xiàn)給觀眾,讓表演更加富有內(nèi)涵,提升舞臺表演效果。
2.2 展示舞蹈作用
舞臺民族民間舞蹈區(qū)別于提線玩偶的地方即是舞蹈演員將情緒和情感融入到舞臺表演之中,讓舞臺民族民間舞蹈富有內(nèi)核感情,散發(fā)著無限的魅力。表演者通過面部表情管理、舞姿步伐以及節(jié)奏的掌握,不斷調(diào)整情緒、調(diào)整動作幅度,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拍的重音把控不到情緒中的波動,將情緒與動作進行完美的結合,給觀眾帶來感官和心理上的雙重美的體驗,直擊觀眾的內(nèi)心,帶動觀眾的情緒,讓觀眾產(chǎn)生共鳴,一步一步將表演推向高潮。
2.3 強化表演主題
舞蹈區(qū)別于其他藝術形式,其有很強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的舞蹈不盡相同,基于不同的民族特色、所處的地形、地貌、生存環(huán)境,以及發(fā)展趨勢等等都會對民族民間舞蹈的形成產(chǎn)生或大或小的影響,在汲取了當?shù)孛褡逄厣蜌v史文化背景后的民族民間舞蹈則是各自蘊含了其特有的文化底蘊和情懷。正因如此,民資民間舞蹈者要想表演好不同舞中,如果僅依靠動作不同而不投入任何感情和合理的情緒,則再完美、華麗的舞姿也是空洞、蒼白、沒有內(nèi)涵的,給觀眾帶來不了任何情感上的共鳴,其效果之差不言自明。這就要求表演者在精進自身舞蹈動作的同時,也應當提升文化素養(yǎng),真正用心去感悟舞一段舞蹈,與舞蹈進行靈魂上的交融,把自身情緒與情感導入到舞蹈中去。對于富有民族民間特色的舞蹈,舞者應當充分了解文化背景、民族精神和當?shù)仫L俗,對其背后蘊藏的內(nèi)涵進行深度剖析、理解和把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要表達的舞蹈,才能更好的展現(xiàn)出該類型舞蹈的神韻。只有舞者自身充分了解了所舞的舞蹈,才能帶動觀眾走進每一個不同的民族民間所要表達的內(nèi)涵,更有興趣去探究它們的歷史,達到文化傳播于弘揚的目的。
3 舞臺民族民間舞表演中情緒和情感的關系與應用
3.1 通過情緒積累情感
情緒和情感作為舞臺民族民間舞蹈表演過程中密不可分的兩大因素,他們的產(chǎn)生與表現(xiàn)相互作用、彼此影響。通常來看,民族民間舞蹈表演會在特定背景下先產(chǎn)生情緒,在通過長年累月、日積月累繼而產(chǎn)生情感。基于此,舞臺民族民間舞蹈在表演只是,應當對情緒進行合理有效的控制,使之積累為情感,二者實現(xiàn)統(tǒng)一與協(xié)調(diào),從而實現(xiàn)最大化有效運用。
3.2 通過情感表達情緒
基于情感緩慢而持久,情緒短暫而激烈的特點,情緒的表達相比情感往往具有更強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在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如果能很好的運用情感和情緒的特點,運用情緒緩慢而持久的特性將情緒進行較好的調(diào)節(jié)和制約,但同時不可完全壓制住情緒,而是在情感的基礎上,將情緒短暫而強烈的特點進行更好的展現(xiàn)。針對此類情況,舞蹈者應當在舞臺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充分結合舞蹈實際情況,將舞蹈中所要表達的情感進行深刻的理解與體會,在情感的基礎上對情緒進行調(diào)節(jié),來更好的展現(xiàn)情緒。
3.3 實現(xiàn)情感和情緒的相互融合
情感和情緒作為相互依托、彼此促進的關系,在舞臺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應當充分促進二者的相互交融,充分發(fā)揮情緒與情感二者在舞臺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的重要作用。舞蹈者通過自身扎實的基本功、協(xié)調(diào)的肢體動作,在對表演的主題和內(nèi)容進行深刻理解和認識之后,促進情感和情緒的結合。舞蹈者通過行云流水的舞姿,通過對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多蘊含的情緒和情感的充分表達,繼而向觀眾展現(xiàn)舞蹈作品的風格,增加舞臺民族民間舞蹈表演的感染力和傳播力,促進了舞臺效果的提升。
4 結語
綜上所述,舞臺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運用好情緒與情感會起到積極和正向的作用,舞蹈者應當將提升情感和情緒和合理運用作為增強自身業(yè)務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標,在扎實基本功的同時,調(diào)動起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理解力,了解每段舞蹈的背后所蘊含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淵源,有助于更準確的表達每一段舞蹈。與此同時,應當注重自身表演經(jīng)驗的積累,在此基礎上掌握好情緒和情感的運用,有助于提高對于舞蹈節(jié)奏、表演狀態(tài)的更精確把握,做到從情緒中積淀情感,從情感中迸發(fā)情緒,使情緒與情感能夠相互交融。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廣大舞臺民族民間舞蹈表演者應當充分認識到自身肩上的重任,要把精進業(yè)務水平,創(chuàng)新培養(yǎng)舞臺民族民間舞蹈表演為己任,要不辱使命不斷傳承和弘揚我國傳統(tǒng)文化。當然對于特殊高海拔高原地區(qū)舞蹈演員,尤其是30歲以上的舞者,社會各界也應當給予他們充分的理解和關懷。相信經(jīng)過不斷的探索和改進,舞臺民族民間舞蹈表演者定能為我國建設成為文化強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馬楊.探討舞臺民族民間舞表演中情緒與情感的關系及應用[J].中國民族博覽,2018,(8):147-149.
[2]張曉敏.舞臺民族民間舞表演中情緒與情感的關系及應用[J].明日風尚,2018,000(012):P.102-102.
[3]李麗娜.中國民族民間舞表演中情緒與情感的運用[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7,(5):77-78.
[4]劉喆.中國民族民間舞表演中情緒與情感的關系及其運用[J].北方音樂,2017,37(22):244.
作者簡介:江永陳林(1987-)男,藏族,青海玉樹人,大專,三級舞蹈演員,研究方向:民族民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