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兆華
摘 要:物理是一門較難的學科,涉及到很多復雜的知識定理和公式,對學生“知識技能、計算思維、理解能力”等都有較高的要求。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近年來,高職教育逐漸受到社會的關注。很多時候教師都需要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了解他們最需要什么,最喜歡什么,做他們的好朋友。本文從當前物理的教學理念出發(fā),對物理教學方法做幾點分析和思考,以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擴展日常的教學活動。
關鍵詞:高職;物理;實驗活動;教學方法;課堂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升,社會對高職培養(yǎng)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教師的專業(yè)教學水平也有較高的要求。物理學是高等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基礎課,是一門不斷創(chuàng)新的學科,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學習思維”等都具有深遠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高職院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地方。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制定教學計劃,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課堂中,幫助學生思考和探究,發(fā)揮出物理課堂淋漓盡致的教學作用。
一、注重物理教學的元素,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
高職階段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開始發(fā)展,特別是獨立性開始增強,自我控制能力加強,各項身體機能也漸趨成熟。鑒于此點,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注重物理教學的元素,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所謂“自主學習”,并不是學生自己瞎學,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能動的創(chuàng)造性開展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對學生的知識建構極為重要??鬃釉弧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教師要注重“講—學一練”的教學思路,把傳授知識的過程變成“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讓物理課堂更加具有“時代性和邏輯性”。
在實際的物理教學實踐中,“直線運動、機械能、能量守恒、機械振動、分子動理論、光的傳播規(guī)律、浮力定律”等內容,都是學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識點。為了讓物理課堂取得較好的效果,教師要把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相結合,并結合課堂學習目標.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討論、去實驗”,不斷發(fā)現事物變化的起因和內部聯系?!皩嵺`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當學生認識到實踐活動對于物理學習的重要價值,便能緊跟教師的實驗指導,尋找自己需要的學習資源,發(fā)揮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強物理實驗的模式,提升學生的物理能力
物理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很多物理知識都建立在生活元素的基礎之上,并根植于生活實踐。如果學生對物理學習缺乏興趣,教師可以加強物理實驗的模式,引入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物理能力。比如“力的合成與分解、自由落體運動、液體浮力的測試、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阻、楞次定律”等,這些都是高職階段教師所要教學的重點內容。根據教和學的重、難、疑點,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自覺、主動地討論,使學生在認識物理定理的同時,加深對實驗活動的理解,發(fā)展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例如:在做《液體的壓強和浮力》這一實驗活動時,有的學生對液體壓強的知識一竅不通,教師可以引入上圖中的教學裝置,鍛煉學生的學習動力。首先,我們將適量的水倒人容器內,此時的裝置內并沒有浮力產生;當我們改變液體的壓強,使液體流入浮體下方,此時水對浮體上下表面都有壓力。通過這種真實有效的實驗活動,學生能自己得出實驗結論,認識到“液體浮力是由于水對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力差而產生的”這一定律。學生在實驗活動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和監(jiān)督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保證實驗活動的有序進行。
三、擴展物理教學的活動,保證學生的物理技巧
學生是物理課堂的“主體”,應該自己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和體系,學會自主鉆研。對智能水平不同、學業(yè)基礎不同的學生,教師還要做好分層教學計劃,擴展物理教學的活動,保證學生的物理技巧。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我們要給予不同難度的問題,為他們自主學習的延伸創(chuàng)造條件,擴大學生的物理知識面。各種課外書和雜志,都可能涉及到各種物理學知識,對學生物理解題能力都有幫助。在學生自主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他們做好學習筆記和讀書筆記,學會多渠道獲取信息,以便后期學習的鞏固和復習。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物理課堂的教學活動也應該呈現出“信息化”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加深學生對物理內容的印象,推動物理教學的發(fā)展進程。例如:在教學“電磁感應現象”這一主題活動時,我們可以先利用微課導入,給學生提出問題,“電磁感應現象的產生條件包括哪些?”,為學生留有懸念,為更好融入課堂教學做好準備。當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進入到課堂中,教師就可以引入下面的“電磁圖”, 落實物理實驗的實施階段。
對于每個實驗結構,教師都要詳細得給學生做介紹,做好教學準備與知識傳遞,讓學生自主地歸納電磁感應現象產生的條件,并撰寫小組學習報告,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如果學生對于物理學習存在緊張情緒,教師要及時給予幫助和心理疏導,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改進和提高。
物理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學科,學生要做到自主學習,就必須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發(fā)展水平和學習動機”,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式。高職學習階段是學生從少年向青年過渡的時期,除了接受課文文化課程之外,他們的心智發(fā)展也逐步走向成熟。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要注重物理教學的元素,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有效提升學生的物理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擴展物理教學的活動,有效保證學生的物理技巧。
參考文獻
[1] 王嫻.基于信息技術的物理教學課堂[J].物理教學方法探究,2018(5):45-46.
[2] 劉敏.物理教學過程中的實驗活動[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1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