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文
【摘要】新課標背景下,課堂是在師生互動以及生生互動中生成的,所以有效的課堂互動是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對于初中英語學科而言,更是需要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因為英語是一門語言,而語言的溝通交流需要多人之間的有效互動。和諧的課堂互動氛圍,既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又能引導學生加強聽說讀寫等方面的練習,還能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通過多樣化的方式,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從而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
【關(guān)鍵詞】和諧互動? 初中英語?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8-0039-02
英語作為一門世界通用性的語言,其重要性已經(jīng)不言而喻。而課堂是學生構(gòu)建英語知識的重要場所,有效的課堂互動能夠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更能夠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情感以及學習習慣。因此,教師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增強課堂互動,從而創(chuàng)建以生為本的高效課堂。
一、有效提問,增強課堂互動
提問是增強課堂互動的重要方式,有效的課堂提問能促使學生展開深入思考,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使學生在深入思考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要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提出合適的問題,從而借助問題這一鑰匙,走進英語世界的大門。
首先,教師可以在語法教學中提出啟發(fā)性的問題,從而促使學生在互動交流中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例如《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這一單元中涉及到的語法知識是情態(tài)動詞。can/could/may等情態(tài)動詞相對而言比較難,這類詞語的漢語意思一樣,有時候甚至可以互用,但是在某些情境中卻有著自己的獨特性。所以教師要通過有效互動來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情態(tài)動詞。如教師提出“can”能夠表示說話的推測以及事物的可能性,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can”舉出一個具體的例句。如在講解“can,be able to以及could”等詞匯均表示“能夠”的含義時,教師可以促使學生分別舉出相應(yīng)的例句,從而促使學生結(jié)合例句加強對比理解。
其次,教師要結(jié)合具體的閱讀文本提出開放性的問題。開放性的問題,能夠促使學生在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以及聆聽多樣化答案的過程中拓展思維。例如《Whats the matter》,這一單元中的“Bus Driver and Passenger Save an Old Man”,教師可以結(jié)合這一文本引導學生思考“Do you agree that people often do not help others because they do not want to get into trouble?Why or why not?”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也聽過類似的言論,甚至有學生會經(jīng)歷過類似的事情,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將他們的思想觀點表達出來。
再次,教師要展開追問。即,學生回答過某一個問題后,無論學生的答案是否正確,教師都可以引導學生闡述一下他們作答的原因,從而由關(guān)注學生的答案到關(guān)注學生的思維。比如這道英語題目:Mary(? ) my letter, because she is worring about it.可以選擇的選項有should receive,cant receive,couldnt receive。學生選擇了“cant receive”這一詞匯,教師可以詢問學生為什么?如果學生給出了“can與could表示不可能時,can的語氣更為強烈”的解釋,那么就說明學生已經(jīng)牢固掌握了can的這一用法。如果學生并沒有做出合理的解釋,或者是學生回答錯誤,那么教師就要再次強調(diào)can、could、should等的基本用法,并結(jié)合具體的例句促使學生加強理解。
二、小組合作,增強課堂互動
合作交流是新課標中極力提倡的學習方式,學生會在互動交流中鍛煉自己的聽說能力與思維能力。而且學生要想在合作交流中有良好的表現(xiàn),就必然要積極思考,提前預習。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具體的學習內(nèi)容展開合作交流,從而營造良好的生生互動的學習氛圍,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口語交流展開合作互動。現(xiàn)代社會背景下,英語口語交流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人才的必備素養(yǎng)。因此,教師不妨引導學生圍繞單元主題展開合作交流。例如《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這一單元圍繞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以及如何給出適當建議等內(nèi)容展開。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小煩惱,學生可以小組為單位運用英語展開溝通交流,從而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形成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如學生1可以詢問學生2:你怎么了?然后學生2回答出相關(guān)的問題,學生1提出合理化的建議。當然學生1與學生2也可以互換角色,學生2再給出合理化的建議。幾乎每一個單元都是圍繞一定的主題展開的,因此教師可以促使學生圍繞單元主題展開小組交流,從而在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流能力的同時促使學生更加靈活地運用單元內(nèi)容中的重難點詞匯和語句。
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閱讀文本展開合作交流。閱讀是一項綜合性的學習活動,其中會有很多的復合句型,學生只有理解了重點句型的基本含義,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整篇文本內(nèi)容的含義。然而部分學生的英語能力較為欠缺,他們獨自閱讀的話,在分析重難點語句時存在一定的困難。如“Bus Driver and Passenger Save an Old Man”這一文本中就出現(xiàn)了很多的復合句型。部分學生有可能無法分析清楚復合句型的句子結(jié)構(gòu)以及具體含義,具體有“He got off and asked the woman what happened.”等。合作交流模式下,學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理解,包括got off與asked的并列關(guān)系等,從而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帶動學習能力欠缺的學生。
再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詞匯學習展開合作交流。詞匯是語言的基礎(chǔ),學生只有具備了扎實的詞匯知識,才能更好地連詞成句,才能更好地展開語言表達與閱讀寫作。然而詞匯的理解與記憶對于某些學生而言卻是一道難關(guān),因此教師可以促使學生圍繞詞匯的記憶方法展開合作交流。如學生可以小組為單位,說出盡可能多的某一類型的所有詞匯,包括食物方面的所有詞匯,包括運動方面的所有詞匯,包括影視作品方面的所有詞匯,包括身體部位的所有詞匯等;如學生可以小組為單位分享關(guān)于“come”的所有詞匯,有come on,come out,come in,等等,很多很多;如學生可以小組為單位分享某些字母組合在詞匯中的發(fā)音,或者是關(guān)于“un、er、mir”等詞綴方面的所有詞匯;如學生還可以分享他們通過音譯法記憶詞匯的技巧等等。合作交流模式下,每一個學生都要總結(jié)適合他們自己的詞匯記憶方法,并在小組范圍內(nèi)加強分享交流。
三、巧用多媒體課件,增強課堂互動
基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的多媒體課件已經(jīng)成為課堂教學的新寵兒,發(fā)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交互性和直觀性的特點,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興趣。
首先,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展開課前預習,從而促使學生在初步了解學習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展開課堂學習活動,進而增強課堂互動的有效性。例如《Whats the matter》,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呈現(xiàn)如下情景圖片:兩名男生正在打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Whats the problem? with them?What advice do we give them?從而促使學生圍繞圖片內(nèi)容及其相應(yīng)問題展開思考與表達。課堂上,教師可以促使學生分享他們的課前預習情況,并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反饋展開教學活動。
其次,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展開總結(jié)歸納。每學習過一個單元的知識內(nèi)容后,教師都要引導學生圍繞本單元的詞匯、語法、重要句型等內(nèi)容展開總結(jié)歸納,然后促使學生將他們總結(jié)的知識內(nèi)容與課件中呈現(xiàn)的內(nèi)容做對比學習。如果學生的自我總結(jié)與課件中呈現(xiàn)的知識點有較大的差距,或者學生不理解課件中的知識點,那么學生可以將自己的疑問及時反饋給教師,然后與教師展開分析交流。
再次,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展開聽力練習。傾聽是語言輸入的重要方式,學生的母語學習也就是建立在大量傾聽基礎(chǔ)上的,正是因為家人多次重復“爸爸,媽媽,喝水”等簡單的詞匯,所以嬰幼兒才學會開口說話。英語是一門語言,其同樣需要學生大量的傾聽,然而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并沒有英語傾聽的環(huán)境。而多媒體課件能夠直觀呈現(xiàn)大量的音頻內(nèi)容,能夠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傾聽的良好環(huán)境,并且學生可以反復傾聽,直到他們完全聽清楚為止。因此教師要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呈現(xiàn)多樣化的音頻內(nèi)容,促使學生反復傾聽。然后學生傾聽過后,教師可以促使學生嘗試著復述他們聽到的內(nèi)容,可以從簡單的詞匯開始,慢慢過渡到一句話和一段話。學生可以及時提出他們傾聽中遇到的疑惑,可以與教師和其他學生分享交流他們的傾聽感受與技巧等。
四、競賽活動,增強課堂互動
初中生大都有一定的爭強好勝心理,他們都想在競賽活動中獲得教師和其他同伴的肯定。所以,多姿多彩的競賽活動,既能調(diào)動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又能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使學生在準備競賽以及參與競賽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和影響。因此,教師要組織學生展開多樣化的競賽活動,從而促使學生在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中形成一定的英語素養(yǎng)。
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朗讀方面的競賽活動。英語朗讀,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又能促使學生加強相應(yīng)詞匯和句型的理解。學生要想在競賽活動中取得良好成績,就必然要在課下加強朗讀練習。如教師可以促使學生朗讀《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中的“Students who volunteer”,然后結(jié)合學生的詞匯發(fā)音、停頓、節(jié)奏、重讀、連讀等情況,評選出朗讀優(yōu)秀的學生。
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詞匯運用方面的競賽活動。即,教師出示某些重點詞匯,然后促使學生運用該詞匯造句。這一競賽活動,既能考核學生的詞匯拼寫能力,又能考核學生的詞匯理解能力。教師可以促使學生寫出“允許某人做某事”的詞組,然后再促使學生運用該詞匯造出相應(yīng)的句子?!碧釂柨己私Y(jié)束之后,教師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正確率評選出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并號召其他學生向其學習,從而促使學生在正激勵的模式下高效構(gòu)建知識體系。
再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口語表達交流方面的競賽活動。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的重要功能就是口語交際,然而很多學生由于多種原因不敢開口說英語,這是非常不可取的。語言的實踐性非常強,學生只有加強口語方面的練習運用,才能做到像母語一樣流利表達??谡Z競賽模式下,教師可以結(jié)合單元主題,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考核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與表達能力。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最喜歡看的電影是什么,然后指定某一學生運用英語回答。學生不僅要回答出電影名稱,還要運用英語講述出電影中的內(nèi)容。教師則結(jié)合學生的口語表達情況給出相應(yīng)的分數(shù),得分較高的學生獲得比賽勝利。
總而言之,有效的課堂互動是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有效提問、小組合作,多媒體課件以及競賽活動來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讓課堂教學活動在有效的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中變得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李青山.“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淺談新課改理念下如何構(gòu)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J].中學生英語. 2016(22)
[2]趙雪.初中英語多媒體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探討[J].計算機產(chǎn)品與流通.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