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秋月,劉 鵬,姚蓉飛,常 柏*
(1.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天津 301617;2.天津醫(yī)科大學朱憲彝紀念醫(yī)院,天津 300134)
糖尿病大血管病變是糖尿病的主要并發(fā)癥之一,主要以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為病理基礎,在前期工作中發(fā)現(xiàn),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病理學改變以纖維化為重[1]。纖維化是由膠原的形成和沉著過量及細胞外基質(ECM)改變導致組織或器官的纖維組織增生。而基質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基質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因子(tissus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s)及二者間的平衡在細胞外基質(ECM)代謝中起著決定性作用[2]。抵擋湯方出于《傷寒論》,原方由大黃、水蛭、桃仁、虻蟲組成,我們在臨床應用中以抵擋湯(水蛭3 g,虻蟲1.5 g,桃仁5 g,熟大黃10 g)干預后,明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內皮舒張功能,修復內皮功能損傷,延緩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發(fā)生發(fā)展[3]。本研究擬通過以抵擋湯在糖尿病早期、糖尿病期、糖尿病晚期不同時間點干預,探討抵擋湯對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細胞外基質合成、分解平衡的調節(jié)作用,進而改善大血管纖維化的可能機制。
1.1 實驗材料 健康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普通級,4周齡,體質量(200.5±5.2)g,天津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SCXK津 2014-0001)。自由進食進水,適應性飼養(yǎng)1周納入試驗。抵擋湯組成:水蛭3 g,虻蟲1.5 g,桃仁5 g,熟大黃10 g,購于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藥劑科,按傳統(tǒng)工藝制備水煎劑,減壓濃縮至濃度為1 g/mL,4。C保存?zhèn)溆?。氨基胍,美國Sigma公司生產(chǎn)。鹽酸吡格列酮片,日本武田公司,規(guī)格每片15 mg,批號:J20090134。鏈脲佐菌素(STZ)(美國Sigma公司);胰島素放免測定試劑盒(天津九鼎醫(yī)學生物工程有限公司);pH值4.2的枸櫞酸鈉緩沖液(天津試驗動物中心實驗室配制);MMP-1,MMP-2,MMP-8,MMP-9,TIMP-1,TIMP-2 ELISA試劑盒(上?;顦飞锕荆?;高速離心機(德國Eppendorf公司)、酶標儀(450 nm)(MolecularDevices公司)。
1.2 造模與分組 SD大鼠60只,適應性喂養(yǎng)1周后,隨機抽取10只作為正常對照組,給予標準飼料喂養(yǎng),其余50只為糖尿病模型組給予高脂飼料喂養(yǎng),8周后,空腹內眥采血測空腹血糖(FBG)和胰島素(Ins)計算胰島素敏感指數(shù)ISI=Ln[(FBG)(FINS)]-1,判斷動物出現(xiàn)胰島素抵抗后,隨機選取糖尿病模型組大鼠10只作為抵擋湯早期干預組,按人鼠等效劑量予抵擋湯2 g/(kg·d)灌胃4周。12周后,除正常對照組外,其他大鼠24 h禁食不禁水,尾靜脈注射STZ 30 mg/kg(用前以pH值4.2的0.1 mmol/L枸櫞酸緩沖液配成1%終濃度)。正常對照組僅注射相同劑量的枸櫞酸緩沖液。3 d后尾靜脈采血測血糖,隨機血糖>16.7 mmol/L視為2型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除正常對照組、抵擋湯早期干預組外)按血糖、體質量隨機分為糖尿病組、抵擋湯中期干預組、抵擋湯晚期干預組、氨基胍組、吡格列酮組。
1.3 干預及標本采集 所有干預組均以體表面積折合成等效劑量給藥。抵擋湯早期、中期、晚期干預組分別于成模前4周、成模時、成模后4周予抵擋湯2 g/(kg·d)灌胃;吡格列酮組與氨基胍組成模時分別給予1.35 mg/(kg·d)和100 mg/(kg·d)灌胃。糖尿病組及正常對照組均予等劑量無菌飲用水每日灌胃1次。于24周時結束飼養(yǎng)并戊巴比妥麻醉下,股動脈取血,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清-80 ℃冰箱中保存,用于ELISA法檢測。
1.4 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血清解凍后用ELISA試劑盒分別檢測大鼠血清中MMP-1、MMP-2、MMP-8、MMP-9、TIMP-1、TIMP-2蛋白水平,按照ELISA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根據(jù)各樣本在酶標儀450 nm處的OD值以及標準曲線,計算樣品濃度。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2組樣本均數(shù)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間差異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方差齊采用LSD法,方差不齊采用Dunnet’s T3法。
2.1 2型糖尿病大鼠動物模型制備 8周后,與正常對照組相比,糖尿病模型組空腹血糖升高(P<0.05),胰島素水平升高(P<0.05),胰島素敏感指數(shù)降低(P<0.05),表明大鼠出現(xiàn)胰島素抵抗,高脂喂養(yǎng)糖尿病前期模型大鼠造模成功。見表1。
2.2 不同干預對大鼠血糖的影響 抵擋湯干預各組之間血糖無顯著差異,表明抵擋湯無明顯降糖作用;與糖尿病組相比,吡格列酮組血糖明顯降低(P<0.05)。見表2。
2.3 抵擋湯對大鼠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蛋白表達的影響 與正常對照組相比,糖尿病組大鼠血清中MMP-1、MMP-2、MMP-8、MMP-9蛋白表達明顯降低(P<0.05);與糖尿病組相比,抵擋湯早、中期干預組、氨基胍組及吡格列酮組大鼠血清中MMP-1、MMP-2、MMP-8、MMP-9蛋白表達均明顯增加(P<0.05),且抵擋湯早期干預組MMP-2、MMP-8、MMP-9蛋白水平高于其他藥物干預組(P<0.05)。見表3。
表1 實驗第8周大鼠空腹血糖、胰島素水平及胰島素敏感指數(shù)比較()
表1 實驗第8周大鼠空腹血糖、胰島素水平及胰島素敏感指數(shù)比較()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 P <0.05
表2 各組血糖變化情況(,n =8)
表2 各組血糖變化情況(,n =8)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 P <0.05;與糖尿病組比較,△P <0.05
表3 各組大鼠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蛋白表達(,n =8) pg/mL
表3 各組大鼠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蛋白表達(,n =8) pg/mL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 P <0.05;與糖尿病組比較,△P <0.05;與抵擋湯早期干預組比較,▲P <0.05
2.4 抵擋湯對大鼠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s)蛋白表達的影響 與正常對照組相比,糖尿病組大鼠血清中TIMP-1、TIMP-2蛋白表達明顯升高(P<0.05);與糖尿病組相比,抵擋湯早、中期干預組、氨基胍組及吡格列酮組大鼠血清中TIMP-1、TIMP-2蛋白表達均明顯下降(P<0.05),且抵擋湯早期干預組TIMP-1、TIMP-2蛋白表達顯著低于抵擋湯中、晚期干預組(P<0.05)。見表4 。
2.5 抵擋湯對大鼠血清MMPs/TIMPs比例平衡的影響 與正常對照組相比,糖尿病組大鼠血清中MMPs/TIMPs比例有明顯下降(P<0.05);與糖尿病組相比,抵擋湯早、中期干預組、氨基胍組MMP-9/TIMP-1比值升高(P<0.05),抵擋湯早、中、晚期干預組MMP-2/TIMP-2比值升高(P<0.05);且抵擋湯早期干預組MMPs/TIMPs顯著高于抵擋湯中、晚期干預組(P<0.05)。見表5。
表4 各組大鼠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s)蛋白表達(,n =8) pg/mL
表4 各組大鼠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s)蛋白表達(,n =8) pg/mL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 P <0.05;與糖尿病組比較,△P <0.05;與抵擋湯早期干預組比較,▲P <0.05
表5 各組大鼠血清MMP-9/TIMP-1,MMP-2/TIMP-2比值(,n =8)
表5 各組大鼠血清MMP-9/TIMP-1,MMP-2/TIMP-2比值(,n =8)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 P <0.05;與糖尿病組比較,△P <0.05;與抵擋湯早期干預組比較,▲P <0.05
糖尿病大血管病變是糖尿病的主要并發(fā)癥之一,糖尿病患者中,大血管病變的患病風險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4]。研究表明,大血管病變在糖尿病前期階段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5-6]。我們前期研究中發(fā)現(xiàn),糖尿病足患者高位截肢的脛后動脈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表達明顯增加,管腔出現(xiàn)中、重度狹窄,管壁增厚硬化,內膜以纖維性增厚為主,纖維成分所占比例大,中膜鈣鹽散在或者大范圍沉積[1],提示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病理學改變以纖維化為重。
血管纖維化表現(xiàn)在過量的ECM沉積,導致血管腔的狹窄及動脈壁的增厚。在血管,ECM可形成內膜表面的黏附保護層、內膜下層、基底膜、內彈力膜、中膜和外膜結締組織等等,是血管壁的主要成分,包括膠原、蛋白聚糖、纖維連接蛋白、黏連蛋白、彈力蛋白等,在細胞生長、增殖、遷移、分化、損傷修復、血管重構中發(fā)揮重要調節(jié)作用。MMPs是一類含Zn2+的內源性蛋白水解酶,可降解ECM中除多糖以外的所有成分[7]。至今發(fā)現(xiàn)的20多種MMPs可分為6類,其中明膠酶類包括MMP-2、MMP-9,主要降解變性膠原蛋白、明膠、Ⅳ型基底膜膠原。間質膠原酶類包括MMP-1、MMP-8,作用較廣泛,可降解各類膠原和大部分蛋白多糖核心[8]。研究表明,MMPs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結締組織疾病、腫瘤、冠心病、臟器纖維化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9-10]。TIMPs為MMPs特異性組織抑制因子,能特異性與MMPs催化中心的Zn2+結合,封閉其催化活性,通過與MMPs共價結合,阻斷MMPs的活性作用,形成一個以ECM為中心的復雜的、動態(tài)的、可調節(jié)的合成、代謝微環(huán)境。在正常狀態(tài)下TIMPs與MMPs之間維持動態(tài)平衡,有助于保持細胞外基質的代謝平衡與成分穩(wěn)定[11-12],一旦平衡被打破,則造成血管EMC的代謝紊亂,MMPs/TIMPs已成為肺[13]、肝[14]、心[15]、腎[16]等器官纖維化的研究和逆轉靶點。其中,TIMP-1能特異性抑制MMP-9的活性,而TIMP-2則特異性抑制MMP-2的活性。
Sarper M等[17]研究顯示,在胰腺纖維化的發(fā)展過程中,MMPs/TIMPs比值下調,促進ECM分泌增加。在肝纖維化發(fā)展過程中,TIMP-2增強,抑制MMP-2的活性,導致Ⅳ型膠原含量增多,減少ECM降解。本研究結果顯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大鼠MMP-1、MMP-2、MMP-8、MMP-9蛋白表達均顯著減少,TIMP-1、TIMP-2表達增加,MMP-9/TIMP-1、MMP-2/TIMP-2比值下降,與既往研究一致。吡格列酮屬于噻唑烷二酮類藥物(TZDs),是目前臨床常用的一類降糖藥物,已有研究表明吡格列酮不僅能改善胰島素抵抗,還可能通過降低血管炎癥反應、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的途徑來延緩糖尿病患者大血管損傷的進展。氨基胍是一種誘導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劑,可通過抑制iNOS產(chǎn)生進而能夠調節(jié)MMPs的表達,本研究采用不同作用機制保護血管損傷的藥物作為陽性對照藥,結果表明2組大鼠血清MMPs表達量較糖尿病組明顯升高且TIMPs表達下降,提示二者均可延緩大血管纖維化進展,而抵擋湯早期干預組與此2組結果無差異。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屬于中醫(yī)“消渴”變證,氣陰兩虛,陰損及陽,漸致痰濁瘀毒等病理產(chǎn)物積聚,絡瘀脈損,瘀血貫穿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始終。對于纖維化,中醫(yī)學認為,瘀血既是纖維化的病理產(chǎn)物,又是病情加重的因素[18-19],瘀血貫穿于器官纖維化的整個病程[20]。抵擋湯以善飲血之水蛭為君,善吮血之虻蟲為臣,善破諸經(jīng)瘀血之桃仁為佐,善行君令之將軍大黃為使,破血逐瘀,蕩滌邪熱,推陳出新。以抵擋湯論治,把握了脈絡瘀阻的主要病機。本研究以抵擋湯分別在糖尿病早、中、晚期進行干預,結果顯示早期干預可通過上調MMPs、下調TIMPs,扭轉MMPs/TIMPs比例失衡介導的ECM的合成分解紊亂,改善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纖維化。為臨床治療糖尿病大血管病變提供思路,并為中醫(yī)“治未病”提供理論依據(jù)。