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玉
摘要: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禮尚往來”是中國古今社會活動的普遍現(xiàn)象,禮品瓷就是這種社會環(huán)境下的產物。唐朝貞觀年間,李世民就提出“物揚海外”將中國瓷器作為外貿物品輸出海外。唐宋時期,“尚瓷”的習俗漸漸奉行。明朝時期,朱元璋提出“國禮尚瓷”的理念,瓷器作為禮品瓷的地位又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當下社會人們更需要維系融洽的社會關系,禮品瓷作為一種維系社會關系的融合劑,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與價值也越來越重要。因此,禮品瓷的設計已然成為當今社會更加關注的課題,筆者從禮品瓷的美學方面入手來探究禮品瓷藝術的魅力。
關鍵詞:禮品陶瓷;藝術;美學價值
一、禮品瓷的發(fā)展概況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很重視禮尚往來,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送禮是中國人表達情誼的方法之一。譬如長輩生日,送上一份長壽瓷,既圓滿了場合,又表達了對長輩的尊敬與祝福。朋友道別,送上一個陶瓷物件,表達了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一般的友誼。送禮可以增進感情、牢固友誼,在日常的社交活動中,中國人總要贈送對方一些小禮品以表心意。在這種社會習俗的影響下,禮品瓷作為饋贈的佳品,已成為中國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禮品瓷的發(fā)展最早可追溯到唐朝的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以為大唐應該“物揚海外”,以示天朝強盛,將瓷器、茶葉和絲綢定為外貿物品遠銷海外。瓷器或是貿易或是賜贈異國鄰邦。到唐宋之際,“尚瓷”的習俗日漸盛行,瓷文化慢慢融入了文人社會,友人之間常常以瓷為禮,互為饋贈。瓷器作為禮品相送的范圍更廣了。明朝時期朱元璋提出了“國禮尚瓷”的理念,極力推崇瓷器。瓷器當作外交瓷的地位被進一步提升。清代乾隆皇帝在借鑒外國使臣是說:“映映中華,物主王土,萬國來朝,僅一瓷一布。足以令爾等為之堂目,驚嘆不已?!笨梢姶善鲙淼淖孕判呐c優(yōu)越感。新中國成立之來,國力日益增強,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交往也日益頻繁,我國逐漸開始向別的國家輸送我們的民族文化,作為有著5000多年歷史的中國瓷器,當仁不讓的承擔起這一重任。2008年奧運會青花瓷作為外交禮品贈予各國體育代表團以及國際友人。2014年訪問德國,我國送一套瓷器花瓶送給德國總理默克爾當作回禮,既美觀又代表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除了國家外交用到禮品瓷,民間瓷器消費也日益繁榮,無論是結婚生子,還是喬遷新居,亦或是走親訪友一般都會以瓷相送,極大的促進了禮品瓷的發(fā)展。
二、禮品瓷的美學價值
中國有著5000多年的燦爛歷史文化,陶瓷藝術是中國歷史文明的重要象征,禮品陶瓷是隨著藝術與文化發(fā)展所沉淀下來的文化形態(tài)。禮品瓷藝術無論是從外觀器型與胎釉色澤的角度來看,還是從裝飾技藝角度來看,都能讓觀賞者充分領略到禮品陶瓷藝術極高的美學價值,禮品瓷藝術能夠充分凸顯中華民族的審美理念與價值觀。有著濃厚的東方藝術文化氣息。
1、造型各異的形態(tài)美
現(xiàn)代禮品瓷種類豐富,造型各異,筆者從品類、形態(tài)、裝飾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禮品瓷品種豐富多樣。餐具類有:碗、筷、盤、盆、缸、勺子等。杯具類有:茶杯、酒杯、尊、爵、壺、罐等。衛(wèi)浴類有:皂盒、瓶浴缸等。文具類:筆筒、墨盒、鎮(zhèn)尺、硯臺,筆洗、筆托等。陳設類有:花瓶、瓷盤、雕塑等。
禮品瓷的形態(tài)多變,主要是方形器具和圓形器具,一般碗、盤、碟、壇較為常見?,F(xiàn)在市面上瓷器雕塑、鑲器、異形瓷器也較為多見。
禮品瓷的裝飾有兩個方面:紋樣和手法。除了傳統(tǒng)的人物、山水、花鳥、文字等裝飾紋樣,現(xiàn)代禮品瓷的還運用幾何圖形、現(xiàn)代美術圖案作為裝飾紋樣?,F(xiàn)代禮品瓷的裝飾手法更是層出不窮。有釉下彩裝、釉上彩妝、低溫色釉、藝術釉等色釉裝飾,更為絕妙的是將幾種裝飾手法組合運用到同一個器物上,正是這種現(xiàn)代的裝飾技法,讓現(xiàn)代的禮品瓷的裝飾藝術空間變得更廣闊,禮品瓷的的美學價值更高。
2、造型與細節(jié)兼具的設計美
禮品瓷具有極高的設計美感,陶瓷的設計靈感主要源于自然美和生活美,具有一定的社會性。陶瓷藝術家在設計陶瓷作品時會科學的融入自身的美學觀點,從而設計出別具一格的陶瓷藝術品,以充分凸顯陶瓷的設計之美。禮品陶瓷具備良好的獨創(chuàng)性和藝術審美價值,能夠讓觀賞者充分領略到禮品瓷的設計藝術美感。
在禮品瓷藝術形象塑造中,設計師要注重作品的整體造型,充分把握點、線、面之間的結構關系,再進行優(yōu)化處理。在充分把握整體造型的基礎之上,確保每個細節(jié)都是恰到好處。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保障禮品陶瓷藝術設計美感的體現(xiàn)。
3、觀賞性與實用性兼具的生活美
禮品的主要作用是饋贈,本身就具備了觀賞性和實用性的特性。從禮品瓷的歷史發(fā)展角度來說,禮品瓷的實用性要高于其觀賞性,換言之,禮品載體的實用強化必然對其審美性有所弱化??脊艑W家發(fā)現(xiàn),早期出土的瓷器文物主要以碗、罐、壺以及灶臺、香爐等生活用品為主,說明人類創(chuàng)造瓷器主要是服務于生活。隨著瓷器工藝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開發(fā)出不同的色釉、剔花、堆塑、攪胎等技法來裝飾瓷器,說明人類已經將美觀作為瓷器制作的考量標準之一了。近代陶瓷工藝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陶瓷雕塑、陶瓷描金等工藝出現(xiàn)標志著實用性不在作為禮品瓷的主要標志,而變成了觀賞性與美觀性的統(tǒng)一。
瓷器經歷了一個從實用到美觀和實用交融,在從美觀實用到純藝術品的發(fā)展歷程,瓷器的發(fā)展如此,那作為瓷器的典型之一禮品瓷的發(fā)展更是如此。比如送人一套精致的陶瓷茶具,那么這套禮品瓷茶具作為禮物的主要功能是飲茶,其實還有陳設欣賞。足以印證如今的禮品瓷兼具觀賞性與實用性的生活之美。
三、結語
中國是禮儀之邦,禮品瓷是中國獨特社會風氣的產物。禮品瓷在隨著幾千年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展現(xiàn)出其造型萬千的形態(tài)之美、造型與細節(jié)兼具的設計之美、觀賞性與實用性兼具的生活之美。無時不刻的向觀賞者展示其美學價值。
參考文獻:
[1]邢鵬,計鎮(zhèn)華.陶瓷創(chuàng)意與美學賞析[J].大眾文藝,2014(08).
[2]袁樂輝,齊霞.傳統(tǒng)吉祥紋飾在現(xiàn)代禮品瓷設計中的應用[J].陶藝,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